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平安剑

作者:路轲瑜




  自从儿子蔡明当上局长后,蔡三奶脑子里时常浮现出电视里那些贪官被逮捕、审判、枪毙的画面,就成天为儿子担心。担心又不便说,儿子聪明能干,从办事员一路当到局长,顺风顺水,哪用她多嘴多舌?但又怕儿子犯糊涂栽跟头,听说静安寺的菩萨能保人平安,便时常去烧香许愿。
  这天下午,蔡三奶又来到静安寺。这天香客特别多,她排队站久了,一时体力不支,晕倒在地。住持方丈赶紧将她救到禅房,待她苏醒后,赠她一把长不足尺的小宝剑,捻着胸前的佛珠说:“老施主不顾年迈体弱,时常光临寒寺敬香,想必求神灵保佑一家平安,这把平安剑,老施主只要悬挂于门庭中堂,鬼魅便不敢越门槛一步,一家永保平安。”蔡三奶喜出望外。
  蔡三奶怀揣宝剑往回走。以往来去都乘坐公交车,今天她怕车上人多将宝剑挤丢了,便走着回家。可是回到家,一摸怀里,宝剑还是丢了。她懊悔不已,屁股不沾板凳又回头去寻找了。那是一把关系到全家平安的宝剑呀,怎能让它丢在路上呢?她一步一步寻寻觅觅往回走,走完多半路才发现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手里着一把小宝剑优哉游哉地闲逛。见那宝剑跟自己丢失的那把一般大小,一样形状,她心头一亮,连忙上前询问:“请问姑娘,你这宝剑是捡的吧?”姑娘一愣,反问道:“你问这干什么?”她赶紧解释:“我刚才丢了把宝剑,跟你手里的一模一样,如果你是捡的,那就是我的。”姑娘用鼻子哼一声说:“我是不是捡的为什么要告诉你呢?”她着急了:“如果你是捡的,就请你还给我,这宝剑在你手里废物一件,在我手里可有大用途啦!”姑娘扬着宝剑嘻笑道:“谁说在我手里没用?这宝剑小巧玲珑,挺好玩的,我都爱不释手了!”她皱着眉头说:“可这宝剑是静安寺的方丈送给我的,你是买不到的。”姑娘好奇地问:“方丈送你宝剑干什么?”她叹口气:“唉,这事我也不瞒你了,我家儿子当了局长,我怕他不走正道做贪官,连累一家老小,就常到静安寺烧香求菩萨保佑,方丈就送我这宝剑挂家里,保佑我一家平安。”“噢,是这样!”姑娘心有所动,又问:“你家有哪些人?”她说:“就我,儿子,还有媳妇和孙女,孙女比你小些,正在读初三,要是我儿子栽了,我们一家就全完了。”说完,突然跪倒地上,央求道:“好姑娘,我求你了,把宝剑还给我吧!”接着又要给姑娘磕头,姑娘一惊,连忙拦住她:“老奶奶快起来,我是跟你逗着玩的,这把宝剑是我捡的,我还给你就是了。”接着拉起她,把宝剑塞到她手里。她高兴地说:“你这姑娘真好,谢谢你!”说完转身走去,姑娘又追上来说:“老奶奶,你这么看重宝剑,我送你回家吧,不要路上再丢了。”她笑道:“那就再好不过了。”
  蔡三奶在姑娘搀扶下回到家时已近天晚。一到家,她便忙着往门庭中堂挂宝剑。姑娘见她手脚不便,麻利地爬上椅子帮她将宝剑挂起来,挂好要走,蔡三奶拦住她说她做了好事还没留下姓名住址呢。姑娘说她叫张婷,家住外市,来本市打工,还没找到合适工作。蔡三奶高兴地说:“那你就在我们家做保姆吧,每月工资五百元。儿子媳妇都上班,家务都归我,他们怕我劳累,早叫我雇保姆了,我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你能留下我最满意了。”张婷想了想,答应了。
  天晚,儿子蔡明、媳妇李巧和孙女茜茜相继回来。大家对蔡三奶找的保姆张婷都很满意,茜茜很快和张婷成了好朋友。当他们知道挂在中堂的小宝剑的来历时,都笑蔡三奶太迷信。张婷马上为她辩解:“奶奶也是为这个家呀,她的心里呀,全家平安比什么都重要!”大家这才不说什么。
  张婷为蔡家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没事就陪蔡三奶聊天,蔡三奶很开心。大约两个多月后的一天晚上,蔡明在外面吃饭很久才回来,一到家就让蔡三奶将挂在中堂的那把宝剑取下来,说局里来过他家的人都说他相信迷信,不像共产党的干部,让他丢了面子。蔡三奶不答应,说这是她自家的事,碍不着别人,娘俩儿争吵起来。妻子李巧见他酒气熏人,知道他酒喝多了,劝他上床休息,不要乱发酒疯说醉话。他不承认自己酒喝多了,仍和蔡三奶争吵不休。还是张婷想了个点子,将宝剑挂到一块镜匾后面,娘俩儿才止住了口水战。
  这场宝剑之争让蔡三奶很伤心,难过了好几天才平静下来。可她发现儿子对张婷明显冷淡了,成天不和张婷说一句话,看见张婷脸就阴。她向媳妇打探,原来儿子睡不着觉怪床歪,把她在正堂挂宝剑的事怪罪于张婷不该拾剑不昧了,他认为张婷不还宝剑就没这台戏了。蔡三奶为张婷抱不平:“你小子被皇帝惹出火来朝太监发,算什么能耐?”几次为张婷解释,儿子硬是不理。
  这天晚饭后,蔡三奶正和张婷聊天,门口忽然有人敲门,张婷连忙开门,进来一个陌生男人,自称是蔡明的朋友。正和妻子在房里看电视的蔡明听说来朋友了,马上出来跟他握手让座,亲热地叙谈起来,显然他俩真是朋友。二人正聊着,张婷给二人沏茶端来,上茶后要走,客人叫住她,一双鹰隼般的眼睛盯着张婷的脸说:“姑娘,老实点,将我的钱包还给我吧,我的钱包是绛色的,里面有四张百元新版红币,在你右裤袋里。”“这……”张婷惊白了脸,很快又镇定下来,笑道:“不错,你的钱包是在我口袋里,不过我是跟你闹着玩的,待你走时,钱包又会原封不动地回到你的衣兜里。”说着从右裤袋掏出一只绛色钱包还给客人。客人接过钱包马上站起来跟蔡明握手告别:“你交给我的任务完成了,告辞!”
