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仇人成为亲上亲(外二篇)

作者:杨海峰




  1跑到鱼塘去钓鱼
  
  郑鸣高中毕业后,决定挑起生活的担子,让寡居多年的母亲度过一个幸福的晚年。他的母亲任兰患有严重的胃病,他跟朋友借了两千元,为母亲买了不少好药,病情才逐渐减轻了。
  八月初的一天,母亲忽然想喝鲫鱼汤,郑鸣一听高兴坏了,急忙骑着自行车去买,可是没有买到。失望之余,他决定亲自到池塘去钓鱼。
  柳林镇附近有几个养鱼专业户,每到淡季,有的鱼塘就闲置不用了。郑鸣找到一处闲置的鱼塘,开始专心地钓鱼,一会儿工夫就钓了四五条。郑鸣钓鱼的鱼塘是临村曹大庆家的,其实并不是废塘,而是他顺便用来散养鲫鱼的,但郑鸣不知道这些,还以为是自己运气好呢!
  曹大庆这几天心情不好,他发现竟有人跑到自家鱼塘来钓鱼,不由心头火起,上来就是一通训斥。郑鸣奇怪地问:“这不是废塘吗?”曹大庆说:“你眼睛瞎了,这是我的鲫鱼塘。”郑鸣很不高兴,嘴里嘟囔着回敬了几句,收拾渔具想走。曹大庆见对方不但不认错,反而顶撞他,火气更大了,扬手就给了郑鸣一记耳光。郑鸣被打得眼冒金星,耳朵里像钻进了蚊子似的嗡嗡响,就气愤地说:“你怎么能随便打人呢?”曹大庆正在气头上:“我打你了,你能怎样?”郑鸣见遇到了一个不讲理的主儿,只好转身走开了。
  
  2索取赔偿挨顿骂
  
  自那天被打之后,郑鸣耳朵里的蚊子一直没出来,听力大受影响,他越想越觉得委屈,就想到法院去告曹大庆。任兰听后既难过又生气,可是她不愿让儿子惹麻烦,就说:“我看还是算了吧,买点药吃,过几天或许就没事了。”一向孝顺的郑鸣这次却不肯听母亲的话,坚决表示要讨个说法。
   郑鸣到县城医院做了检查,被鉴定为耳膜轻度穿孔。他拿着医院的诊断,请律师写了起诉书,然后到柳林镇法院递交了诉状。柳林镇法院受理了此案。
  法庭很快给曹大庆下了传票,让他到法院接受庭前调解。曹大庆接到传票后慌了神,这毕竟是他第一次跟法院打交道。他自知理亏,就如期来到法院,同意接受庭前调解。曹大庆当着法官的面,向郑鸣道了歉,并接受了郑鸣提出的赔偿四千元损失费的要求。但是他恳请郑鸣宽限几天,说是自己眼下手头有点紧,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郑鸣并不是只为了钱才打官司的,所以同意了。
  一个多月过去了,郑鸣还是没有收到曹大庆的赔偿款。当初为给母亲买药而借朋友的两千块钱,人家还等着急用呢,郑鸣只好到曹大庆家去催。曹大庆老婆几年前因病去世,他和上大学的女儿小雨共同生活。刚刚回家度假的小雨一听这事儿生气地说:“我爸打你是不对,可也不至于赔四千元呀,我看你这是趁机讹诈。”
  郑鸣知道她不知底细,就对曹大庆说:“曹叔,你是在协议上签了字的,如果不能兑现,我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曹大庆一听这话脸色立刻变了:“你别欺负我不懂法律好不好?我们的事儿还没最后判决呢,强制个屁。”说完,便打开房门,向郑鸣下了逐客令。
  郑鸣气坏了,他抽空儿去法院咨询了一下,法官告诉他,如果曹大庆一直拒绝交付赔偿金,他可以再次起诉曹大庆。心里有了底的郑鸣把情况跟母亲说了,任兰叹了口气说:“咱们要的钱确实多了点,再宽限他一段时间看看,实在不行再说吧。”其实郑鸣明白自己要的钱并不多,因为他已经偷着吃了不少药,耳朵却始终没见好。这可是一生的大事,多少钱能挽回这个损失呢?
  
