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6期

乱世迷情

作者:管新生




  第一章 夜半神秘客
  
  故事是从犹太人卡德里先生走下船舷,步出公和祥码头开始的。时间是晚上8点37分,这是1941年的一个寒冷冬夜。他似乎是最后一位来到中国上海的欧洲犹太难民。
  
  公和祥码头边的一家小酒店。
  临窗一隅的座位上,端坐着一位四十岁左右的汉子,温文尔雅地在举杯独饮,他那冷漠而警觉的目光时不时地瞥向窗外蒙眬的码头。
  不知什么时候,从小酒店门口闪进来了一个头戴礼帽短打装束的黑衣人,脚步轻捷地来到了他的身边,俯身耳语般道:“酒井大尉,从大连来的船已经抵达码头,乘客们马上就要下船了。”
  酒井的脸上连一丝表情的变化也没有,像没听见似的举起酒杯浅浅地呷了一口,嘴唇轻轻地嚅动了一下:“告诉宪兵队特高课的弟兄们,让他们把眼睛睁得更大一些,绝对不能放过从船上下来的任何可疑人物!”
  他的目光闪动了一下:“在小酒店外面的马路上留三五个弟兄,等我的信号行动——你可以去干自己的工作了。”
  “哈依。”黑衣人低低应了一声,悄无声息地从酒井的身边消失了。
  酒井重又端起酒杯,慢慢地凑向唇边。
  公和祥码头突然热闹起来,下了船的人影一大团一大团地从小酒店门前的马路上飘浮过去。霎时间,到处都是脚步声、拖行李声和叽里呱啦的话语声。
  也不知过了多久,一切才逐渐归于寂静。
  酒井仍在不紧不慢地低酌浅饮。
  冷不丁之间,他的目光凝固在两个刚从码头里出来的人影身上。
  那是两个高高大大的白种人。一个西装革履,提着一只精致而小巧的皮箱,另一个却是衣衫不整、面黄肌瘦,寸步不落地紧随在“西装革履”的身后。
  当他们刚刚走过小酒店的时候,酒井的身影已经出现在了小酒店的门口。随着酒井的一个手势,三五条黑影仿佛一下子从地下冒了出来似的,若即若离地尾随了上去。
  才行得七八步,那“西装革履”突然站住了,将手向马路对面一指,对同伴道:“卡德里先生,你好像到家了。”
  卡德里抬起头来,这才看到对面马路边上有一小木屋兀立着,在摇曳的灯光下有一行用中文和希伯来语分别拼写的大字:“援助欧洲来沪犹太难民委员会”(简称“CFA”)和五个小字:“第一接待组”。
  一抹欣喜的笑容掠上了卡德里的颜面,他情不自禁地喃喃自语道:“是的,我是好像到家了——整整三个月,整整六千英里长途跋涉啊!意大利的宣战,地中海通道的封闭,穿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到满洲里,坐火车从哈尔滨到大连,再乘船到上海,啊……”
  卡德里几乎要喜极而泣,可是那位“西装革履”却冷冷地打断了他:“我似乎应该提醒你一下,你在我的账单上留下了150美元的欠款;另外,我的钱袋里还有十分好看十分耐用的两万美元在向你频频招手——只要你找到三年前来上海的那位帕格尔先生……”
  卡德里脸上的所有表情都被一种恭顺谨慎的态度渐渐取代了:“是的,尊敬的鲍尔曼先生,我决不会轻易地就忘记你我在船上达成的交易,而且你的赏金又是如此的可观……”
  鲍尔曼矜持地点了一下头:“我一定会来找你的。希望再次见面的时候,你能告诉我有关帕格尔——这个可恶的犹太佬的下落!”
  说着,他看也没看卡德里向他伸过来准备握别的手,径自向前走了。
  卡德里似乎有些自惭形秽地苦笑了一声,发了一会儿愣,这才向马路对面的小木屋慢慢移动脚步。
  酒井大尉看着消失在小木屋门后的卡德里的背影,不觉轻轻摇了一下头:“犹太难民!”他对那些犹太人从来就没有太大的兴趣。眼下能引起他关注的,倒是那位气度不凡的绅士般的鲍尔曼。
  灯影下,随着他慢慢摇动的手势,几团黑影紧紧尾追着鲍尔曼而去……
  
