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班主任兵法2.实战篇

作者:万 玮




  周记是一个“利器”
  
  下午的外教课Dan居然没有来上,到处找都找不到。后来打电话给他,他竟然说忘了!看来外籍教师比中国人忘性还大,下个学期无论如何得对他们加强管理。
  上周五放学时我布置的最主要的一项作业是让同学写日记。一个月的生活说短也短,说长也长,就如同四年初中生活说长也长、说短也短一样。我预想到学生在这一个月的生活中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有些问题我能预料到,有些则很可能是意料之外的。学生也许刚开始时有股冲劲,但是几天一过,一部分人很可能旧态复萌。让学生写日记是我以前当班主任坚持采用的一种的方式,只不过,那时不是日记,而是周记。
  许多班主任对学生周记的处理方法就是检查一下有没有写,看一下内容,然后打一个日期,再发还学生下一周接着写。这样的周记有时会变成例行公事。我不是这样做的。小小的周记本,其实有大文章可做。世界上的事情最怕的就是“认真”二字。任何事,认真做与不认真做效果绝对不一样。星期五下午学生回家前,我会布置一个周记的主题,比如说,三月,我就布置学生写一篇与春天有关的文章。如果有学生不愿意写这个主题,也可以自定主题,只要觉得有话可说就行了。本来我也尝试过不规定题目,让学生自己写,给他们更大的发挥空间,但是有一部分学生不习惯,非要我给他们定一个题目,要是我不规定,他们就不知道要写什么了。于是我只好采取这种做法,两者兼顾。
  我不是语文老师,对学生的周记不提什么中心思想明确之类的要求。我对学生说,我希望大家写周记只要做到两点:一、有真情实感,二、语句通顺。按照我的理解,如果一篇周记真的做到这两点,就是相当不错的作文了。如果有学生确实觉得没什么东西可写,我告诉他们,可以抄一篇自己喜欢的小文章,但是一定要注明摘自哪本书哪本杂志。
  学生即使写不出好的周记,他能够认真地去读一篇文章,并且认真地把它抄下来,也是有收获的。学生的周记交上来之后,每一本我都会认真阅读,评语通常不会马上写,而要到星期四的晚上。为什么要拖这么久呢?原来我把周记本当成了一个与学生交流思想的平台以及一周教育工作的补充。从星期一到星期四,学生一周的表现我都看在眼里,一周下来表扬和批评的人肯定不少,但是有时表扬和批评的尺度不一定完全把握得当,需要进行调整。另一方面,总有一些学生一周下来几乎没有与我交流的机会,而我也觉得有些话需要跟他说却没有机会没有时间说。于是,给学生的周记写评语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它可以极大地弥补我日常教育工作中的不足。
  这次我重当班主任,自然要祭起周记本这个利器。由于集训时间短,学生的功课压力也并不是很大,就改为日记了。虽然,我的工作量也就大了很多,但是对我来说,这不算什么。给学生写写评语什么的可是我的长项,顺便也练练书法。一举两得。
  今天把同学的日记本收上来改,许多同学写得都很认真。日记中的学生有些与日常是一致的,有些则大相径庭。特别是那些平时不声不响的人,他们常常会被老师忽略,但是在日记中,他们表现得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在每一名学生的本子上,我都写了一些话,有针对其日记内容的,有针对其日常表现的,或者就简单写一写我的感受,我对他本人的看法或期望等等。对日记写得不认真的同学,我提了些要求。利用自修课的机会,我读了一篇写得比较好的日记,也让大家感受一下好的同学是什么水平。
  今天是星期一,我们这个直升班的最终人选尘埃落定了。经过大家的反复思量,有几个同学最终还是留了下来,也有人回到了参加中考的班级。
  