  3查清是谁投的毒
  
  事后的一天,郑鸣在地里干活,一个路过的同学对他说:“听说曹大庆家的两个鱼塘被人投了毒,鱼被毒死了大半,村里人都说曹大庆欠你的钱不还,你就在他的鱼塘里投毒,有这回事儿吗?”郑鸣一听愣了,急忙辩解说:“曹大庆耍赖不还钱是事实,可无论怎样,我也不会干缺德违法的事。不行,我得去解释一下。”同学说:“曹大庆并没有明确说是你干的,你这时去解释,不是越描越黑吗?”
  郑鸣一听急得汗都下来了,他把名誉看得很重,心想要是背上这个说不清道不明的黑锅,这一辈子可怎么做人?郑鸣觉得做人不能这么不明不白的,他得想法弄清原因,还自己个清白。
  一天晚上,郑鸣偷偷来到曹大庆的鱼塘,用瓶子取了几份水样。第二天,他坐长途客车专程去了省城,托一位亲戚帮忙把水样送到卫生防疫站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很快出来了,水样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敌敌畏和其它一些复杂的化学成分。曹大庆家的那两个鱼塘面积较小,有毒化学成分的含量超标,是导致鱼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
  是谁干的呢?难道是曹大庆自己投毒,打定主意往他郑鸣头上扣屎盆子,并借此作为拒付赔偿金的理由吗?这似乎不大可能,因为按最低标准算,曹大庆的损失也在万元以上,曹大庆不是分不清仨多俩少的傻瓜,他不会这么干的。
  一天,郑鸣路过曹大庆的鱼塘时,趁四下无人,就走到鱼塘边仔细观察了一番。他意外地发现这个鱼塘不远处有几个泉眼,正在不断地冒着气泡,而且,泉眼里冒出的水的颜色要比别处的水的颜色深些。郑鸣恍然大悟,顿时猜到了鱼死亡的原因。他想起来,去年秋天,有个外地人在柳林镇办了一家农药厂,很有可能是农药厂排出的有毒废水污染了地下水,而地下水又恰好从鱼塘边的泉眼里涌出,因而造成了鱼塘中有毒物质含量的超标。
  为了验证自己的判断,郑鸣以找人为由到这家农药厂去了一趟,发现厂里正在生产敌敌畏,而生产后的废水没进行任何处理就排放掉了。从农药厂回来后,郑鸣写了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寄给了县环保局。
  县环保局以极快的速度对农药厂进行了突击检查,勒令农药厂停产整顿,并且要求农药厂赔偿曹大庆的损失。当曹大庆得知这一切都是仇人郑鸣做的时,惊讶得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农药厂的赔偿款一兑现,他立刻赶到郑鸣家,把拖欠了很久的四千元钱付给了郑鸣。
  
  4真情互助泯恩仇
  
  谣言消失了,郑鸣心里有说不出的轻松,开始把全部精力放在照顾母亲和农活上。十一月的一天深夜,郑鸣睡得正香,却被一阵呻吟声惊醒了。他起身一看,见母亲在炕上疼得直打滚儿。郑鸣以为是母亲的胃病复发了,匆忙用自行车把母亲驮到了镇卫生院。值班医生告诉他,这不是胃病,倒很像是急性阑尾炎,如果不及时手术,是有生命危险的,医生让郑鸣赶快找车把病人送往县医院。
  柳林镇距县里有六十多里路,郑鸣在镇上没几个熟人,况且这深更半夜的,到哪儿去找车呢?郑鸣忽然想起他到曹大庆家要钱时,曾记得他家院子里停着一辆农用车,只是不知道曹大庆肯不肯帮这个忙。实在没有别的办法了,郑鸣只得硬着头皮给曹大庆打了电话,没想到曹大庆爽快地答应了。很快,曹大庆就开着车赶来,拉着郑鸣母子俩,连夜开车赶往县医院。
  任兰的手术做得还算顺利。让郑鸣感到意外的是,在母亲住院期间,曹大庆也一直留在县城,并且经常来医院看望,每次来还拎着一些水果,让郑鸣感到很过意不去。
  一天,医院通知郑鸣,让他续交住院费,郑鸣发了愁,他身上只剩下几十块钱了,这可怎么办呢?碰巧那天曹大庆在场,他背着任兰母子俩,去住院处续交了一千元住院费。
  经过几天的相处,两家之间的隔阂消除了。曹大庆直到这时才知道,原来那天郑鸣去钓鱼,是为了给生病的母亲熬鱼汤喝。他惊讶地对任兰说:“我真羡慕你,你有一个这么孝顺懂事的好儿子啊!”曹大庆决定,等任兰出院后,想请郑鸣到自家鱼塘来工作,他将付给郑鸣可观的工资。曹大庆征求任兰的意见,任兰高兴地说:“这是天大的好事啊,我怎么能不同意呢?”曹大庆又把这个想法跟郑鸣说了,郑鸣也爽快地答应下来。他倒不是冲着工资去的,而是觉得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报答曹大庆。
  
  5曹家找到好帮手
  
  任兰出院是曹大庆开车把他们送回家的。第二天,郑鸣就去曹大庆家报到上班了。郑鸣聪明勤快,仅几天时间,就熟悉了鱼塘工作的各个环节,曹大庆庆幸自己找到了一个好帮手。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