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0期

叫你敢骗人

作者:王松平




  清末时期,苏州城里骗子特别多,古玩店的老板华老三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年近五十,是个老奸巨猾的家伙,常坑蒙拐骗外地客人,弄得一些买卖人都不敢去苏州城里做生意。
  方九麻子是个好打抱不平的机智人物,他知道这件事后,想寻找机会来个以毒攻毒,骗骗这个大骗子,也让他知道受骗后的滋味,醒醒沉睡的良心。
  正巧这年冬天,他作为丝绸店的伙计随杜老板到了苏州,船停泊在太子码头。杜老板下船时对方九麻子说:“我去提货,你在这里等候。此处骗子多,且个个穿戴整齐,冒充上等人,令人防不胜防,你须小心才是。”方九麻子心里说:我今儿个就是想会会这些骗子,要么我还不来呢!可嘴上却说:“你放心去吧,我知道了。”两人分手后不久,方九麻子就上岸了。只见他换了件粗布短衣,戴了顶旧毡帽,一副乡下人打扮,又用红纸开了张绸缎账单,揣进怀里,随后夹了柄雨伞,背着布囊,在城里东看看西望望,显得十分好奇的样子。转转看看,看看转转,不多时就来到了古玩店华老三的店前,正好华老三在门前坐着。正值隆冬,华老三身披水狐裘,头戴貂皮帽,脚蹬牛皮鞋,手持一根玉嘴银锅乌木烟管,正在悠哉游哉地吸着烟,眼睛却一直盯着街上的行人。不用说,他这个“阔佬”是在寻找猎物。方九麻子看在眼里,心里顿时有数,随即走向他的古玩店,坐在台阶上,拿出账单看了又看,又掏出两封洋钱掂了掂,口中嘟囔着什么。
  华老三见这个外地乡下人有这么多洋钱,又见他似乎在埋怨着什么,估计是乡下人来此遇到了为难事情,便来了兴趣,起身徐徐踱步过来,用烟杆一指,大声喝问:“你是何人?坐在我的大门前想要干什么?”方九麻子装作害怕的样子,赶快收钱入囊,解释道:“对不起,小人不知道这是您老人家的府第。我是个外地乡下人,因小妹将嫁,家父给我百来块洋钱及账单,让我来苏州城置办嫁妆。我初次来到这繁华之地,看到这热闹市面,弄不清绸缎店设在何处,也不知账单上开列的是哪些衣料,百来块洋钱够不够用,又无熟人指点,正在为难。”华老三闻之大喜,接过账单一看,果然都是出嫁的急需之物,于是暗打主意,装作好人似地说:“从此向北走里许,有一绸缎局,是我的表哥开办的,两京十八省的客商都到他那儿贩货,那可是这苏州城的大商铺呢!他素以诚信为本,你去了一定不会吃亏。”方九麻子说:“多谢指导,可是我一个目不识丁的外地乡下人,店里虽有招牌,无奈我不识字,能否麻烦您老给我引引路?”华老三求之不得,连连应声道:“也好,此刻我正无事,你就跟我走吧!”
  方九麻子背着钱袋跟在后面,走了一段路,他说:“我从家里来这儿,路程遥远,舟车劳顿,已两餐没填过肚子,现在实在饿得厉害。老人家肯给小人找家店,陪小人吃些东西吗?小人请客。”华老三爽快地答应了,把方九麻子引进一家酒楼里,自己也不客气的坐了上首,方九麻子在下首陪坐。
  方九麻子向店小二点好酒菜,然后对华老三说:“承蒙老人家关照,我先敬您一杯,聊表谢意。”言罢,一饮而尽。酒过三巡,方九麻子突然脸色变样,眉头紧皱,双手掐腰,叫了一声:“不好!”华老三问:“怎么了?”方九麻子说:“前些日子患了痢疾,来时尚未痊愈,经这一路奔波,再喝些冷酒肉汤便又发作了。哎呀,急需上茅厕,这可咋办?”华老三见他这个样子,就指着窗外道:“此处不远有茅厕,你自己去方便吧!”方九麻子看看布袋犹豫道:“这东西太累赘,您老人家能暂时给我看管一下吗?”华老三说:“你放心就给我,不放心就带着。”“哎呀,您老这么热心帮我,我怎么会不放心呢?”说着,方九麻子将钱袋给了华老三,停了停又说:“只是天气太冷,我又不敢再受寒,想借您老人家这短褂披一下,还有这杆烟,让我吃上几口暖暖身子,也可以驱驱寒气,不知可否?”华老三知道他这是想以自己的东西作抵押,又想:“水狐短褂加上烟杆总共不过三十两银子,若诓他百多块洋钱,那太划算了。”于是,他故意踌躇了一阵子,然后才磨磨蹭蹭地脱下水狐短褂,连同烟杆一道递给方九麻子,说:“这两件东西可值数百两银子,你速去速来,千万别弄脏了我的衣服。”方九麻子点头称是,利索地披上短褂,手拿烟杆,说道:“您老慢慢吃,我一会儿就来结账。”接着一声呻吟,往茅厕方向跑去……
  华老三瞄着方九麻子出了酒楼以后,自以为得计,忙付了饭钱,背起钱袋溜出了店门。他不敢回到古玩店,而是直接回家,兴冲冲地拿出洋钱,对老婆说:“今天运气不错,诓了百把块洋银元。”说罢,他把洋钱放在手里掂了掂,忽然感觉不对劲,细看成色不同,怀疑是假货。他立即全倒出来辨认,发现了一张字条,拿起一看,上面写道:“久闻苏州华老三,坑蒙拐骗好手段,今天我来骗骗你,看你下次还骗人!”看罢,华老三连叫:“上当了,上当了!”原来这些洋钱都是市场上卖给孩童戏玩的、能以假乱真的锡洋钱。华老三摇头苦笑道:“我一生以骗人为业,没想到今日反被人骗,真是玩鹰被鹰啄瞎了眼啊!”自此后,华老三再不敢骗别人,害怕遭更大的报应,于是金盆洗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