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5期

奇扇

作者:李聿钟




   民国初年,在临海的一座小城里,有一家古董店。掌柜的姓赵,五十来岁,早年丧妻,没有续弦,独生子名叫赵继宝,二十多岁,娶妻刚一年。他家已经开了几辈子古董店,贵重的古董前几辈儿都出了手,到赵掌柜这辈子,店里只有些明清时代不值钱的东西。这个小城人口不到十万,买古董的人少,生意很不景气。可是赵掌柜迷上了古董这一行,年轻时还拜过师,现在还要子承父业。赵继宝念了六年书,就跟着父亲做这赚不了几个钱的古董生意,一家三口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严霜单打无根草。赵掌柜突然得了急病,肚子疼得直打滚儿。赵继宝请来城里有名的中医诊治,说是得了“滚肠痧”,就是急性阑尾炎。那时候,中医中药治不了这个病,只得等死。
  当时,这个小城里有家洋医院,治阑尾炎是件很容易的事。可是,洋人一心想在中国人身上发横财,有不少人在这家医院虽然治好了病,却落得倾家荡产。可是为了救父亲的命,赵继宝也顾不得许多了,他带着家里仅有的十块现大洋,背着父亲,进了这家洋医院。
  洋大夫用听诊器听了听,用手在肚子上摸了摸,说非开刀动手术不行,再耽误两个钟点儿就活不成了,要价现大洋二百块!赵家一天的进项连本带利最多不过两块现大洋,上哪儿弄那么多的钱!赵继宝跪下哭着求洋大夫:“看在上帝的面上,先交十块,欠下的十天内保准交齐,救我爹一命吧!”
  赵继宝怎么提到“上帝”了呢?因为这个洋大夫的兄弟是天主教神甫,在城里建了个教堂,这洋大夫也常去做礼拜。赵继宝听神甫讲上帝会救苦救难,想用“上帝”来打动洋大夫。可赵继宝还是眼睁睁地看着父亲死在洋人的医院里。
  赵继宝埋葬了父亲不到十天,他的媳妇临产。真是祸不单行,又是难产,需做剖腹产。赵继宝没有那么多钱,再次眼睁睁地看着媳妇和他那没出世的孩子死了!
  赵继宝恨透了洋人,也为中国的医术落后而伤心。他关了古董店,不知去了什么地方。
  一年以后,赵继宝回来了,古董店又开了门。店里的摆设还是原样,只是在通门显眼的墙上挂了一把打开的折扇,扇面上画着“仕女游春图”。画上的杨柳刚刚吐出嫩叶,淡绿色的草地上点缀着红色小花。画中间那两个衣着华丽,年轻美貌的女子,就像活的一样,每人手里提了把没有张开的雨伞。
  这天是个晴天,洋大夫的兄弟———天主教神甫从街上走过,抬眼看见古董店正面墙上挂着那把扇子,就像被勾了魂似的进了古董店,不眨眼地看着那扇面上画的美女。半天才问:“这扇子要多少钱?”赵继宝说:“不卖!”神甫问:“你把它挂在这里,为什么不卖?”赵继宝笑了笑说:“我这个活人站在这里,也卖吗?”神甫又看了好一阵扇面上画的美女,斜了赵继宝一眼才离开了。
  又一天,下着小雨。神甫打着雨伞路过古董店,禁不住又往店里面看。这一看把他惊呆了!他快步进了古董店,擦了擦眼睛仔细看,还是那把扇子,扇面上画的还是“仕女游春图”,只是那两个衣着华丽、年轻美貌的女子,原先提在手里没有张开的伞竟然张开了,用手举在头上遮着蒙蒙细雨。
  神甫看了半天,对赵继宝说:“能不能让我细看一下这把扇子?”赵继宝把扇子摘下来,交给神甫。神甫瞪大了眼睛细看,这把扇子好大,象牙做的扇骨足有三尺长,扇面是白绫,显然年代久远,都发黄了。神甫问:“这是前些日子我看见的那把扇子吗?”赵继宝说:“我只有这一把扇子。”神甫疑惑地问:“那天,扇子上的伞怎么没张开?”赵继宝说:“那天没下雨,今天下雨了。”神甫惊奇地问:“怎么,画上的伞,晴天就闭,雨天就开?”赵继宝说:“是的,这是我家的传家宝。”神甫又问:“天晴了,伞还会闭上?”赵继宝说:“当然喽!要不,怎能叫做‘宝’呢?”神甫又反复把扇子看了几遍,赵继宝笑着说:“你不信?等晴天再来看。”神甫半信半疑地交还扇子,眨巴着蓝眼睛走了。
  第三天,天晴了,神甫一路小跑来到古董店,扇子还挂在原地方,扇面上两个女子手里的伞闭上了,提在手里。神甫又把扇子要来,反复地细看,摇了摇头,吧唧着嘴问:“再下雨,伞还会张开?”赵继宝说:“我说过了,要是不能晴天合伞,雨天张开,怎能叫‘宝’呢?”神甫交还扇子,若有所思地走了。
  又一个雨天,刚落雨点儿,神甫就往古董店跑,进去一看,那两把伞真的又张开了,两个美女把伞举在头上遮着蒙蒙细雨。
