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最后一个西路军

作者:耿 峥




  深入戈壁,征讨马匪,两万将士以生命诠释信仰;
  孤军奋战,卧底魔窟,铮铮男儿用血泪书写忠烈!
  浩气当歌,魂耀后人!
  
  董振堂动员道:“诸位,从我起,誓与高台共存亡!”
  
  1937年元月,西路军西进河西走廊之后的第三个月,形势极端不好。这天,苍凉的戈壁滩上寒风呼啸,零下十几度的气温使沙砾和石块坚硬如铁。千里横亘的祈连山肃穆地立在远方,头顶上银色的雪峰如阴郁的天空抛下素洁的挽带。天空中黑云翻滚,预示着将有一场大雪降临。
  城墙下仍然遗留着一摊摊冻成冰块的血迹和一些未及掩埋的马家军士兵的尸体。这是前几天攻占临泽城时留下的痕迹。
  忽然,西城门传来一阵战马的嘶鸣,一个穿着羊皮袄、扎着武装带的年轻人骑马冲出城门,直往远处奔去。他二十五六年纪,身材魁梧,腰间一边挂着驳壳枪,一边挂着马家军特制的马刀。
  他叫赵宁都,红五军侦察科长。此刻,他要赶往百里外的高台去送信。这是红五军政委黄超写给军长董振堂的信。红五军2800名将士正在董振堂率领下死守高台,应对着几万马家军和民团。信上只有两句话:“高台是打通国际路线的重要通道,切不可失!”
  赵宁都原名赵求富,是个地道的西北汉子。少时家贫,但也读过两年私塾。后投入冯玉祥的西北军,练得一身好武艺,做到董振堂旅的连长。1931年,他随董振堂参加了宁都起义,所在部队改编成红五军团。政治部主任刘伯坚说他名字不好,便替他改成了赵宁都。后来,董振堂调他到身边做特务连长,后又做过主力团团长。长征途中,被调到红五军总部任侦察科长。
  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抵达会宁,与一、二方面军会师。为打通国际路线,获得苏联援助,中央军委决定实施宁夏战役计划。随后,红五军、红三十军、红九军共计二万余人在徐向前、陈昌浩率领下渡过黄河,以期占领河西,打通新疆。
  河西甘肃、青海,是马步芳、马步青兄弟的势力范围。西路军踏上河西走廊后,“二马”立即调集正规军二万五千人,又从青海、凉州、敦煌各县征调民团十二万,对西路军实施反攻和阻击。时近冬季,西路军缺衣少粮,没有弹药与根据地,兵员无法补充,而马家军既有飞机大炮,也有精良的骑兵,故西路军一开始形势就处于被动。此后经四十里铺、永昌等数次血战后,西路军元气大伤。
  1937年元月,董振堂率军攻占高台。“二马”纠集正规军五个旅计二万五千人,民团四万,以马步芳的旅长马元海为总指挥,追赶而至。他们切断了高台与临泽、倪家营子间的联系,围攻高台。董振堂率军在高台与十倍于己的敌军展开数日恶战,渐支撑不住。红五军另两个主力团则随政委黄超驻守临泽。
  黄超无法支援,又不许突围。此前,董振堂派人送信给黄超,说已令人在城西墙挖了一个洞,关键时刻,全军可由此突围。但这个计划将随着这封信的到来成为泡影!
  赵宁都的战马在一望无际的沙砾地上奔驰着。此时,前方传来了清脆的枪声。赵宁都一夹马肚,战马飞快地奔去。这是从打散的民团中缴获的一匹马,在赵宁都精心训练下,已经服服帖帖了。他给它取了个名,叫“闪电”。
  赵宁都远远看见:一处隆起的小山坡上,散放着五架装着粮食和弹药的大马车,几匹骡马已倒在血泊中,其余的惊恐又顺从地趴在地上。一辆大马车已经被狂奔的骡马掀翻,车上的面粉、服装散落一地。山坡上,隐隐可见一名穿着马家军军服的人正朝山下射击。山坡下,二十多名服装不一的人正在马上,借着沙包与小山坡上的人对峙。山坡上下,横躺着不少死尸。
  一定是从祈连山上下来的土匪截住了马家军的一小支运输队。赵宁都想,若救下这个马家军,取得他的信任,说不定混进敌营就容易多了!再说,土匪解决了那个马家军,也会来追杀他这个假扮的民团的,免不了一战,不如拔刀相助。于是,他拔出身上的驳壳枪,一夹马肚,冲了上去,举枪射击。
  那群土匪猝不及防,有四个被他打中,从马上栽了下来,其余的赶紧掉转枪口,朝向赵宁都。赵宁都冲到他们面前,拔出马刀,左劈右砍。土匪像被激怒的豹子围住了赵宁都。一阵寒光之中,血肉横飞,又有几名土匪被砍落马下。那被围攻的马家军也大喝着跨上马,挥动马刀,狂呼着冲了下来。措手不及的土匪被砍倒两个。其余的土匪见情形不妙,发出一声呼哨,打马往祈连山中奔去。
  “兄弟!你是哪一部分的?”那马家军三十多岁,身材魁梧,方嘴阔脸,狮子鼻孔,皮肤粗糙黝黑,脸上挂一部大胡子。眼睛不大,但炯炯有神,说话时,露出一口的黄牙。从服装和气质上看,应该是个马家军的军官。
  “卑职马占龙,是永昌民团骑兵五中队副中队长。奉命随韩起功长官行动,在一条山附近被红军打散,全中队剩下我一个,正要往高台去寻找我军主力。”赵宁都用事先编好的话作答,语气谦卑。
  赵宁都原本就是永昌县人,永昌县有一支民团曾被红五军击溃,几乎全军覆没,有一个中队副就叫马占龙。
  “嗯。一个民团中队副,倒有几分本事!你救了我的命,我也不会亏待你。你就跟着我吧,我叫马海。马步青长官麾下骑兵第二旅韩起禄旅三六五四团营副,奉命押运粮草,遇上土匪,幸亏你救了我!”马海打量着赵宁都,带着几分豪气道。
  赵宁都“受宠若惊”:“卑职只是小小民团,没见过世面,但消灭红军的心是有的。多谢马长官栽培!”
  马海露出大黄牙笑了,上前拍拍赵宁都的肩:“放心好了,我走南闯北多年,看本事论英雄,我会保举你的!”说着,便令赵宁都和他一道抓住没跑掉的几匹骡马,套上车,将几名重伤的马家军士兵驮上,连同军需品一道驾着往前走。
  两个人驾五辆大车,速度自然慢,折腾到黄昏,才走了十多里路,遇上驻扎在此的马彪部一个团,得了几个帮手,才连夜赶到了高台城下围攻红五军的马海所在的营部。
  马海对营长说了路上的事,并介绍了赵宁都。营长令赵宁都先随着马海,等攻下高台后,再行安排。
  
