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巧用“树木人格图”破解“成长密码”

作者:郑 正




  人的成长过程无疑是神秘的,因为成长环境的不同,使得每个人在性格气质上成为独一无二的个体。中学阶段尤其是高中时期,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而高一新生进入了身心成长的新阶段,他们能否快速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能否与新生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树木人格图”是心理分析中通过图画中的树木来反映人的原始本能或内在情感的分析方法。从某种程度上说,树木是画者的自我投影和象征,树木的大小、上下、左右,以及正斜、偏倚度都有一定的喻意。通过画面中的树木构图和具体形状,可以分析出他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状况,知晓绘画者过去的生活经验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后,为更好地了解每一位学生,作为班主任我在班级里做了“树木人格图”的心理测验。
  首先,我给学生的指导语是:在一张空白纸上,请你画一棵你最想画的树,并写上:
  ①树名
  ②生长季节
  ③作画时的心情
  ④姓名、性别、出生年月
  随后根据学生的画所反映出的问题进行一对一的深入沟通,让他们介绍自己的画,我在此过程中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以了解学生过去的成长经历。以下是从中遴选的几个典型案例。
  
  案例一:画上房子的树
  
  学生A,女,16岁,高一学生。
  树名为“苹果房子树”,生长的季节是秋天。作画时,画者的心情充满向往与幸福感。
  这是一棵结了很多苹果的树,其中最大的几颗苹果被画上了门和窗,即为画者所命名的“苹果房子”。树干的左边分枝上,画着三只在巢中期待母鸟归来的嗷嗷待哺的雏鸟。树的根系发达,但裸露在外,没有土壤覆盖。这些细节都在反复说明一个主题:绘画者渴望那种温暖的、有父母关爱的家庭生活。
  值得注意的一个细节是:树冠中画着五个人,其中有四位是两两成对,手拉着手的。
  经过深入的沟通,了解到这位学生原来还有个双胞胎的姐姐,这也体现在了所画的人物上。姐妹俩在六岁时父亲去世,随后母亲改嫁,改嫁后并未长期固定地提供抚养费,姐妹俩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由此可见,在这位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父爱和母爱都是缺失的,尤其是母爱。姐妹俩现在都认为当初是母亲毒死了父亲而后改嫁的,她们甚至非常恨母亲。我设法联系到了孩子的母亲,这位母亲也非常后悔当初改嫁后的做法,每每提到姐妹俩都泣不成声,表示要加倍补偿对孩子欠下的情。接受了我的建议,这位母亲每月都会偷偷给姐妹俩的饭卡上存入一笔生活费。后来这位学生察觉到了,便来向我反映,我表示不清楚具体情况,可以打电话向她的母亲核实,之后向她说明母亲现在的愧疚与悔恨,希望她能原谅母亲年轻时犯下的过错。虽然,她并未直接表示,但从表情和语气看得出来,她一直怨恨的态度开始有所缓和,从她的画也可以看出来她的内心深处是多么渴望真正的母爱。
  她画的树,树干粗壮,树冠很大,是果实累累的秋天丰收季节的树,体现了蓬勃的生命力。而她,在失去父母关爱、家庭经济条件极差、就读于偏远的农村初中的环境中,经过自己不断的努力,考上了市里最好的高中,她的毅力和努力可见一斑。真心希望我能在她与母亲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打开她的心结,让她能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案例二:太多不同果实的树
  
