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10期

臭鱼可别扔

作者:叶 青




   国土资源局阮局长这几天外出勘察一处土地,直到今天傍晚才回家。一进家门,老伴就告诉他,西郊工程队有个刘队长要找他,说是有点事情,来时顺便还送来了一条鱼。家里就老伴和保姆,那条鱼一直没舍得吃,就等他回来。阮局长平时最喜欢吃鱼,尤其是这种带点花斑的池塘鲤。当保姆拿出这条三斤来重的鲤鱼准备去刮鳞剖腹时,一股腥臭气味直冲鼻孔,原来放的时间太长,这鱼已经开始变坏了。阮局长自嘲地笑笑:“真没口福!”便吩咐保姆扔掉算了。
  保姆姓陈,五十多岁了,跟阮局长夫妇俩的年龄差不多,是从乡下来的,来阮局长家两年多了,对两位主人很有感情。局长夫妇也一点不亏待她,还拿出他们家过时的衣服鞋袜让保姆捎回家去,每月工钱也比原定的多。阮局长夫妇管保姆叫陈妈,叫得亲热热的,就像一家人一样。这陈妈听到他们叫把臭鱼扔进门外的垃圾箱,心里还有几分舍不得,心想我们乡下人一年难得吃上几回鱼,这么一点异味的大鲤鱼就给扔了,多可惜!但她还是提着鱼走出门去。
  晚上吃饭的时候,陈妈提出要回趟家,家里老伴后天过60岁生日,女儿女婿都要来给老头子祝寿。阮局长夫妻俩都说,那是应该回去,回去多待几天,一家人好好团聚团聚。阮局长还往陈妈衣袋里塞了三百块钱,说是给老头买寿酒的。陈妈不要,阮局长夫妻俩就不高兴了,说,那不是太见外了吗?陈妈只好收了下来。第二天一早,陈妈就丢下钥匙,说,您俩多休息会儿,我回去过两天就来。
  阮局长仍像平常一样上班下班,只是家里走了保姆,夫妻俩顿时感到冷清了许多,饭菜也没有陈妈烧的好吃。家里是冷清了,可是单位里却热闹了,热闹的话题正是关于阮局长的。
  “听说没有,阮局长最近收受了一笔贿赂,28800元,被人举报了。”
  “阮局长可一直是清正廉洁的呀,从来就没听说过他收受别人的钱物,这局里谁不知道?”
  “也许是要退休了,不捞白不捞,捞一笔是一笔嘛。人无完人哪!”
  “是啊,那举报信上写得可清楚了,说某人送了这么多钱给阮局长,让他在一块地皮上帮个忙,结果地皮却落到了他人手里。你说那人能咽下这口气吗?”
  “……”
  阮局长果真被检察院请了去,办案人员直截了当地追问起那笔钱来,把个阮局长问得如坠云里雾里,不知所以。这时候就是有一百张嘴也辩不清,因为那检举信上连时间、地点、数目以及送钱的原因都写得一清二楚。一连两天,阮局长都在苦苦思索,想努力回忆一点“受贿”的线索,可是仍一无所获。那边局里却传得沸沸扬扬,早想坐上正局长位子的柳副局长高兴得手舞足蹈,将阮局长收受贿赂28800元很自然地在后边添了个零,传出去成了288000元。
  一时间,国土资源局阮局长受贿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县城。
  阮局长的老伴原来在医院工作,这下子也被“安排”在检察院的另一间屋子里,帮助“回忆”那钱放到哪儿了。经过两人夜以继日地回忆、联想、推测,最后他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那条鱼。
  “那鱼呢?”办案人员问。
  “扔了,扔在垃圾箱里,早被当做垃圾处理了。”
  “谁能证明?”
  “我家保姆。”
  “仅仅是你家的保姆证明,怕证据不充足吧。”办案人员摇了摇头,“不过,证明也是要的。”就叫阮局长说出保姆家的地址,通过当地派出所迅速前去取证。