  当晚,马家军决定对高台发起一次总攻。一阵排炮过后,马家军蜂拥冲向高台城。
  高台城是河西走廊重镇,地势平坦,城墙高三丈,周长五里,有东西南三座城门。门上有城楼。城内东街有天主教堂,建筑宏伟,董振堂的指挥部便设在那里面。
  守城的红五军将士在城墙上与马家军激战。见自己的士兵一个个被砍下城墙来,马海咒骂着提架机关枪往城墙上拼命扫射,又令民团在前,正规军在后,一齐往城墙下冲。
  赵宁都下了马,和士兵们一道往前冲。冲到城墙下,他一扬手,将早已准备好的手榴弹朝城墙上扔去。这是颗不会爆炸的手榴弹,给董振堂的信就塞在里面。赵宁都知道,缺少弹药的红军必会捡起这颗手榴弹,取出火药,这样他们就会看见塞在木柄里的信了。但潜意识里,他希望这封信不被捡到。这样,黄超的命令就失效了。
  一排爬上城墙的马家军又被红五军用石头打了下来。马家军阵营里吹起了收兵之号。赵宁都赶紧背起一个伤兵撤了回来。
  信还是被一个红军连长发现了,他赶紧交给董振堂。
  董振堂读了信,唤来特务连长吕勉,令他带人将城墙下打好的通道堵上,又召集营以上干部开会,宣读了黄超的信,动员道:“诸位,从我起,誓与高台共存亡!”
  
  第二天晚上,马家军再次对高台发动总攻。赵宁都本应赶回临泽复命去的,但当数十门大炮发出震天撼地的轰鸣时,他犹豫了。董振堂军长与二千多将士的命运令他揪心。高台马上有一场恶战,他哪有心思回去复命?混在马家军里冲进高台,借机保护董振堂军长,比什么都重要!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