  学生B,女,17岁,高一学生。
  树名是“乾坤树”,季节是四季,作画时心情:我希望有一棵树,因为她的存在,一切都会美好,我可以拥有一切,以及爱。
  这棵树最引人注目的是树上结着各种不同的果实,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果实”都不是具体的哪种果实,而是诸如权力、智慧、名誉等等的抽象化、成人化的“果实”,而且是四季都有的果实,绘画者的完美主义倾向非常明显。画所体现的主题是:这是一个17岁女孩面对各种现实欲望时的困惑。显然,从构图来看,相对细弱的树干是承载不起如此硕大的树冠和累累的“果实”的。
  非常值得注意的是,绘画者在树冠的最上端写着大大的一个“爱”字,继而在叙述作画的心情时又用了一个“爱”字,而且加了一个明显的着重号,可见在这位学生的眼中,对爱的渴求和对爱的价值的认同是最重要的。
  在一对一的沟通过程中,我向她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什么你画了这么多抽象的“果实”?为什么这些果实是不同的?现实生活中能找到四季都能结果的树吗?你现在到了收获的季节吗?
  通过对她的回答的分析和进一步的层层设问,我了解到在这位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父亲对她的要求非常严格,在她的身上寄予了非常高的期望。她父亲交际圈很广,与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成功人士都有接触,所以父亲希望她将来能成为一个各方面都全面发展的人。在这样的期望下,她对自己的要求也非常高,虽然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表现都很不错,但她总觉得自己还不够出色。同时,她的内心非常敏感,表现在学习上是成绩波动很大,她曾经多次向我提出换座位的要求,每次的理由都是同桌影响到了她的学习。而我与她不同的同桌交流时发现,她在学习上有比较明显的嫉妒心理,当同桌的考试成绩超过她时,她就会很难接受。
  她是家庭的中心,父母爷爷奶奶都围着她转,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需要父母都会给她准备好。但是到了高中后,她第一次离开父母寄宿在学校里,却发现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不像家庭中那样,自理能力差也使得她与室友的关系并不融洽。
  在沟通过程中,我首先与她探讨了如何面对竞争的问题,竞争必然会带来输赢,如何去对待一时的输赢,由此让她认识到自己的优点是什么,又存在哪些缺点,从而得出结论,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完美的,要学会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太多的目标就等于没有目标,人要找到自己真正的追求,从而不断去努力,而不是现实社会推崇什么就去追求什么。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必须要有一步步的努力才会有最后的收获,显然现在的她还没有到收获的季节,所以我建议她认清现在所处的阶段,踏踏实实地把学习抓好。
  接着我进一步与她探讨如何与他人相处的问题,也就是画中她一直在强调的“爱”的问题。渴求爱并不一定能得到爱,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要首先多问问自己为别人付出了多少,比如在宿舍中,自己的行为习惯是否给他人带来了负面影响,是否考虑过他人的感受。
  她的悟性很好,在后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与同学间的交流逐渐改善,学习成绩也渐渐稳定下来。
  
  案例三:长出苹果的梧桐树
  
  学生C,男,16岁,高一学生。
  树名为“梧桐树”,生长的季节为秋天。画者作画时心情:有梧桐树的美丽,希望有一天美丽的梧桐树也能结果实,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这幅画中,树干、树冠和果实的构图简约大方,颇具美感,体现了这位学生出众的绘画能力和自信的心理状态。树干的右侧分枝上栖息着一只眺望远方的小鸟,体现了绘画者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最值得注意的细节是,这是一棵梧桐树,却结出了苹果的果实,而绘画者也意识到其中的矛盾,所以在写下自己作画时的心情时将“结着苹果”的内容划去,继而“希望有一天美丽的梧桐树也能结果实”。这说明了此画的主题是,绘画者在理想的“我”和现实的“我”之间的矛盾与徘徊。
  经过深入沟通,我了解到这位学生的成绩相当不错,但好成绩并未给他带来多大的成就感和快乐。他兴趣广泛,尤其喜欢绘画、军事和欧美流行音乐,但他的这些爱好不被他的母亲所接受,母亲认为他的这些爱好是不务正业的表现,特别是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后,母亲更是严格控制他投入在这些爱好上的时间,认为所有的这些都必须为搞好学习让路。
  在沟通过程中,我首先问了他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他很兴奋和干脆地回答说将来想成为一名出色的设计师。接着我问他具体是哪方面的设计师,设计什么呢?他的回答开始犹豫了,开始说建筑设计,接着又说服装设计也很不错,显然他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还不是很成熟。尔后我又了解到他的母亲希望儿子将来能从事医生或者教师等较为稳定的工作,他与母亲之间的这种冲突也集中体现在了他的这幅画中。
  由此,我与他进一步探讨了理想与现实的问题,肯定他的兴趣与爱好的同时,引导他认识到理想应该结合自己的现实状况。然后,借着感恩节即将来临的契机,我布置他就这一问题与母亲主动沟通。
  后来他母亲向我反馈说,没想到儿子能这么主动地和她好好坐下来谈理想这个问题,而且思考全面,主动倾听了她的意见,感觉到孩子真的开始长大了。这次沟通后,母亲没有再一味地反对孩子的兴趣,孩子学习的自主性得到加强,成绩有了更大的进步。
  是啊,真诚沟通的感觉真好。但与此同时,沟通是需要技巧的。高一新生,一方面对新环境中的同学和老师还没有完全信任,另一方面又迫切希望能得到新的同学和老师的认同和尊重。在这样的情况下,直接的谈话交流未必能够解决新生内心的矛盾。树木人格图测验也就是画树测验属于一种心理投射测验,它的使用需要施测者具备相关经验和知识。画树测验是一个桥梁,我们通过它,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它本身,可以更容易与学生接近。画树是一个开始,而树中隐含的故事才是主要的,树,给了我们了解学生的切入点,使我们更真切地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需要和困惑,从而有效地与他们进行沟通。
  
  “树木人格图”心理测试参考书目:
  1.《心理画外音》,严文华 ,上海画报出版社,2003年出版
  2.《倾听!孩子话里有声音 》,翁静雪(台湾),健行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0年出版
  3.《心理投射技巧分析》,梁汉华,黄璨瑛译(台湾),杨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