  却说这陈妈就在派出所派人到她家的时候,她已经急如星火地搭车赶到了县城,到阮局长家时,却发现门都关得紧紧的,她临走时并没有带上钥匙,所以只能在院墙外绕圈子。她实在沉不住气了,一口气跑到阮局长的单位,没见到局长,有人告诉她阮局长夫妻俩都在检察院。她就知道大事不好了,可是检察院她从来没去过,根本不知道在哪里。别看陈妈不过是个乡下的妇女,这两年在阮局长家当保姆,可也学了不少东西,特别是每天晚饭后,一家三口边乘凉边唠嗑,她竟然把那些自己原来不知道的新鲜事儿默默地记在了心里,还真有点像半个城里人哩。陈妈招手拦了辆面的,叫司机直向检察院开去,司机看着一个乡下模样的女人急急忙忙要去检察院,惊讶地连连转过头来看了她好几眼。
  陈妈进了检察院大门,就粗门大嗓喊起来:“阮局长在哪?阮局长呢?”就有人过来把她带到一个办公室。当知道她是阮局长家的保姆,问起她有关阮局长平时在家有无收受礼品的情况,都跟一些什么样的人来往时,陈妈说:“阮局长为人最正派了,我在他家两年多了,除了那天他不在家时,我替他收了一条鲤鱼以外,从来没见到过他夫妻俩接受过别人的一分钱东西,也没见他跟什么人有密切来往。我可以对着太阳作证。”陈妈又说:“我们以前也认为当官的都腐败,自从到了阮局长家以后,我才明白黑炭中还有红焰火,像阮局长两口子那么省吃俭用的人,真是少见呢。”说罢,她就要见阮局长。一位女检察官做了一些谈话记录,随即把她带到楼上,推开一道半掩的门,陈妈见了阮局长,就说:“一切都怪我,阮局长,我现在可以给你洗清了。”说完从内衣口袋里摸出一个纸包,打开,是一个用红色方便袋裹着的小包裹,再打开,是一沓沓的百元钞票。陈妈对着检察官说:“你们清点好了,一块钱不少,总共是28800元。”
  在场的人都愣了。阮局长接受的贿赂款子怎么跑到保姆手里了?
  原来,陈妈那天晚上并没把鱼扔进垃圾箱,而是悄悄放在一个角落里,第二天清早她就带回家去了。她舍不得扔掉那么大的一条鲤鱼,虽然有了点儿臭味,但还没怎么腐烂,她想老头子过生日,这条鱼凭她的手艺漂洗干净,用香油一煎,放些葱蒜姜椒,还不是一盘上桌的好菜?哪知到家将鱼肚剖开,却见到一只红色方便袋,打开袋子,里面裹的竟然是一大沓钞票。她吓懵了,忙喊来老伴,两人数了好半天,居然有28800元。陈妈联想起那天送礼人的情形,知道这就是电视上常说的行贿受贿,这就是腐败。她和老伴商量,这钱关系到阮局长的名誉和影响,而阮局长本人却一点也不知道,无论如何也要交给他,让他知道这钱是藏在鱼肚子里的。于是等老头刚过了生日,几个孩子走了,陈妈就带着钱赶到了城里……
  听了保姆陈妈的话,众人都把敬慕的目光投向这个乡下来的保姆,似乎都想从她身上发现一些平时大家一直忽视了的东西。检察官们与阮局长的目光对望了那么一会儿,双方都会心地笑了。当阮局长夫妇和陈妈三人从检察院大门出来的时候,县电视台的记者已把摄像机的镜头对准了他们……
  阮局长受贿的风波并没有就此平息,那位柳副局长私下里又在给阮局长绘声绘色地添写故事的续集,这是后话。据陈妈说,当天阮局长回到家里,在饭桌上对着陈妈流下了感激的热泪,随后他又自己对自己幽了一默,阮局长说:“我这人虽然没有口福,但耳福倒不浅,在临退休前还是听到了这样一桩震动全县的大新闻:阮正清受贿了。陈妈,阮某拜托你了,以后臭鱼还是别扔掉,它从哪儿来,还让它回到哪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