首页 -> 2007年第1期

乾隆帝与吴掌柜

作者:杨 友




  直隶永平府滦阳城是个不大不小的商埠,城内有一家天盛商行,掌柜吴天盛四十出头,秀才出身,因屡试不第,心灰意冷,便弃文经商。天盛号在滦阳城也算数得着的商家,各种货物齐全,生意红火,年年赢利。
  深秋已过,初冬到来,正是生意旺季,来往顾客络绎不绝。吴掌柜兴致大发,便亲自书写了一副对联,贴在商行门口:
  绫罗绸缎酱醋茶糖四时应有皆有
  士农工商东西南北八方客来必来
  横批是:至敬至诚
  这天,来了一位上年纪的外地顾客,望着店门口的对联看了许久,然后走进店内对站柜台的伙计说:“我要买几样东西,不知柜上有没有现货?”
  伙计说:“老先生,您没看见门口那副对联吗?各种货物本店应有尽有。您想买什么只管说吧。”
  那老者说:“好,贵店门口上的对联上说‘四时皆有’,我就买‘四时’吧。”伙计一听这位老先生是难为人来了,商行卖的是吃、喝、穿、用的东西,哪有卖什么“四时”的?可是,任凭他怎么解释老者却咬定要买“四时”。伙计无奈只好去禀报吴掌柜,吴掌柜听了不免有些吃惊。看来这位客人一定有些来头,说不定要找自己的麻烦。吴掌柜只好亲自来到柜台上,对老者抱拳一揖道:“老先生,晚生这厢有礼了!”
  那老者道:“想来你一定是大掌柜了?”
  吴掌柜道:“不敢。在下吴天盛,初学经商,感谢老先生光临,还望老人家多多指教……”
  老者道:“岂敢岂敢!小老儿见贵店‘四时’皆有,今天正好遇上了,我就想买下这‘四时’……”
  吴掌柜道:“‘四时’者。春、夏、秋、冬也,老先生要买哪一时?”
  老者道:“你说的‘四时’我全都不买,我买的是‘时运四时’——一买‘早得时’,二买‘晚得时’,三买‘正得时’,四买‘不得时’!”
  吴掌柜一听不由得心中暗暗吃惊!看来这位老者来历不凡,若是应对不上来出丑丢脸不说,恐日后声誉受损……吴掌柜默想片刻,面带微笑说:“老先生,对不起了,你老晚来了一步,这第一个‘早得时’已被干罗买走了,故干罗十二岁为上卿……”
  “那我就买‘晚得时’吧。”
  吴掌柜又拱手道:“‘晚得时’也被梁灏买走了,故而梁灏八十二岁中了状元。”
  “那么,就买‘正得时’吧。”
  吴掌柜说:“老人家,我看您老相貌不凡,气宇轩昂,福气正旺,‘正得时’早已被您占了……”
  老者哈哈大笑道:“说得好!说得好!可是,我还要买那个‘不得时’。”
  吴掌柜道:“老人家。你老一个‘正得时’就够了,那个倒霉的‘不得时’您就留给我吧——我吴天盛苦读诗书十数年,几度进京科考却终是榜上无名,真正是‘不得时’呀。万不得已才开了这个商行维持生计……”
  老者两眼把吴掌柜打量一番后说:“吴掌柜,不要灰心。我看你面相上带着福气,听你刚才应对自如,可见才学不浅。说不定有一天就要时来运转。小老儿今日与大掌柜结识。也是你我的缘分,我想帮帮你的忙。实不相瞒,小老儿有一个亲戚在京城做事,我给他写封书信,你带着我的书信去皇宫找一位‘钱老头’,让他帮你弄个差事,他决不会不管……”老者说完要吴掌柜取来笔墨纸砚,刷刷点点将信写好交与吴掌柜。吴掌柜接过书信又躬身施礼道:“老人家如此厚爱,吴天盛没齿难忘,请老先生留下尊姓高名、府居何处,日后天盛也好上门叩谢……”
  老者道:“吴掌柜不必过谦,缘分天定,后会有期……”老者说罢便转身离去。
  数日后,吴掌柜带着老者的书信来到京城,在皇宫外将书信呈给守门官,说要求见一位“钱老头”。守门官接过书信展开一看立刻双手将那书信举过头顶口中高呼:“吾皇万岁!万万岁!”然后对吴掌柜说:“请先生稍候。小的马上进宫通禀……”
  过了约半个时辰后,守门官回来了,对吴掌柜说:“万岁爷宣先生进宫……”吴掌柜听了心不觉有些惶惶然,他本来是找“钱老头”的,怎么惊动了万岁爷?待他跟随守门官进了宫后才明白了一切:原来“钱老头”不是别人,正是当今皇上乾隆——那天到他的商行买“四时”的老者!
  乾隆皇帝亲点吴天盛为山西某县知县,吴天盛感激皇恩浩荡,一生为官清正廉洁,颇有政绩,深受百姓爱戴。乾隆皇帝买“四时”私访惠贤的故事,也成了当地人们传诵的佳话。
  责任编辑 赵小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