  雄壮的队伍
  
  我这个直升班其实到了高中之后要分成两个班级,一个是A班,读国际文凭组织(IBO)的课程,三年之后,通过IBO的考试,拿到文凭,可以直接申请入国外大学读书。A班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很高,因为它的课程除了中文之外,都是用全英文授课的,最终参加的也是国际统一的考试。另一个班是B班,是一个国际课程班,学生读两年书然后去国外读大学预科。这次集训,我现在的名单上一共是48名学生,其中A班的学生26名,B班的学生有22名。因为读这个课程一年的学费要超过3万,加之在全市范围内,知道这个课程的家长和学生还不是很多,所以这次招收的学生并非是都很优秀,A班学生总体不错,B班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态度就有点问题了。我这个直升班与传统意义上的直升班有着天壤之别。
  我把学生重新进行了分组。分组的时候,我考虑到了学生之间的差距,尽量使得各小组间实力平均,也就是所谓的“异质分组”。事实上,我是这样操作的:我把学生按水平大致分成A、B、C、D四个档次,每个档次各12名学生,就好像世界杯足球赛分组抽签一样。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从各个档次中各挑选一名学生组成十二个小组。我公布了分组,然后按小组重新排座位。我让他们自己挑选一个组长,告诉他们此后的背书活动我们就将以组为单位。对他们来说,这样的安排也可以加强一点团队精神的培养。
  晚上我让每一名学生报了自己已背熟的课文数目,这个背熟的概念不是会背,而是在规定时间之内背完。因为有了前面诚信教育的铺垫,学生们都很实事求是,不敢虚报。背得最多的两名学生金雪耀和孟启都已经背到了二十多篇,非常厉害。我请孟启到前面来表演,我们随便点一篇课文,他都能很流畅地背出来,大伙都啧啧赞叹。
  分完组之后,我曾经讲过,每天我们都要以组为单位进行比较,背出的总篇目最少的那个组将成为当天的值日小组,负责班级的卫生工作。但是因为准备六一节的活动,排行榜的表格雍海涛老师还没有制作出来,各组之间暂时还没有比较,因此值日小组暂时无法确定。好在人是活的,有两名学生晚自修迟到了几分钟,我征求全班学生的意见,该怎么处罚,有人说,做值日。大家都兴高采烈地附和。于是值日生问题得到解决。
  晚自修结束后,学生们在外面排队。我站在队伍前列对学生们说,好的精神面貌应该体现在细节上,我对大家上个星期的排队情况非常不满意。其实老师并没有要求大家队伍要排得笔直,但是你至少要有队伍的样子吧?今天,如果大家还是排得不好,那么,我们再回到五层楼,重走一次。
  说完之后,我脑筋一动,对体育委员说,你让他们等一下,我先下楼,20秒之后,你们再下来。我在前面等你们。
  我站在宿舍楼前,与生活老师交谈,远处,两列队伍慢慢地走了过来。生活曲老师表扬道,队伍真雄壮啊。我心里说,看来,方法还是很重要的,以前我跟在队伍后面,他们总是排不好,现在,换一个思路,就完全不一样了。我笑了一笑回答曲老师说,学生自觉,老师也省心啊。
  
  六月一日星期二
  
  以身示范
  
  今天不上课,因为是六一儿童节,学校里举行庆祝活动,根据事先的计划,我们班的学生要做工作人员。
  上午先开大会,科技节的闭幕式也放在这个时候,义卖、拍卖、演出、各种科技比赛和展出交织在一起,学校里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学生们分成了很多小组,恪尽职守。我兜了一圈之后,到417办公室打文章,却发现我们班费伶俐与郝志远两名学生在里面看书。我想了想,没有去管他们,虽然不参加集体活动,但喜爱看书,总不是一件坏事。
  下午学生要去参观科技馆,我因为学校里下午还有一个美国教师介绍德育工作的座谈会,就没有去,只是关照了两位班长,我不在的时候,要负责照看一下班级。事实上,从这几天的情况来看,他们外出活动,我即使不去,也还比较放心。
  中午利用10分钟的时间我把全体学生集中了一下,强调了没有特殊情况不能走读的规定。因为我发现,一部分学生依然延续以前走读的习惯,以往学校同意这部分学生走读,是因为他们某些科目请了家教补习,但是现在不用参加中考了,有些人走读回去之后其实并不用功,而是看电视或上网打游戏,我要对他们加强管理。如果有特殊情况,一定要走读,请写申请,家长签字。我说。
  

[2]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