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喋血旧金山

作者:陈显明




  上 篇
  
  2004年初春的一个清晨,位于重庆市巴南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商贸小区,早早地热闹起来,南来北往做生意的、东去西走赶车乘船的,叫卖早点的,选购鲜菜肉食品的,丈夫陪着娇妻,稚童拉着老人,在街上或奔走或流连,熙熙攘攘,人声鼎沸,人们在畅意地营造着生活。
  突然,从商贸大厦5单元12号房间的阳台栏杆的缝隙处,慢慢地伸出一只手来,无力地向下摆动着,还有若有若无轻如蝇语的“救……命……”声,飘向朗润的天空,飘向接踵挨肩的人群。然而,忙着自己生活的人们,没有发现那只手,也没有听到那呼救声……过了一会儿,一个住在同单元的、正在为刚刚添了孙子的媳妇买鸡鱼的老大妈,习惯地向自家阳台望了望,发现了那只奇怪的手,老大妈惊诧地叫了声:“那是什么呀?”但仍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老大妈买好东西回到家,和媳妇谈起那只奇怪的手,媳妇才想起邻居那位叫吴腊梅的小姐从重庆回来,几天都没有出门,感到十分奇怪。她忙打了110求助电话。两个警察打开12号房间,发现吴腊梅软软地伏卧在阳台上,那伸向阳台外的手无力地耷拉着,另一只手的腕部冒着血。她的卧室到处是喷射状血点……人们把吴腊梅送到医院抢救……
  经过抢救,吴腊梅苏醒过来,可无论是她的父母还是朋友,问她是谁害得她走上绝路,她都呆呆地捧着一本装饰华丽的日记本默默无言。公安机关经过反复调查,结论是自杀。
  自杀者吴腊梅,今年二十八岁,在重庆金座公司对外经营管理部工作,是重庆远近闻名的女强人,重庆的大小报刊、广播电视都曾连篇累牍地宣传过她。据说她的丈夫已在美国一家软件公司站住了脚,正在给她办绿卡,盼她去住洋房过洋人生活,正是人生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的好时光,何以自杀呢?
  吴腊梅出生在重庆九龙坡区一个乡镇干部家庭。在她呱呱坠地后,父母待她如掌上明珠,捧在手里怕飞了,含在口里怕化了,呵护有加。父母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便把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想让女儿来实现自己接受高等教育的夙愿。高中毕业时,吴腊梅填报了四川大学,岂料天有不测风云,吴腊梅深知她肩负着父母的强烈固执的愿望,心理负担很重,上了考场就头晕、怯场,结果名落孙山。连考两年都如此,无奈,吴腊梅只有听从父母安排,到一所小学作了代课教师。
  那年秋天,小学来了一个青年教师,叫竺荣华。竺荣华的老家在农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长得高高大大,白白净净,一表人材,又聪明好学,是学校的高才生。只因家在农村,穷得叮当响,为解决家庭经济困难,才忍痛读了师范。竺荣华到小学后,教学方法新,知识面广,性格开朗活泼,深受师生拥戴。吴腊梅虽然没有考上大学,但决心走自学成才的路子,勤奋学习,争取作一名正式教师。于是,她就经常向竺荣华求教。
  这是一所山村小学,教师大都住在农村家里,一到下午学生放学后,学校就成了一座空庙,就剩下他们两个年轻人。吴腊梅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有竺荣华这么一个能说会道、对她又百般呵护的异性,不到半年就与他形影不离。一天,竺荣华辅导吴腊梅做完几道英语试题后,有意无意间留下一本许国璋著的大学英语教材,吴腊梅顺手一翻,从教材里飘下一张信笺,拾起一看,是抄录歌德的一首激情澎湃的爱情小诗:
  哪个青年男子不善钟情,
  哪个妙龄女郎不善怀春,
  这是人性中的至洁至纯,
  为什么从此中有惨痛飞迸?