  神甫知道中国有许多宝贝,他想这把能变的奇扇一定是件宝,这回就领着他的兄弟———那位洋大夫一起来验看。这个洋大夫比神甫看得更仔细,还特意带来尺子,量了扇子的尺寸,杨柳嫩叶的大小,几朵红花的距离,甚至于扇骨上的几小块斑痕、扇面上一块指甲盖大小的水渍儿也量了,记在一个小本子上。过两天天晴后又来了一回,把这些记录与合伞的折扇一一核对。
  洋大夫核对了半天,那两把伞除了一张一合,并没有发现任何不同的地方,他认定这是世上稀有的宝物。为了进一步确认这扇子的价值,神甫马上写信把这奇扇的事儿告诉给在另一座城市传教的懂得鉴定文物的朋友,请他来帮助鉴定。
  那位朋友接到信,马上赶到这个小城,用显微镜看了这把扇子,认定它确实是稀罕之物。可是这位朋友更鬼,还想亲眼看看下雨天扇面上的伞是怎样打开的,于是他在一个阴天来到古董店坐下不走,等着天下雨。他等了大半天,中午出去吃饭不到十分钟的工夫,雨点儿就落下来了。他连饭也没吃完,就跑回古董店,直奔那扇子,因为下了雨,扇子上两个美女手中的伞自然张开了。
  又一个雨天,神甫的朋友顶着雨来到古董店,坐下来等着天晴了看扇子上的伞如何合上。雨渐渐小了,他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扇子。正在这时,赵继宝的邻居慌慌张张地来叫他:“二叔病得很重,你快去看看!”边说边帮着赵继宝关店门,神甫的朋友只得离去。
  神甫的这位朋友虽然没有亲眼看见扇子上雨伞张合的情景,但从城里一些老人那里了解到赵继宝的古董店是从祖上传下来的,有几件宝贝是不奇怪的。因此他认定这可能是中国哪朝帝王御用的宝扇。
  神甫和他的兄弟听后,下决心不管花多少钱也要把宝扇弄到手。于是他俩来到古董店,笑着对赵继宝说:“我们花高价买这把扇子。”赵继宝说:“这是我的传家宝,不卖!”神甫说:“一千块现大洋,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赵继宝说:“你就是给我一座金山也不卖。”
  神甫和洋大夫不甘心,天天来讨价,价码一直涨到五千块现大洋。赵继宝心想,你那个洋医院和洋教堂从中国人身上榨去的钱岂止五千块?于是坚持不卖。
  神甫兄弟又将价码涨到一万块。赵继宝说:“祖上有训,这是价值万贯的宝物,我就是穷得要饭吃,也不能卖。”
  这天,神甫和他兄弟洋大夫又来了,价码一直涨到三万块,把那个洋医院几年来赚的不义之财全都搭上了。赵继宝看着面前放着的写着三万块现大洋的银票,这才点了点头,烧上一炉香,跪下磕了三个头说:“列祖列宗在上,不孝子孙继宝违背祖上遗训,把宝扇卖了,望祖宗恕罪。”然后才从墙上拿下那把扇子,交给神甫兄弟二人。
  神甫兄弟买了这把扇子,乐得心里开了花,一人轮流挂一天,整天看不够,因为是在晴天买的这把扇子,那两把伞提在美女手里没张开,他俩等着下雨,好看美女张伞。
  没过几天,下起了雨。这天轮到神甫家挂扇子,他赶紧把洋大夫叫来,两双眼睛紧盯着扇子。可是,雨越下越大,伞就是张不开。
  神甫和洋大夫觉得不对劲儿,拿着扇子打着雨伞跑到古董店质问,没想到店门上了锁。他俩心里预感不妙,把门踹开,进去一看,已经是人去店空,只有墙上挂着一把和他们用三万块现大洋买的扇子一模一样的扇子,只是扇面上画的两个美女把伞张开,举在头上遮雨。他俩一下子明白了,刚刚说出“上当了”三个字,就双双气得昏倒在地上。
  原来,赵继宝在埋了媳妇以后,到他父亲的师兄那儿商量报仇办法。在师伯的帮助下,做了两把同样的扇子,又在熏黄了的白绫扇面上画了“仕女游春图”,一把扇子画的是闭着伞,另一把画的是张着伞。其余的景物一模一样。为了不露破绽,还有意在扇骨上做了相同的斑痕,在扇页上做了相同的水渍痕迹。一年后,赵继宝拿着这两把扇子回来,晴天挂闭伞的,雨天挂张伞的。他又和邻居通了气,糊弄了洋人,拿到钱后,就离开了这个小城远走高飞了。
  1948年,这个小城解放后,已经六十来岁的赵继宝也回来了。当初他离开这个小城进了大城市,把银票换成大洋,续了弦,生了一子一女。他用这笔钱供子女读书上医科大学,还留了洋,成了医学博士。他这次带着妻子儿女回来,当天就到市人民政府申请开设医院,为百姓治病,不但收费低廉,遇到特别贫穷的人还免费治疗。直到他去世前,才把这“奇扇”的故事说给儿女们听,要他们恪守医德,救死扶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