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作者:李朝敬




  魏书生老师把自己比作船夫,每送一届学生都好比驾船从河的这边送到那边,话很朴实,也很睿智。的确,教师这一职业其实就是帮助学生探寻人生成功彼岸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之岸。
  我教了十多年书,已送走了八届毕业生,对岸的认识也渐行渐深。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同事中的前辈戏谑道,“又一个上套了”。所谓“上套”,在我们鲁西是指小牛小马刚系上笼头,开始出力学习农活,十分形象。送完一届毕业生,前辈又如释重负地说:“卸套了,总算可以松口气了。”那时的我,也就认同了“上套”“卸套”之说。现在想来,那时虽然劳累辛苦,但大多是简单的重复,就职业角色认同而言,我更多的是把教学当作谋生的手段而已。
  送走了几届学生后,我发现自己有了变化,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发展,教学感悟越来越多,自己渐渐爱上了这项工作,并愿意为之付出心血和汗水。当我看到学生的微笑,心中往往涌起莫名的感动。他们的认同让我感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是多么重大,他们的单纯率真让我感到自己心灵的青春润泽,他们的幸福和愉悦让我感到无比的快乐和幸福,感觉到爱与被爱的纯真的幸福。
  罗萨的小说《河的第三岸》,说的是主人公驾着一叶舟在河上漂流了许多年,谁也不知道他为何如此,也无人知晓他要如何,只是好像在寻求什么,可又未必真的是寻找什么。过去我看不明白,经历了多年的摆渡以后,我似乎有些明白了:他是在寻找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河的第三岸——精神彼岸!明白了这一点,我好像一觉醒来似的,一下子豁然贯通,顿时令人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子曰:“三十而立。”以前我一直以为人到三十岁应该成就一番大事业。现在看来,事业没有大小高低,贵贱之分,热爱本职,在工作中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爱与被爱,追寻人生的快乐和幸福,达到精神的升华,也就“立”在其中了。
  那就做一个船夫吧,摆渡,摆渡,平凡但快乐地工作。不再是简单地为了生存,也不再是简单地付出,而是自然地生活,让摆渡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顾水天相接,一心向着第三条岸。为了生命之旅的充实,我不再犹豫。向前,向前,奋力向前,追寻自己的人生之岸。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