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7期

哭嫁

作者:马丽华




   喜庆的唢呐在凤凰村飞扬,养鸭大户王长茂嫁女儿真是热闹。新娘子王小凤身穿一袭又薄又露的连衣裙,身上首饰闪闪发光,她宠爱的哈叭狗“欢欢”也换上了新衣,戴上了银颈圈。当催上轿的唢呐响起时,王大妈叫小凤快哭,小凤噗哧一笑说:“大喜的日子我为什么要哭?”
  王大妈告诉她,这是规矩,老言古话:“不哭不发,越哭越发,新人不哭,娘家没福。”
  小凤听了不但不哭,还笑着说:“人家哭不出来,也要人家哭,这不是把新娘子当猴耍吗?”
  王大妈见女儿这样任性,不由急了。这哭嫁事关重大,新娘不哭,人家会说她没教养,没良心。王大妈一叠声地埋怨丈夫:“都是你把小凤惯坏了!”
  王长茂颇有大将风度地说:“你急什么?我这个养鸭大王,上万只鸭子都能驯服,还没办法让女儿哭?你去告诉三亲六戚,谁有本事劝小凤哭,我给500元钱红包。”
  重奖之下必有勇夫。第一个自告奋勇劝哭的是小凤的姑姑桂兰。她一走进闺房就对小凤说:“小凤,想到你要出嫁,连我的鼻子都酸酸的。你还记得吗?你5岁那年,你妈第一次带你进城,下车后迷了路,你妈背着你东奔西转,走得上气不接下气,天黑下来,你哇的一声哭起来,你妈眼里流着泪,嘴上却说你别哭……”讲到这里,桂兰都动情地流下了眼泪,可小凤却哈哈大笑地说:“那时我妈真傻,不会找个宾馆住下来?如果是现在更好办,她可以拨110,什么都解决了……”
  桂兰听了哭笑不得。她接着又讲了小凤发高烧,妈妈守了她三天三夜,急得泪水滴进了喂药的碗里;讲了小凤小时候去买酱油,不小心把酱油瓶打破了,妈妈没打她,只说了两句,她哭得好伤心……桂兰讲得口都干了,可小凤依然无动于衷。桂兰困惑不解地问:“小凤,难道你就舍得你爸你妈?怎么就哭不出来?”
  小凤吃吃地笑着说:“我又不是嫁到天涯海角,什么时候想妈,拿起手机就可以跟妈说话,想见面也容易,骑上摩托车,顶多半个钟头就到家了。我这一想,笑都笑不过来,怎么哭得出来哟?”
  桂兰想想小凤说得也有道理,只好“鸣锣收兵”。
   第二个上阵劝哭的是村支书的女儿马淑芬。她是小凤的同学,对小凤最了解,心想五百元钱奖金是三只手指捡田螺———稳拿。
  马淑芬劝哭独辟蹊径。她对小凤来了个现身说教,告诉她自己出嫁时也哭不出来,后来想到那年高考落榜,想投塘要上吊,泪水就涌出来了。小凤又是一阵哈哈大笑,说:“那时候高考落榜,真以为世界末日到了,现在我们不都活得好好的吗?挣钱的路子多的是,条条大路通北京嘛,我还想约你一起出国转几圈呢。老同学,到时我们会笑得像喇叭花,哈哈哈……”马淑芬没把她劝哭,自己反倒被说笑了。
  马淑芬落马。众亲友你看我,我看你,谁都没辙,王大妈更是急得满屋乱转。这时,小凤的舅母海英安慰她:“大姐,你莫急,人非草木,哪能无情?我有样东西,小凤看了非哭不可。”
  海英进了闺房,拿出一个肚兜对小凤说:“这是你妈亲手做的。你看这上面的龙凤绣得多好啊!你妈老了,眼睛不好使,绣着绣着,老把针刺在手指上,把血滴在上面。小凤,你妈真是天底下最好的妈妈哟!”小凤接过肚兜,眼圈有点发红。海英刚觉得有戏,谁知她眼里转而又升起喜悦的火焰。
  这时催亲的唢呐第三次响起,王大妈失望地自言自语:“倒架子,倒架子喔!”突然,隔壁的小宝气吁吁地边跑边喊:“小凤姑姑,欢欢死了,欢欢死了!”小凤急问:“小宝,你说什么?”小宝大口喘着气回答:“你的小狗被摩托车碾死了,出了好多好多血。”小凤“哇”的一声哭了起来,边哭边喊:“我可怜的欢欢……”王大妈听到女儿哭了,激动地喊:“我的好闺女!”王长茂立刻发令:“出亲!”
  这时,鞭炮齐鸣,唢呐大作,亲友们前呼后拥地将小凤送上了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