  吴腊梅看了心里怦怦直跳,是因对爱情甜蜜的憧憬,还是对家庭幸福的向往,她说不清楚。当晚,她也抄下爱尔兰著名诗人叶芝的诗《当你老了》中的一段: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候,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抄好后,她把诗夹在一本作业簿中,第二天交到竺荣华的手中。就这样,他俩的爱情在一片纯真晶亮的情感的浸泡下萌芽了……
  吴腊梅和竺荣华恋爱的事很快就被双方的父母知道了,没料到双方父母都坚决反对他们恋爱。吴腊梅的父母反对的理由似乎还说得通,吴腊梅还小,又没有个正式工作,再说,竺荣华的家又在农村,负担很重……竺荣华的父母的理由却有些奇特,他们说吴腊梅是城镇长大的女孩子,全不懂农村父母的心思,结婚后难以孝敬老人,何况家里需要竺荣华每月拿五十块盐巴钱……
  父母的反对并没有使吴腊梅和竺荣华屈服,两人干脆公开了恋爱关系。不听话的吴腊梅太让父母伤心了,他们毅然采取措施,通过镇政府将吴腊梅调离了那所小学。劳燕分飞,没有浇灭吴腊梅对竺荣华的如痴如迷的爱恋,两人山盟海誓,要真心真意过一生。吴腊梅的父母又发出最后通牒:如果吴腊梅不和竺荣华断绝关系,她将失去镇里代课教师的资格。但是,吴腊梅还是生生死死要和竺荣华生活在一起。父母果然下了狠心,秋季开学,吴腊梅失去了那份只有四百多元钱的工作。没了工作,吴腊梅哭着向父母跪下磕了三个响头,然后离开了家,搬到竺荣华任教的小学去住了。不久,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结婚后,俩人整日笑脸面对三朋四友,耳鬓厮磨,形影不离,真是享不尽的恩恩爱爱。
  但安家生活却十分艰难,竺荣华那五六百元工资,还要给农村的父母一部分,无论怎么节约每月都入不敷出。吴腊梅只有一边坚持自学,一边给一个老师带孩子来维持生计。尽管生活清贫,但两人情深意笃,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吴腊梅和竺荣华过了两年,吴腊梅怀孕了,竺荣华很高兴,搂着她亲热得不得了。
  吴腊梅望着竺荣华,久久没说话,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里,没有因要当妈妈了而高兴,反而充盈着一缕淡淡的忧虑。
  竺荣华呵护着她,柔声说:“你别担心,不管是男是女,我都喜欢!我们节衣缩食,不吃不穿,也要让宝贝长大成人!”
  吴腊梅说:“荣华,你真爱我吗?你没有后悔吧?”
  竺荣华急了:“腊梅,你怎么说这样的话!我们说好的,今生今世,就是讨一口饭也要我俩一道吃,就是顶一片瓦也要共同遮风挡雨!你是不是怀了孕心里烦啊?等我们放了暑假,咱们到外面走走,让你散散心吧。”
  吴腊梅看到竺荣华一副着急的样子,笑了:“荣华,你真好,我不想要孩子,我还要向命运挑战,争取获得大学文凭,得到社会承认,实现人生价值。希望你理解我,支持我。”
  竺荣华捧着娇妻红扑扑的脸,望着她那双会说话的眼睛,沉默了。他明白妻子心里想的什么,她要找回自尊、自重、自信、自强,她要凭自己的能力营造幸福的家园,要靠自己的智慧获得社会的回报。他理解妻子,他相信妻子有这个能力实现自己的愿望,于是,他含泪同意了。
  从医院回来,吴腊梅抱着那一大叠自学教材,伤心地痛哭了一场,她是剜掉心头肉换来了那目前对她来说一点用处都没有的知识啊!
  常言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几年后,吴腊梅通过自考,终于拿到了经济管理本科文凭。有了文凭,又加上她人长得漂亮,端庄大方,口齿伶俐,很快就在一家合资企业找到了一份工作。这家合资企业的老板是台湾人,主要产品是为重庆长安汽车生产硬塑配件。工人主要是当地人,生意往来也主要和本地厂家打交道。吴腊梅上班半年多,感到她学的知识、特别是长项英语基本上派不上用场,虽然月薪一千多元,比竺荣华的收入足足多一倍,但吴腊梅还是感到不满意,她想跳槽。
  “你疯了,好端端的工作,丢了多可惜!”竺荣华听吴腊梅说要跳槽,觉得简直不可理喻。
  “老板把我当作一个勤杂工,整天呼来唤去,我受不了!再说,名为合资,实际上后台老板还不是区里的一个有实权的部门的头头,一点都不懂生产管理,全凭他的权力和关系来维持,打着公家的牌子,私人发大财。我为他大把大把赚钱,实在不甘心!”吴腊梅真是历练出来了。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