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歇后语事件

作者:宋艺涛




  英语课上,我正在津津有味地讲读《蝙蝠是何类?》这篇课文。学生张德刚突然打断我:“宋老师,蝙蝠到底是鸟类还是兽类呢?”我对农转非来的学生一向不感冒,他们的英语底子实在让我不敢恭维。我没好声地说:“一点生物学常识都没有,怎么上的学?如此简单的问题难道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吗!”
  此歇后语一出,全班哄堂大笑,我亦恍然大悟,暗生悔意。张德刚头顶有顽疾,“寸草不生”,我说这歇后语,不亚于往他未长好的伤疤上撒了盐。只见张德刚小脸涨得通红,怔在座位上,立也不是,坐也不是。身后一名男生只嫌不乱,“趁火打劫”,刷地就把张德刚的帽子拿掉了,露出光秃秃的脑壳。这下隐私彻底大曝光,同学笑得更厉害了。“你们都是混蛋!”张德刚大吼一声,离开座位把教室门使劲“咣当”一声,跑了。“笑什么!喊什么!”我心情复杂地在班内维持秩序。
  有几个忠诚门生在未经我的授意下私自把张德刚押回了教室。“宋老师,这小子背后骂你是‘狗’,您说怎么处置他吧!”“什么?”我猛一转身,怒视着他。“师道尊严”,学生骂老师,这还了得!只见他摆出一副满不在乎、桀骜不驯的姿态,似乎要与我抗争到底。我突然想到“士可杀不可辱”、“冤家宜解不宜结”之类的词……师生矛盾问题如处理不当,张德刚不但会记恨我一辈子,他的成长经历中也会烙下阴影。于是我压下火气,向全班朗声道:“他没有骂我,他怎么敢骂老师呢?他是在说英语‘go’!他是想叫大家做完作业后一块儿去看世界杯……”同学们都愣住了,惊奇地看着我。我继续缓和气氛:“那世界杯的英语歌曲怎么唱来着?大家一起来一遍,好吗?”同学们热情欢呼,激情昂扬地齐唱起来:“go,go,go!啊雷哦雷哦雷……”歌声里,我拿眼睛的余光去看张德刚,发现他也在偷偷地看我。
  课下,我把张德刚单独叫到一边,向他娓娓道来:“我对你犯了两个错误。心理学上有个‘首轮效应’,你刚转入这个班时由于薄弱的英语基础和较为邋遢的形象,给我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别人是否看不起你,我可以不管,但作为一名老师,看不起自己的学生,那是非常不对的。这是我所犯的第一个错误,我向你道歉;我所犯的第二个错误,就是上课时使用语言不够谨慎,说出了那个很伤你自尊的歇后语。我再次向你表示歉意。”说着,我站立起来向张德刚非常诚恳地鞠了一躬。
  “老师!我,我太惭愧了……”他流出了悔恨的泪水,痛哭流涕地也向我道出自己愤然离开课堂和辱骂师长的那些个错误。
  我进一步激励他:“孔子说过,‘知耻者近乎勇’,意思便是,明白接受错误的人差不多就是强者。我们师生都曾有错,又都非常坦率地认了错,承认错误一身轻嘛,是不是这个理儿?”他用力地点了点头,并向我保证,今后一定要摒弃自卑,振作精神,奋发学习!
  第二天早晨,我一走进课堂,就感觉有些晃眼。定睛一看,乖乖,班里的男生都剃成了和尚头!他们是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呼应张德刚,预祝他“早生黑发”!“你们真不愧是我的好弟子,想到老师心坎里去了!”我也一把拽掉头顶的帽子,这回该轮到学生们惊奇了吧……
  责任编辑 王信军 张 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