  小木屋里。
  卡德里一进门,迎面撞上的便是两张笑吟吟的中国人的脸。那是一个魁伟的小伙子和一位漂亮的小姐。
  小伙子接过了他递上的由“满洲帝国政府”发放的“登陆许可证”,只扫了一眼,便一把紧紧地握住了他的手:“卡德里先生,欢迎你来到上海!一路辛苦了!”
  卡德里的心口一热,竟然答不上话来。
  小伙子向姑娘看了一眼,笑了:“认识一下,我叫姜泰山,是这儿的负责人。她是袁月亮小姐,我的助手。”
  袁月亮也向他闪露了一个十分温馨的笑靥:“卡德里先生,你有什么要求和想法都可以告诉我们,我们一定会尽量为你安排,满足你的要求的。”
  卡德里被这一番热忱的话语给激动得连连点头,好久才松开了姜泰山的手,在自己的口袋里摸索起来:“如果,如果我要找一个两年前来到上海的犹太姑娘,不知你们是不是可以帮助我?”
  姜泰山和袁月亮互相对看了一眼,似乎面有难色:“来上海的犹太人太多了,这个好像……不过,我们一定会设法通过各种渠道为你去打听的。”
  话音未落,卡德里已经将一张照片递了过来:“这就是我想找的人,她叫梅兰达……”
  “哦,原来是这样一位可爱的大美人!”姜泰山接过照片,大声叫了起来,“你不远万里来到上海,为的就是找她吧?看起来你们中间一定有一个十分美丽的故事!”
  卡德里的心里霎时间涌满了幸福:“是的,我们在一起度过了孩提时代和少年时代,我们彼此都很喜欢和对方在一起……可是……”他的声音渐渐低沉了下去,脸上一闪即逝的光芒已被巨大的悲哀淹没了,“可是两年前,我们被迫分开了——我们两家绕道意大利出海逃亡,不幸途中被盖世太保抓了回去,关进了集中营,只有梅兰达侥幸逃脱,后来才听说她历尽千辛万苦来到了中国上海……”
  姜泰山不无同情地叹了一口气:“卡德里先生,我很希望为你的悲惨故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如果我没有认错人的话,你要找的这位小姐我不但知道她的下落,而且我们还彼此认识……”
  “什么?”卡德里几乎不敢相信地惊呼出声,“你认识梅兰达?”
  姜泰山笑了:“梅兰达工作的地方离这儿不远,她就在百老汇路上一家犹太人开的‘地中海咖啡酒吧’当招待,对了,她现在一定还没有下班,酒吧常常要开到夜半时分。”
  卡德里转身便向门外走:“麻烦你们带我去好不好?”
  袁月亮当即喊住了他:“请你先办好有关的手续——不然的话,你会遇上麻烦的!”
  卡德里这才老大不情愿地回到了办公桌旁,开始填写起那些表格来。
  填着填着,他忽然又抬起了头:“姜先生,你刚才说那家‘地中海咖啡酒吧’是犹太人开的,你能不能告诉我它的老板是谁——也许我也认识他呢。”
  姜泰山点了点头:“帕格尔先生。”
  “啪”的一声,卡德里手里的笔落到了地上。帕格尔?卡德里完完全全地呆住了。他张大了嘴巴似乎想喊些什么,然而却偏偏连一个字也吐不出来。谁也不会知道,此刻在他脑海里轰响着的却是另一个人的名字:鲍尔曼!还有一大把闪闪发光的钞票——两万美元!
  可惜卡德里并不知道,此时此刻的鲍尔曼正一步一步地走向了酒井大尉为他设下的陷阱中去了……
  
  鲍尔曼撇下了卡德里之后,行不上十数步,第六感觉便清晰地告诉他,身后出现了“尾巴”。
  一丝冷笑掠过他的唇边。
  鲍尔曼绝对不是初涉江湖的雏儿,他很清楚自己该怎么做。所以他不但没有回头,而且连脚步都没有半点儿迟疑,依然是那么潇洒自如地向前迈去。
  一切都很正常,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辆黄包车“叮叮当当”地迎面而来,鲍尔曼举手拦下,抬腿跳上去道:“去火车站!快!”
  当黄包车车夫将两个轮子蹬得飞快的时候,鲍尔曼悄然地回了一下头,顿时只觉心里一沉:一辆黑色的小轿车不紧不慢地跟在了身后!他当即明白,看来自己是很难甩掉这“尾巴”了。
  黄包车在夜晚的马路上蹬得飞快。
  鲍尔曼突然开了口,他的话音里充满了不安和惊惶:“车老板,我遇上麻烦了,不能直接去火车站——你能不能帮我想个办法摆脱后面那辆跟踪的小轿车?求求你了!”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