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陈州四王

作者:孙方友




  马老大
  
  马老大,小名帅娃,陈州北关人,因他排行老大,众人便称他马老大。又因为他是陈州一带著名石匠,又被人称为大马师、石匠王。
  大马师幼年家境贫寒,在私塾读书不到三年便停学回家。求学期间,对雕刻绘画有特殊爱好。城北关太昊陵,是方圆百里的香火圣地,庙中五彩缤纷的壁画,栩栩如生的塑像,美丽动人的浮雕,陵庙内外的众多碑碣,均令他喜爱非常,临摹写画,流连忘返,从此便有心做一名能刻会画的石匠。
  十七岁时,他离家出走,到豫西山中,拜师学艺于王石匠。从此,跟师傅一道,到处给人雕刻石碑,修盖牌坊。对师傅如何用凿,怎样使刀,皆细心琢磨和领会。学徒不到一年,就掌握了师傅雕刻的全部本领,而且还有所创新。他不但擅长刻龙凤碑、石狮子,而且又会刻真草隶篆等各种书体。出师后,为博采众长,他先后又在渑池、陕县、洛宁、栾川、西安等地做过石刻工,凡他镌刻的龙、凤、狮子均刀法独特,做工精细,造型新奇;不论丈余之大,盈尺之小,皆雌雄分明,姿态各异。蹲站卧行莫不栩栩如生,张牙舞爪之状让人望而生畏。据传他为陕县一大户人家雕刻的大小石狮子,个个生动活泼,大狮子口中所衔石珠能自动滚入小狮子口中,堪称石雕行中的一绝。
  三十岁那年,马老大带着精湛的雕刻技艺,回到了陈州,在北关开了一个“马氏雕局”。他从豫西一带运回石头,根据石坯的形状进行雕刻。雕成石狮、石碑什么的,卖现货。但大多数时候是外出接活,或建贞节牌坊,或修庙塑神。大马师技术高,要价也高。但由于他活好名气大,相请的人仍是络绎不绝。
  因为陈州距皖地较近,大马师就常去皖地接活。有一次接了个大活,竟好几年未回家。那一次他还去了歙州,观看不少名牌坊,大长了见识,技艺也更加高超。
  马老大五十岁那一年,已徒弟成群。一般没重大活计,他已不亲自动手,只当场外指导。也就在这一年,周家口有一位富商发了大财,扩了旧宅之后,又建造了一座花园。那花园四面围石廊,石廊由花雕组成。每四尺远有一柱,柱有圆有方。富商原在江南做生意,很喜欢江南建筑风格,便要求在柱头上雕刻石狮石虎石猴等石像。每种十个,正好五十,合他的五十大寿。而且要求动物形态各异,一物一个样,不得重复。此活儿十分刁钻,刁钻处是小。因石雕活计,不易太大,也不易太小,最好做的是中号活儿。尤其是柱头雕刻,是原来石匠留下的活茬儿,有的方方一块,有的圆圆一筒,均不同于平常雕刻。平常雕刻多是根据原石的形态而定,是大雕大,是小雕小,似狮雕狮,似虎雕虎。可以说,下刀之前已胸有成竹,而且据形而雕,工夫早已省下。而现在,那柱头大如碗口,小如寿桃,没形没样,用这种石料制小品,几乎等于螺蛳壳里做道场,难度大不说,又不可有半点差错。因为石墙已砌成,石柱已安死,没了再生的机会,所以,虽然那富商给价很高,颍河两岸的石匠均不敢承接。那富商耳闻陈州大马师技艺高超,便请一个中人到马氏雕局,先付下重重的定金,聘请马老大去接活儿。那时马老大刚带徒弟从亳州回来,半路上就听说了这件事。有心想去揽活,又怕丢了身份,现在人家慕名相请,正中下怀,当即就随那中人去了周家口。
