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建庙和建校

作者:江慧妍




  望牛山是个偏僻的小山村,村民们看着别处发家致富,虽贫穷也不甘心,纷纷去打工挣钱,有的还做起了小生意。为了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村主任胡春亮号召一些半大孩子退学回家当个帮手,他的观点是:念书纯是耽误工,不如早点去打工。在胡主任的鼓动下,村民们纷纷把孩子从学校叫了回来。村里的校舍破破烂烂的,也没有人管。这样一来,可把村里的老师金兰急坏了。金兰多次劝说村民,可大伙就是不听她的,于是金兰就摇头说:“胡主任,你这样做肯定要吃亏的。”
  望牛山人信心十足地折腾了两年,可不论是做生意还是打工,他们不是亏本就是挨坑受骗,真正挣到钱的没几家。眼看邻村的日子都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而自家却是老驴拉磨原地打转转,胡主任咋也捋不出个头绪来,正在胡主任一筹莫展的时候,村里来了一位风水先生。听说那先生道行挺深的,而且长得方面大耳很气派。先生找到胡主任,一捋山羊胡子,说:“胡主任啊,说句得罪的话,贵地最近是否一直不旺财啊?”这句话正点到了胡主任的痛处。赶紧问:“正是正是,那依大师看来,该如何破解?”风水先生捋着胡子不答话。胡主任一看,明白了,于是杀鸡宰羊,热情款待。胡主任领着风水先生村前村后转了两圈,又到前梁后院看了一遍,最后风水先生一口断定:望牛山得罪了一位狐仙。
  听先生这么一说,胡主任猛然想起来,后山有个石洞就叫狐仙洞,狐仙洞前原本有个小庙叫狐仙庙,听说早先还挺灵验,后来破四旧时给拆掉了,前几年村里有几个老人建议重修狐仙庙,可村里没人张罗,这事就给搁下了。这么一想,胡主任认定先生说的不假,送走了先生后,他就按着先生的吩咐组织村民重修狐仙庙。大伙的积极性很高,纷纷凑钱摊工,又请来几位好匠人,小庙很快就又立在了狐仙洞前,庙里端坐着妖相十足的狐大仙像。竣工之日,胡主任率领乡亲们黑鸦鸦跪在庙前,祈求狐大仙保佑望牛山尽快脱贫致富,乡亲们早日实现小康。
  说来也巧,小庙修成没几天,从山外开来一辆挺高级的小轿车,车里下来三个人,前边的中年人一看就是个大老板,老板身后跟着一男一女,男的是保镖,女的是小蜜。三个人找到胡主任,大老板自称姓刘,客套几句,刘老板说明来意,原来他是想承包狐仙洞和狐仙庙搞旅游。胡主任又意外又激动,他掂量半天方才试探着说出了一年两千的承包费——他怕说多了把人家吓跑了。不料刘老板挺爽快地答应了,当下双方就把这事说成了。几天后签了合同,刘老板先上交了一年的承包费。
  胡主任把那两千块钱拿给大伙看,大伙这才相信这是真事儿。不过大伙都挺纳闷儿——这刘老板是不是有钱烧的呀,这穷山僻壤的地方,又没啥新奇景致,谁会大老远跑到这来看一座小庙一个破洞啊?
