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父亲买书

作者:刘 成




  父亲斗大的字不识一升,却文绉绉地逛过一回书店,买过一回书。
  时间久远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温饱已经不成问题,即使在青黄不接的四五月份,粮仓里依旧满满实实的。眼看夏麦收获在望,父亲第一次挑了一担陈粮,到集镇上去卖。
  卖完粮,父亲乐呵呵地点数着钞票,笑容像绽放的菊花,嘴里不住地念叨:“龟儿子,这日子比过去巴适多了。”
  父亲带着我慢慢悠悠地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逛,眼睛不住地往街两边的商店扫描,我知道父亲想买点什么。走过肉铺,走过酒坊,走过食店……最后,父亲在书店门外停下了脚步:“你哥快毕业了,给他买本书去。”
  那时大哥的成绩挺好,年年都要捧回一张三好学生的奖状,每次父亲都要找来铁锤钉子,爬上木梯,把奖状端端正正地钉到堂屋墙壁的正中央。
  不知怎么的,父亲走进书店里,脚步迈得轻了,说话的腔调柔了,连敞开的胸襟也早已经扣好衣扣。他认认真真地打量着书柜里的书,我一看,父亲看的是连环画之类的,于是悄悄拉了拉他的衣襟,小声地告诉他:“爸,这是小人书,上课时老师是不让看的。”那时我正读小学一年级,也正是喜欢看小人书的年龄。
  一听说这类书老师不让看,父亲赶快走开了。父亲来到另一个书柜前又停了下来,他看见一个带着眼镜的人正翻看着一本厚厚的书,顿时流露出惊喜和羡慕的神情来。他凑近那人身边,反反复复地打量了好一会,幸亏那人看得很专注,否则会被父亲的样子吓一跳的。隔了一会儿,父亲才小心翼翼地问那人:“这书……好吗?”
  那人轻轻一笑,头也不抬地回答道:“这是高考资料,很好的。”
  “高考资料?”父亲有些不明白。
  “对,考大学用的书。”那人解释道。
  父亲两眼一下子放出光彩来了,因为“大学”二字父亲是明白的,他已经下定决心要买下这本书了。
  “大妹子……”父亲赶快换了口吻,“同志!”
  正在忙碌的女营业员这才注意到了父亲,父亲指着眼镜手里的书对她讲:“我买这本书。”女营业员没说话,转身从书架上取出一本递给父亲。父亲接过来翻来翻去地看,还靠近眼镜和他手里的书比对了一番,确信完全相同之后,才摸出钱来,问翻着白眼的营业员:“同志,需要好多钱噻?”
  “八角五分。”
  父亲递过一张十元钱的钞票,营业员找回了一大把零钞,正要转身走开,不防父亲又开了口:“同志,还有考大学的书吗?”
  营业员有些不耐烦了:“还有——你要好多嘛?”
  “再买两本嘛,要不相同的哟!”父亲生怕营业员生气,赶紧付过钱,接过两本书,拉着我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回家的路上,父亲得意地对我讲,你哥考上大学之后,这书就归你了。
  等到父亲高兴地把书送到大哥手里的时候,却不料大哥眉头紧锁。
  “这是高中的物理、化学、生物书,我怎么看得懂嘛!”
  “看不懂你没嘴啊?你不好去问老师吗!”
  “我现在是小学毕业考初中,你买的是考大学的书啊!”
  “这书能考大学,咋就不能考初中噢?”
  大哥见说不过父亲,只好把书收起来:“好哟,等以后再看吧。”
  那几本书一直被大哥藏在衣柜里。三年后,他初中毕业以全镇第一的分数考上了一所省重点中专,成为全村第一个走向都市的读书人,当时轰动了四方乡邻。又过了若干年,我上高中了,却选择了文科,父亲买的书依旧没派上用场。
  如今,父亲买的那几本书还藏在老家的衣柜里,面皮灰黄,从来没有人翻读过。从来没有读过的书,在我们兄弟俩心里的分量却很重很重。
  常常想起父亲买书的故事,和他买书时目不识丁的苦楚。那几本一直藏着的书,其实是父亲从前一直藏着的希望!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