  送走客人,蔡明关上门,转身对呆站一旁的张婷声色俱厉地说:“说吧,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什么目的?什么动机?”声音惊动了蔡三奶、李巧和正在做作业的茜茜,都从房里走出来,不解地看着蔡明和张婷。蔡明指着张婷愤慨地告诉她们:“自从这丫头来我们家后,晚上有客人来访,进门钱包就没了,出门钱包又回口袋了。多少人跟我说这事,我不信,今晚特地请了公安局刑警队的反扒高手,他一来就把这事证实了,原来是这丫头搞的鬼!”
  “婷婷,是这样的吗?这是为什么?”蔡三奶拉住张婷的手问。见张婷不语,又说:“你拿了钱包又还人家,说明你不是坏人,其中定有隐情,快告诉奶奶!”张婷忽然叫一声:“奶奶!”接着扑到蔡三奶怀里痛哭失声。好久停住后,才说出事情的原委。原来,她是两年前邻市被枪毙的一个副市长的女儿,她的家跟蔡三奶家太相似了,有爸爸有妈妈,也有奶奶,原本幸福得让人眼红。但爸爸收受千万元贿赂包养情妇案发被枪毙后,奶奶心脏病复发猝死家中,母亲服毒自杀,一个好端端的四口之家眨眼间仅剩她孤零零一人。正在读初二的她经不住这个打击,又不堪忍受同学们的白眼,便中途辍学,四处流浪。为了生存,她跟人学了扒手。那天见蔡三奶手捂胸前以为她怀藏贵重之物,伺机偷去一看,原是一把小宝剑,失望之余在手里边走边玩。后来蔡三奶寻找过来,认出宝剑向她索要,言谈中道出宝剑的来历和家庭情况,她被蔡三奶关心儿子、渴望平安的真情深深打动,便将宝剑奉还老人,并送老人回家。后来在蔡三奶家做保姆,跟一家人结下深厚感情,她不愿看到她奶她妈和她的悲剧在蔡三奶、李巧阿姨和茜茜身上重演,每当有客人来访蔡明时,她都用开门或上茶的机会掏了客人的包,送客人离去时再塞进客人衣兜里,目的只有一个:不让他们给蔡明行贿送礼,保护他们一家平安。她说掏到过不少封好的红包,也掏到过装许多钱的大信封。听到这里,蔡三奶忍不住搂住张婷,流着泪说:“我可怜的孩子呀,真难为你了,要不是你,我们家危在旦夕呀!”李巧也过来拉住张婷的手含着泪说:“婷婷,感谢你,我们一家都感谢你!”茜茜也过来抱住张婷的膀子说:“婷姐,你是我的好姐姐!”只有蔡明心情复杂地站在一边。少顷,蔡三奶问蔡明:“婷婷拿人家的钱包又还给人家,人家分毫不少,你犯得着让公安局的人来查吗?”蔡明红着脸说:“妈,这事怪我,我错了!”接着说了事情经过。原来,蔡明当局长不久便开始有人想在蔡明身上打主意,有的想拿钱买官,有的想拿钱买权,有的想拿钱买好岗位。这时恰好张婷来做保姆了,他们晚上来访只为送礼,可该掏口袋时钱却没了,礼没法送,回家一看,钱又在口袋里了。他们不知哪里出了差错,有的第二次再送,再送也是这个情况。礼送不成,便有人将这蹊跷事私下说给蔡明。此时的蔡明开始觉得自己跟别的局长比当得太寒酸了,也想增加“收入”,改善全家的物质生活,琢磨再三摸不着头绪,觉得这事不可思议,便对挂在中堂的小宝剑产生疑虑:“难道这宝剑真有神道?”便找借口要蔡三奶取下宝剑。可是小宝剑被挂到镜匾后面,有人来送礼还是送不成,他觉得肯定是人在捣鬼,于是请来了公安局刑警队的反扒高手。说完这些,蔡明惭愧地低下头。李巧马上用手指点着丈夫的脑袋说:“你呀,脚尖触到地雷了,危险呀!要不是婷婷,你的罪就犯下了,她是我们家真正的平安剑!”茜茜不解地问奶奶:“我真不懂,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一当官就想贪呢?不贪就不行吗?”蔡三奶答道:“这就叫‘人在河边走,不少要湿鞋’!”这时蔡明大声说:“你们都别说了,我知错就改还不行?为了防止我再生贪念,我要认婷婷做女儿,让她成为我们家的一员,让我一看见她就想起她爸给她一家带来的灾难,在心里挂起一把平安剑。不过这事要跟李巧商量。”李巧先一愣,接着拍手赞成:“我举双手欢迎!”蔡三奶开心地笑道:“我又多个孙女啦!”茜茜缠着张婷一个劲地叫“姐姐”。张婷心里阵阵发热,眼泪夺眶而出。
  第二天,蔡明和李巧领着张婷去市教育局谈张婷的入学补读问题,蔡三奶站在门口望着他们离去,又一次开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