  你还别说,没过几天,望牛山就迎来了第一拨旅游团。胡主任留意地数了数人数,连男带女足有八十人。大伙跟随着旅游团进了后山,想看看那些人到底想干什么。那些人不上山不爬岭,却径直来到后山小庙前石洞外,又是烧香又是跪拜,然后纷纷往刘老板设在那里的一个大玻璃箱子里扔钱,大伙多少只眼睛看得清清楚楚,那些钱全是百元大票,有的一扔就是好几张。
  胡主任总算看出道道来了,那座小庙和那个破石洞是聚宝盆了,可惜已经太晚了,聚宝盆已经让姓刘的承包去了,而且一包就是五十年。
  旅游团一连来了三四天,每天都是好几十人,每天都成百上千地往玻璃箱子里扔钱,姓刘的一天少说也进个六七千。望牛山人看不下去了,大伙找到村主任要求把聚宝盆讨回来。胡主任比大伙还闹心,当初他万没想到有人真能来这山旮旯游山逛景,更想不到有人会把狐大仙当个真神,钱扔得谁看了都得眼红,一年的承包费人家不用半天就挣回来了。他胡主任把摇钱树聚宝盆白送外人了,后悔得肠子都青了。现在一见大伙来找他,他也正好就坎骑驴,领着大伙浩浩荡荡来到了刘老板临时租下的民房前,要求刘老板修改合同。刘老板自然不肯,可后来一见大伙眼睛通红,他也怕了,为难了好半天,才跟大伙说:“承包费我是交少了点,可交得太多我也不认,我们是白纸黑字签了合同的。再说,这旅游业也有个淡季旺季,这阵子人多,过阵子兴许就少了……我看不如这么着吧,现在不是到处实行股份制吗,大伙要真想挣钱,就到我这入股,入多入少随便,咱按股分红月月发钱,这样不比多交承包费更直接么?”
  大伙一算计这样确实挺合适,又听说刘老板还要修路盖楼开发前山后梁,把望牛山建成个旅游区,那一年可就稳挣了。入了股就可以名正言顺地领钱,而承包费再多还由村里过遍手,真正分到各家各户的钱也不知道会有多少了。于是大伙争先恐后地纷纷入股,自家没钱就求亲求友,还有的卖牛卖马,有的把承包地都作价私卖了——往后按月大把领钱,种那几亩薄地还有啥意思。
  交了费入了股,大伙乐得合不上嘴,大伙都说多亏重修了狐仙庙,这定是狐大仙给望牛山招来了财神仙。胡主任也觉着这狐大仙真的很灵验,要不怎么刚修好庙刘老板就来了。
  收上股金刘老板就连夜进城去印制股金证,这一宿望牛山人人做的都是发家美梦,谁知一连过了好几天,还没见刘老板回来。有人不放心了,有人还宽慰大家也宽慰自己,说人家刘老板城里还有好几处买卖,兴许哪处买卖有急事要他回去处理……话是这么说,其实谁心里都悬着。大伙吃不下睡不着地又等了几天,这几天不光没把刘老板盼回来,连那些游客也一个不见影了,大伙这下可慌了神,纷纷找到胡主任拿主意。胡主任也觉大事不好,赶忙进城打听,刘老板说的公司总算找到了,可那里的老板不姓刘,也根本没有刘老板这个人。胡主任知道上当受骗了,立马去公安局报了案。
  没用多长时间姓刘的还真给抓住了,他还真是个骗子,而且跟那个风水先生是一伙的,那些游客都是他雇来的……
  骗子虽然落入了法网,但望牛山村民的损失却没能弥补上——那些“股金”已被骗子们挥霍光了!本来就穷的望牛山现在更是雪上加霜,有的人家连地都没了,往后这日子可咋个过法?追悔莫及的胡主任要带人去拆了那座狐仙庙,这时那位金兰老师又甩给他一句话:“拆了庙咱还不是照样迷信、照样愚昧、照样没文化、照样受骗受穷?”一句话说得胡主任一激灵,他猛然明白了什么。
  这天,胡主任又挨家挨户动员开了,让大家捐钱。大家问胡主任:“这回又建哪路神仙的庙?”胡主任说:“对,这回还建,不过不是建庙,而是建学校,这比建庙实惠多了,能保我们下一代不当睁眼瞎,不被人骗啊。”胡主任又说服家长无论如何也要让孩子去上学,他现在的观点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学好文化再打工,免得受骗又挨坑……很快,村里建起了一座漂亮的校舍,还从城里招来了几个年轻的老师,村子里又响起朗朗的读书声。
  责任编辑 张希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