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父子之间

作者:王喜成




  徐兵的爸爸是乡长,大凡干部子女在校成绩都不好,可徐兵不一样,爸爸对他管教非常严,所以徐兵在镇上读初中的时候学习非常好,考高中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县城的重点高中。
  徐兵上高中以后,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远在县城,爸爸对他鞭长莫及。再说学校里有不少书记、乡长、局长的子女,人家从小养成了公子哥儿的习性,花钱大方,讲吃喝玩乐,还经常逃课,到外边下舞厅、泡网吧、打电子游戏,学习成绩一塌糊涂。他们知道徐兵的爸爸是乡长后,就约他和他们一起玩。开始徐兵不干,他爸爸不贪不占,为官清廉,没钱供他玩乐。可他们却说不让你花钱,我们请你的客还不行吗?徐兵经不住诱惑,就开始跟他们一起逃课。徐兵从来没经历过这样的生活,一下子觉得挺开心,又新鲜又刺激,于是就顺着下坡路越滑越远。时间长了,徐兵觉得不能老这样花人家的钱,这样会让人家瞧不起,于是就也拿钱请客。可爸爸每星期给他的零花钱太少了,这样就变着法子向爸爸要钱。
  到期终考试,徐兵的功课几乎门门不及格。爸爸看完通知书,沉下脸问他是怎么回事,他说:“我上的是重点高中,全县的尖子生都在那里,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因当时乡里在召开人大会议,搞换届选举,爸爸也没再追问。
  这天,徐兵从县城回来过周末,见家里有客,一年轻人在客厅里正在跟爸爸说话。他知道,这位年轻人叫赵明,是个中师毕业生,托关系找到他爸爸,想进乡政府工作。可原则上中师毕业生不能进行政部门,所以他每次来都被爸爸回绝了,当然这一次也不例外。赵明临走时把一个厚厚的大信封放在了茶几上,爸爸当即沉下脸问:“你这是干什么?”
  赵明说:“没什么,给你送个材料。”
  赵明说完就要走,爸爸却叫住了他。爸爸当面把信封拆开,里边却是一沓百元大钞:“知道不知道,你这是让我犯罪啊!”
  爸爸逼着赵明让他把钱带走了。
  徐兵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再看看屋里陈旧的家具,就更来气。待赵明走后,徐兵就跟爸爸怄起气来,说别的书记、乡长、局长的子女们每逢星期天都是老爸的专车接送,哪像他,坐班车颠得腰疼,落一身灰。还有,人家书记乡长局长的子女们每星期爹妈给的零花钱都是上百元,哪像你,一星期才给十元钱,跟打发讨饭的一样。
  爸爸说:“咱不能跟人家比。”
  “爸爸,你不是乡长?”
  “乡长跟乡长不一样。”
  当乡长的爸爸没钱给徐兵,可徐兵又得在哥儿们面前撑面子,这样麻烦就来了。
  这天晚上,徐兵和几个公子哥儿从一家舞厅出来,其中有两个哥儿们说:“徐兵,下一次该你请客了。”
  徐兵说:“放心吧,我记着呢。”
  徐兵嘴上应着,心里却犯起愁来。这星期爸爸给他十元钱早让他花光了,怎么办呢?这时候,他们正走到一所初中门口,恰逢上晚自习的学生们放学,见他们纷纷拥出校门,徐兵忽然有了主意,就跟那几个公子哥儿说:“你们先走,我有点事儿。”
  徐兵也是一时犯浑,在一条背街上,他截住了一个放学回家的中学生,向人家要钱,人家不给,他就打了对方一耳光。人家在被逼之下将身上仅有的两元钱交给了他。谁知那个受害学生的家就在附近,徐兵刚走出那条背街就被人追上了。刚才那个受害的中学生带着家长和另外两个人,到跟前指着徐兵说:“就是他!”
