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学会有效倾听,分享成长快乐

作者:张宗立




  一、“倾听”游戏
  
  学生们围坐成一圈,从其中一位学生开始,大家试着轮流说成一句话:“一只青蛙跳下水,咚!”但每人只能说一个字,第一个学生说“一”,第二位接着说“只”,第三位赶紧说“青”,依此类推,直到第八名学生响亮地说道:“咚!”从第九名学生开始,按此每人只说一个字的方式轮流说完“两只青蛙跳下水,咚!咚!”这一句。剩下的学生按以上方式继续说“三只青蛙跳下水,咚!咚!咚!”随着“青蛙”的数量不断增加,“咚咚”的次数也依次增加,直至最后一名学生。
  游戏一下子引起了学生参与的欲望,游戏过程既紧张刺激又笑声不断。如果不认真倾听,就有可能“接力”错误,引来大家善意的笑声。以此游戏作为本次班会的热身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为本次主题班会酝酿了气氛。
  
  二、讨论问题
  
  游戏结束,组织各小组讨论:“赢的秘诀是什么?”先在小组内分享各自经验,然后各小组选派发言人交流,他们大都会说到“眼睛盯着前一个发言者”,“手里不玩东西”,“注意力要集中,别走神儿”……在肯定学生们的发言后,我又趁热打铁,让学生们继续思考:“当别人说话时,我们怎样才能听清别人的话?”
  
  三、学习倾听“武功秘笈”
  
  发给每位学生一张“武功秘笈”,这份“武功秘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将倾听的每一个步骤呈现出来。依次是:(1)看着说话的人。(2)安静地坐着。(3)想想他说了些什么。(4)说“对”、“嗯”、“是”等应和语。(5)问和这个主题相关的问题,以知道得更多。画面线条简洁,动作感强;文字说明简洁,可操作性强。要求学生们认真阅读其中的文字与图画,并思考图中的文字,回答:
  (1)为什么要看着说话的这个人?
  (2)为什么倾听时要安静地坐着?
  (3)为什么要想想他所说的话?
  (4)为什么倾听后要问相关的问题?
  
  四、练习倾听“武功秘笈”
  
  1.发给每位学生一份“分享财富”活动表。
  宣布活动内容:咱班收到了一笔300元的捐赠,我们必须征求所有人的意见,从下列选择中决定怎样花这笔钱。每个小组有20分钟的时间做决定,否则这笔钱就得给另一个班,必须小组的所有成员都同意这个选择。
  选择:(1)均等地分给全班所有的人。
  (2)班级郊游。
  (3)买一些书籍,送给贫困山区的孩子。
  (4)交给老师,用于购买更多的体育器械。
  (5)建立一个基金,帮助咱班家境不好的同学。
  (6)召开游艺晚会。
  (7)买奖品发给学习竞赛中的优胜者。
  2.说明活动规则:任何一名小组成员在说出自己观点之前,必须重述他(她)之前的那名成员的观点。也就是说,分享财富必须体现有效倾听的原则。
  3.每个小组随机选出一名组长,组长不参与讨论,他(她)的职责一是监督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是否遵守有效倾听的活动规则;二是活动结束时负责汇报本小组的选择,并分析导致该结果的原因,而且不点名地评价小组成员的倾听技能。
  4.在离活动结束还有两三分钟时,教师提醒各小组剩余时间。
  从活动过程来看,学生们还真是不善于倾听呢!活动一开始,各小组内一片人声鼎沸——人人都急于抛出自己的想法,哪里听得进别人的看法。把“分享财富首先要遵守有效倾听”的规则早忘到九霄云外了。于是我不得不暂时中断各小组的讨论,重申规则。这回情况好多了,然而仍有一些小组成员说完自己的意见后就到一边玩去了,或是一味强调自己的想法如何如何有理,或是只是静静地听,而忘记用上“武功秘笈”中的步骤,如说“嗯”、“是”、“对”或是问和这个意见相关的问题。看到这些情形,我并不是批评指责,而是亲切提醒,力争在细节上也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学生们十分乐意改正,所有小组在20分钟的“分享——倾听”后做出了自己的选择,组长们基本上都能对自己组的情况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五、畅谈感受并完成作业
  
  1.用一句话说说自己现在的感受。
  虽然班会只进行了一个小时,但学生们又是做游戏,又是学武功秘笈,又是进行情景练习,忙得不亦乐乎。思考、讨论、发言,所有的人共享了倾听的魅力。虽已接近尾声,但他们仍意犹未尽,一个胖胖的女孩满足地说:“我激动,因为我享受到了一顿丰盛的大餐。”显然她把这次班会比作她喜爱的美食了。一个内向的男孩受班会热烈气氛的感染,也主动地说道:“我现在又放松又开心。”不少学生直奔主题——倾听,表达感受:“我很幸福,因为我学会了倾听!”也有些学生,有感于刚才的“财富分享”,说道:“我体验到了同伴的善良,有这样的同伴我觉得十分幸运!”……
  2.完成家庭作业,学习在日常生活中练习倾听的技巧。
  (1)围绕倾听的主题制作卡通图画,让人们通过欣赏图画明白怎样才是一个好的倾听者或怎样是一个不好的倾听者。
  (2)在家里、教室、操场等场所练习倾听,找出好的倾听者和不好的倾听者,把这两方面的例子在下节班会课上向全班讲述,和大家一起分享。
  学生们课下制作的卡通图画不乏切题的优秀之作,瞧,下面两幅图画,还不错吧!
  
  学生们富有创意的图画表明他们对倾听已有了深入的思考,这不正是我们所希望的吗?
  关于搜集倾听的例子,从第二节班会上学生们的交流看,无论是好的榜样还是不好的反面教材,都说得有模有样。可见,他们真的在学以致用。
  更令人惊喜的是,本来是为满足学生受关注的需要而设计的这节课却产生了神奇效果——自此后,学生们上课时听课的效率竟大大提高,各任课老师反映在本班上课气氛极好,作业准确率也大有提高。真是一箭双雕!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