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咱班没有小偷

作者:张金传




  学生宏伟放在书包里的168元钱不翼而飞,班级的门窗没有丝毫损坏,很明显班里出了“家贼”。学生们听说这件事后,一个个义愤填膺,纷纷向我建议:详细调查,抓到“小偷”后一定要严肃处理。看到学生群情激愤,我原本冲动的大脑迅速冷静下来。学生们再有一年就毕业了,真要查出“小偷”是谁的话,一个原本前途无量的孩子很有可能就毁了。
  我清了清嗓子,稳定一下学生们的情绪后,平静地说;“同学们,宏伟同学丢了168元钱,大家都很气愤。可是,我们想过没有,拿走钱的同学一定是遇到了实际困难。如果不是急用的话,谁愿意背上一个小偷的骂名呢?学生遇到了实际困难,我这个当班主任的却没能及时发现,我感到很惭愧。可是遇到困难的这名同学在拿走了宏伟同学的钱后,让宏伟也陷入了困境中。一人有难、八方支援。今天,我希望大家少吃一次零食,每人捐出两三元钱,帮助宏伟同学渡过难关。我是班主任,我捐50元。”边说,我边把50元钱交给了班长。不一会儿,学生们就凑齐了168元钱。
  “老师,难道小偷就不查了吗?”“小偷?咱们班哪有小偷哇。噢,对了,以后谁要是遇到困难,直接和老师说,可千万别再自作主张了。弄不好,真要是被大家误解了,背上个小偷的罪名多不好哇!”
  第二天早晨,我刚来到办公室。一个瘦小的身影一闪就不见了。从背影看,是我们班的晓冬。“他来干什么呢?”我边想边打开了办公室的门,一封信顺着门缝落到了地上。我随手拾起这封信。信并没有封口,里面不多不少正好装着168元钱。
  当我把这失而复得的168元钱带到班里想退回给学生们的时候,大家谁也不肯收回自己的那一份。于是,我决定用这168元钱作为“奖励基金”,每个月在班级中评出三名进步最大的学生,各奖励一支钢笔。
  从那以后,一向自由散漫的晓冬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开始好好学习了。到临近毕业的时候,晓冬一共得到了六支钢笔。每次领奖的时候,晓冬都欲言又止。毕业的那一天,晓冬把从没舍得用的六支钢笔放到我的办公桌上,一溜烟跑了。
  一转眼十年过去了,每年的教师节,我都会接到晓冬的电话。看到他一步步走向成功,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