  马老大带几个徒弟到了周家口后,先见了那富商。那富商很客气,先陪马老大吃了饭,然后就直言不讳地说:“马师傅,丑话先说不为丑。为保证能达到我满意,工程要分两次来完成。也就是说,你先干一半,如果过了我的眼,再干下一半,你意下如何?”马老大一听这话,觉得这富商有点儿小瞧自己。他想拍案而起,拂袖而去,只是那火气没到胸口便自己压了下去。心想你不相信我的手艺,我一定要给你做个样子看看,也好借机再扬我的名声。心思一顺,便拱手道:“客随主便,那好吧!”言毕,就带徒弟去了后花园。他先围着那石廊转了一周,看了地形,见南墙一面靠大街,便对那富商的管家说:“我们先干南边的吧!”管家说:“主人安排两边都是雕五虎五狮五猴五象五鹿,一组五个动物,一半是五组,五五二十五,正好一半。”马老大不解地问:“不是说虎、狮、猴、象四物吗?怎么又多了个鹿?”那管家说:“我家主人说,多鹿加鹿钱,这个你放心!不过,时间也是定了的,一个月,你看如何?”马老大想了想说:“一个月太长,二十几个小雕,二十五天也就差不多了!”说完,就命徒弟们拉苇席,将南墙全部封闭起来。他对那管家说:“这二十五天里,你们不许过来观看!这是我们的规矩。也就是说,我们这行只让人看成品,不让人看过程。”
  工棚搭好之后,马老大当天下午就进入了封闭式劳作。对这种险活,他自然不敢马虎。他只让大徒弟跟着打下手,每一雕都极其小心。为赶工时,他一天三顿吃住在工棚里。二十多天下来,工程做完,马老大也瘦了一圈儿。他让徒弟们去掉苇席,请来主人验工。那富商一看雕成的二十五只小动物,小巧可爱,姿态各异,宛若活物,便禁不住失声喝彩。接着就命人摆下盛宴,慰劳马老大。
  酒过三巡,那富商对马老大说:“马师傅果真是名不虚传,技术精湛得无与伦比,怪小弟有眼无珠,得罪了!还望马师傅海涵!再费些时日,将北面的那活儿做了如何?”不想马老大长叹一声,望了那富商一眼道:“因近期耗力过盛,急需休养一段时日,抱歉了!”那富商一听,以为马老大是借机要挟涨工钱,忙说愿再加工钱。马老大看了看那富商,笑了笑说:“雕刻如绘画,讲究一气呵成!这南北一分,断了那口气,怕是再雕也难以神似了!”言毕,不顾那富商再三恳求,毅然告辞,回了陈州。
  这以后,那富商曾几次派人相请,均被马老大婉拒。万般无奈,那富商只好又请了外地高手。但请来的高手一看到马老大的雕作,心先是怯了,自愧不如,不敢签约。
  消息传到马老大耳中,马老大颇有些得意,放言说若能有人接此活,自己愿拜他为师。
  不料,事情过了半年之久,有一天,那富商突然派人来请马老大,说是自家后花园北墙的二十五根石柱柱头已经被人雕成,特请马师傅前去观赏。马老大开初不信,以为是那富商有意戏耍他,就先派大徒弟前去侦探。不料大徒弟回来说事情一点儿不假,那剩下的石柱果真被人雕了,而且雕得还可以。这下马老大就变了脸色,很重地望了大徒弟一眼,什么话也没说,带着另几个徒弟急忙去了周家口。到那富商家的后花园一瞧,果真如大徒弟所言,那北墙剩下的二十五根石柱柱头不但被人雕了,而且全是母子雕。这就是说,人家不但在小小的柱头上雕成了二十五只小动物,而且在每个小动物身旁又多雕了一个更小的动物,个个如核桃般大小,却形态各异,顽皮可爱,或挠腮,或吃奶,或鸣叫,大有呼之欲出之感。这样一来,也一下使得马老大雕成的那二十五只动物有了性别,全成了“公雕”。南北遥相呼应,浑然成为一体,使整个雕群一下上了档次。马老大越看眼睛瞪得越大,脸色也越变越白,最后禁不住失声叫好。他万分服气地对众徒弟说:“看人家这刀法,这技巧,这想象,这造型,不但能以假乱真,而且全有了感情色彩!这真是天外有天啊!”言毕,急忙央求那富商快请高人出来相见,并说自己要当面拜他为师!那富商望了马老大一眼,很尊重地说:“我原以为马师傅会故意贬低人家,不想师傅竟如此真诚,让我佩服!实不相瞒,那高人是一个老道人,已年过七旬,完成这等雕品只用了三天时间。令人遗憾的是,那道人雕成之后,就不知了去向,也没要工钱,只要我转给您老人家这个!”说完,便让管家取出了一张黄表纸,双手呈给了马老大。马老大展纸一看,只见上面是用蝇头小楷写下的几句打油诗:
  石匠贵,石匠贵,石匠手中出宝贝。
  能雕官,能雕民,能雕魔鬼能雕神。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