  徐兵被关进了城关派出所,他知道,这回完了。县里以前发生过类似的案例,一个高三的学生劫了一元钱被判刑两年。如今恰逢严打,正撞在枪口上,他不但劫钱,还打了人家,罪不会轻的。一失足成千古恨,他后悔自己一时犯浑,但悔之已晚。
  是一个叫赵峰的副所长接的案子。在审讯室里,赵所长向徐兵讯问了案情的经过,并作了笔录。最后当得知他爸爸是大河乡的乡长时,身子震动了一下,眼睛忽地一亮。接下来赵所长对他很客气,还把他带到自己的寝室里,让他睡在自己的床上,又买来水饺让他吃。
  第二天上午,徐兵当乡长的爸爸来了,是赵所长陪着他走进来的。一看见爸爸,徐兵就哭了。赵所长对他说:“别哭了,现在把你交给你爸爸,以后好好听他的话。如今恰逢严打,如果把你的案子交上去,够得上判刑的,不过念你是在校学生,又是初犯,不忍心毁了你的前程,就给你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赵所长又跟徐兵的爸爸说:“徐乡长,我把徐兵交给你了,回去后千万别打他,以免使他产生逆反心理。以后对他多加管教就是了。”
  回去后,徐兵的爸爸果然没有打他,不过也没有给他好脸色。可徐兵却忍不住地问:“爸,怎么就这样轻易地放过我了?”
  爸爸这才对他大发雷霆:“还想让判你几年徒刑啊?看来你真是没救了!”
  徐兵就不敢再问了。不过,他总觉得这里边有隐情。
  暑假里,徐兵在乡政府大院里玩,见以前多次找他爸爸的那个叫赵明的中专生在乡政府上班了,被分配到办公室搞文秘。徐兵就觉得奇怪,爸爸不是说中师毕业生原则上不能进行政单位吗?
  后来经打听,徐兵才知道赵明是城关镇派出所副所长赵峰的弟弟。徐兵这才明白,当时赵所长之所以没有把他的案子交到局里,而轻易地放了他,是和他当乡长的爸爸做了一笔交易,所以赵明才得以在乡政府上班。
  这对徐兵的刺激很大,他想:爸爸一生为官清正廉洁,如今为了他才做了违背政策的事。以后他痛下决心改变自己,重新做人,不能再让爸爸为他犯错误、做违背政策的事了。
  从此以后,徐兵再也不跟那些公子哥儿出去玩了,一心扑在功课上,学习成绩直线上升。也真是浪子回头金不换,他不仅考上了大学,而且考上了省城的一所重点大学。
  徐兵的爸爸知道儿子不成器,对他的“金榜得中”颇感意外,在高兴之余却又犯起愁来。上大学得交一大笔学费啊,可现在他手里一点积蓄都没有。徐兵看出了爸爸的心事,也犯起愁来。
  这天晚上,徐兵刚睡下,听见妈妈在客厅里跟爸爸说:“小兵的学费不用愁了,这是两万元。”
  爸爸惊异地问:“你从哪筹的钱?”
  妈妈说:“是财政所刘所长、地税所赵所长、土地所白所长……他们送来的。他们听说咱小兵考上了大学,给他送点学费。”
  爸爸沉吟了半晌,才又跟妈妈说:“你打电话把他们分别叫来,我跟他们打欠条,就算我借他们的,不然的话这钱我不能收。”
  听爸爸这么说,徐兵的心里猛地一沉,爸爸这是在变相受贿啊,爸爸又在为他犯错误呢,可是不这样又有什么办法呢?
  徐兵在大学的第一学期省吃俭用,还背着学校晚上出来做家庭教师,手里很快攒了一笔钱。假期里他没有回家,和人结伙去南方做了几趟海鲜生意,赚了几万元。
  待假期快结束的时候,徐兵才回到家里。当他把爸爸“欠”乡里那几位所长的钱还清,把讨回的欠条交给爸爸时,爸爸愣着问他:“这……这是怎么回事啊?”
  “你欠他们的钱我已经替你还清了,不过请放心,这是我做生意赚的钱。”徐兵说,“爸,这些天我总是在想,我为区区两元钱就够上判刑入狱了,可是你收受的是两万元啊,查出来那要犯多大的罪啊,我不敢想象……”
  爸爸听徐兵说完,一时百感交集,抱着他失声痛哭道:“小兵,是你救了爸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