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阙,其声即旧《临江仙》也。

庭院深深深几许?
云窗雾阁常扃。[1]
柳梢梅萼渐分明。
春归秣陵树,
人老建康城。[2]

感月吟风多少事,
如今老去无成。
谁怜憔悴更凋零。
试灯无意思,
踏雪没心情。


【注释】:
[1]扃(jiong1):门环、门闩等。在此谓门窗关闭。
[2]人老建康城:一作「人客建安城」;建康,又作「远安」。

【简析】:

  这首词作于建炎三年,即1129年初,是李清照晚期代表作之一。这首词不单是她个人的悲叹,而且道出了成千上万想望恢复中原的人之心情。

  起句直接采用欧阳文忠公《蝶恋花》词首韵「庭院深深深几许」全句,连叠三个「深」字,乃比兴之作。貌写闺情,实蕴国恨。第二句:「云窗雾阁常扃」是用韩文公《华山仙女诗》「云窗雾阁事恍惚,重重翠幕深金屏」,再加强「深」的意境,「常扃」与陶靖节《归去来辞》「门虽设而常关」,同一机杼,孤寂之心,忧愤之情,跃然纸上。词境静穆,不言愁苦,而使人更难为怀。「柳梢梅萼渐分明」一句,写景如画,不设色,淡墨钩线,着一「渐」字,为点睛之笔「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铺叙,合时、合地,境界自成。「春归」,时间概念;「秣陵树」空间概念,意谓南宋偏安建康又一度春光来临了;「人老」,「老」字,时间概念,「建康城」空间概念,痛北人将老死南陲,创造出一悲恸欲绝的境界

  上片造境,下片言情。「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今昔对比,无限感喟。建炎之初,清照抒写了许多语悲意明的政治诗,希望朝廷能以社稷苍生为重,谁知中原恢复大业竟至蹉跎。词人面对着南渡偏安的悲剧,既伤北宋之亡,又痛平生所业尽付东流,百感交集。「谁怜憔悴更雕零」破碎山河无人收拾,词人憔悴瘦损、流落江南。「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以写实结。元宵在北宋是万民同乐的灯节,试灯,乃北宋官民预赏灯节之俗,今则「试灯无意思」;清照初到建康,踏雪登石头城,北望中原,今则大势已去,恢复无望,而金兵日炽,惨酷的现实哪里还有心情去预赏花灯,踏雪寻诗呢。

  南渡以后,清照词风,从清新俊逸,变为苍凉沉郁,这首《临江仙》是她南渡以后的第一首能准确编年的词作。国破家亡,奸人当道,个中愁苦,只能用曲笔婉达。少女时代的清纯,中年时代的忧郁,一化而为老年时期的沉隐悲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