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采到灵芝的那条路等

作者:张春波等




  采到灵芝的那条路
  
  “这座山上,真的还有灵芝吗?”我狐疑道。
  “当然有,还不少呢。”朋友肯定地回答。
  “哦?那我爬了多少次山了,怎么连灵芝的影子也没有见到?”
  “嗯……你走的,是哪一条路?”
  “哪一条路?要上这座山,不就只有南面一条路吗?”
  “呵呵,还有其他路的,你跟我走吧。”
  我们便从山后出发,沿着一条羊肠小道上山了。那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啊:有的地方多少还有点路的痕迹,大多数路段就需要拨开甚至用砍刀砍开密织的灌木丛和长草才能通过;有的地方依稀有几个台阶,更多的地方则只有几块突出的山石或是树根;有的地方勉强可直立行走,大部分路则需要手足并用,像动物一样爬行。不大一会儿,我就汗出如浆、浑身湿透了。
  不小心又摔了一跤。索性坐在地上不起来了。一边恨恨地骂朋友:“你带的是什么路呀?这是人走的吗?”
  朋友忽然用手一指:“看,那不是灵芝吗?”
  顺着他指的方向一看,果然,不远处的树根上有一棵灵芝,像一把鲜红的小扇子一样,漂亮极了!
  顿时忘了累,三攀两爬蹿过去,把灵芝采下来,开心得不得了。
  朋友笑道:“现在,你不怪我带你走这条路了吧?山前那条路,走的人太多了,有什么好东西早让人弄走了。山后这条路,少有人走,才能发现灵芝。怕吃苦、总是跟在别人后面、不敢走出新路的人,是采不到灵芝的。”
  (兆冉/荐徐静/文)
  
  贫穷的外套
  
  农夫回家时,发现屋里有个衣不蔽体的陌生人。“嘿,”他大声喊,“这是我的家,你赶紧离开!”“尊敬的先生,”陌生人回答,“从今天起,这儿也将是我的家了。您怎么可以把我赶走呢?”农夫奇怪地问:“我以前怎么没见过你,你到底是谁?”
  “我是‘贫穷’啊!您最近是不是总觉得入不敷出、捉襟见肘?昨天为了买那顶新帽子,您不是还卖掉了一把斧头吗?这就说明我要在这儿住上一段时间了。”
  听说贫穷要常住下来,农夫很苦恼:“这家伙赤身裸体,亲戚和邻居们一看就知道贫穷住在我家里,这可太丢人了。我得想个法儿把这个混蛋打发走。”但他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一个好主意。最后,他决定给贫穷做一件外套,他想:“如果我把他装扮起来,或许能瞒过周围的人。”
  于是,农夫量好贫穷的尺寸,拿到镇上的裁缝店去,让师傅按这个尺寸做一件华丽的外套,为了买衣料和付手工费,农夫不得不卖掉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但他咬咬牙,心想:“花多少钱也比被别人笑话强。”
  新衣服终于做好了,农夫迫不及待地让贫穷穿上。“实在对不起,”贫穷微笑着说,“这件衣服不合身,我穿不进去。”“这个骗人的裁缝!”农夫气急败坏地说,“我付了那么多钱,他竟敢把衣服做小了。”
  “不要责怪裁缝,这不是他的错。”贫穷解释说,“当你花钱来掩饰我的时候,我变得更大了。”
  当我们想极力掩饰自己的错误时,那错误变得更大了。
  (希冀/荐王悦/文)
  
  伞兵故事
  
  有位退役老兵,有段不甚“光彩”的历史。他曾是位空军伞兵,训练了半年,上机试跳时,面对机下万丈深渊,他一屁股坐在机舱里,脸色蜡黄。
  飞机降落后,他就知道伞兵的历史终止了,因为一个存在高空畏惧心理的人,是不适合当伞兵的。果然,他被调到了空军后勤部队。
  老兵转业后,分配到了一家工厂,他有一种“特异功能”,能迅速地整理好杂乱的绳子,你根本无法看清他是如何从一堆乱七八糟的绳子里,轻易地理出绳头和绳尾。
  老兵说,关于理绳子,他在空军部队时,训练了上万次。
  当年,他理的当然不是粗绳,而是伞绳。他说,当年教练故意把伞绳、伞面搞乱,让他们在十秒钟的时间内整理好。然后教练会来检查,每检查一个,他就会拍拍战士的肩:“你活了!”或者说:“你牺牲了。”
  老兵对过去有一点失落,虽然,他当不了伞兵,但是,失败的空军生涯却教会了他理绳子的绝技。这也许就是生活在另一个侧面给人的馈赠。
  (张有军/荐陆勇强/文)
  
  山上见
  
  那年初中毕业后,我考上了高中,但家里没钱送我上学,不得不回家跟父母一块儿干农活。
  秋收时节,有个城里人来到村里,和村干部一块挨家挨户发动我们收了稻谷后,一律在田里种油菜和绿肥,并愿意每亩补贴30元钱。种一亩田白白多得30元钱,谁不愿意呀!可是城里人为什么要白白给我们钱呢?大家都不相信有这种好事。
  为了打消村民的疑虑,城里人每亩田先预付20元钱,又弄来油菜和绿肥的种子,免费分发给村民。村民们一下子热情高涨,纷纷种起油菜和绿肥来。城里人在田野上划了道道,指挥村民种植,哪里种油菜,哪里种绿肥,非常严格。种完后,他就走了。
  这个城里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们绞尽脑汁也无法替他找到一条理由。油菜花黄了,一批又一批人来我们村里观光,观光的人不但在田野里穿梭游玩,他们还爬上高高的山峰。那些人为什么要爬到高山上去看呢?我和父亲好奇地跟在人群后面,也爬上高高的山峰。山顶上不知什么时候装了几部望远镜,镜头正对着山下的田野,每个游客看5分钟,收10元。
  那个城里人也在山顶上,他以前在我家里吃过饭,还认得我们父子俩。他问我们想不想看,父亲说:“想,可我们没钱。”城里人说:“让你们免费看一次。”
  我和父亲把眼睛贴到望远镜上,一下子惊呆了。我们看到的哪里是田野,分明是一幅巨大无比的图画,金黄的油菜花,碧绿的草地,和房屋树木一起,装点成美丽的山水画,构图巧妙,色彩艳丽。更妙的是,画面下方还有一行字:“无限风光在田野!”父亲情不自禁地赞叹说:“原来我们的田可以种得这么好看啊!”
  下山后,父亲在油菜花里边走边说:“娃,明天我送你去读高中,今天我才明白,站得高,才能看见好风景啊!就是砸锅卖铁,我也要让你往高处走。”
  (希冀/荐张春波/文)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