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我们班的扬善大会

作者:张梧桐




  “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好的,包括面貌、衣裳、心灵、思想。”契诃夫的这句名言与孟子的“人之初,性本善”有着相通之处。我把这种对人性善与美的肯定传扬应用到班级建设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很具实践操作性的管理方法,师生共同为其命名“扬善大会”。扬善大会实际上是赏识教育的一种形式。赏识教育虽已被认为是世界著名的六种教育方法之一,但实践中还有很多人认为这好像只能哄小孩子,在学生个性日渐独立完善的高中阶段应用,似乎显得有些可笑。那么高中阶段究竟能不能运用赏识教育,又该怎样有效地操作实施?我认为“扬善大会”就是一个有益探索。
  
  温馨家庭——斯是陋室,唯友德馨
  
  我们的扬善大会由一位富有激情、善于协调的学生担任主持人,每次他都用一段温情的导语让我们欣然进入大会第一个环节:温馨家庭。
  “温馨家庭”以寝室为单位进行。每个寝室有一本“记善专用日记本”,由寝室长负责对本周寝室里值得称赞的人和事进行记录整理,并在扬善大会上选派发言人发言。发言的主题是扬善,即大家一起主动寻找身边同学的闪光点,以此增进感情,激发向善的追求。由于对“寝室小家”感情深笃,学生们各显其能,通过改编歌曲,创作诗歌、小品等形式展现各自寝室的室名、宣言等,形成一套完整的寝室文化。例如因贪睡迟到被扣分的4142寝室,在发言总结时用一副对联自嘲:生前何须久睡,死后必定长眠,横批:特“困”寝室。也算是一种自我鞭策吧!另有寝室必用“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现在不学怎能报国家”做开场白,包含着既近且远的人生目标。
  
  师生共赏——桃李春风自在言
  
  扬善大会第二个环节“师生共赏”由“吾爱吾师”和“教师表扬”两部分组成。每次开会的前一天,我们发给每位课代表三张“吾爱吾师”卡,请三名学生写赞语,然后送给科任老师。老师也选择三位表现好或进步大的学生,进行鼓励与表扬,填写扬善卡片,由学习委员负责宣读。
  我们已经习惯站在一个施予者的角度给学生以评价,忽略了最重要的信息交流渠道——情感互动,忽略了教师本身的情感满足对教育的促进作用。想象一下教师收到赞美时的喜悦吧。“老师为我们的进步而骄傲,我们为老师的优秀而自豪”的良性循环在班级得以形成,学校从学生中征集的十八个梦想中,就有“梦想我们的老师都被评为优秀教师”。
  
  记善日记——细雨无声润心田
  
  扬善大会的第三个环节是宣读“记善日记”。开学之初,大家就推选三个同学组成“星光闪闪十八班之辉记善小组”,负责记录每天班内发生的值得称赞的人和事。这其实是对“温馨家庭”中寝室记善日记的拓展与完善。宣读“记善日记”时,小组发言人公布他们所感受所发现的感人细节,大到某某拾金不昧、扶危济困,小到某某午休时轻轻为同桌掩窗等等。此为机动环节,如果时间不足可择时再开。
  学生们都有一颗上进的心,当听到别人都在努力学习时,自己也会心动。当听到更多的人互相帮助时,会有更多的爱涌现。赏识不仅是老师对学生的鼓励与肯定,也不仅是学生对老师的赞扬与尊重,更是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欣赏与效仿。同龄人的赏识作用或者榜样作用才是最具力量的鼓舞!
  
  每周之星——星星之火势燎原
  
  郭蕊:奉献之星
  她做事认真负责,短短几分钟的指挥,她可以练上几十遍,认真体会曲子不断地提高自己。生活上,她很大度,和同学、朋友们分享她的乐趣。学习上,也很努力,几次见她早读来的时候手里都拿着资料书。希望“花儿”越开越美!
  
  赵康:“骑象罗汉”
  赵康胖胖的身材,篮球却打得超好;戴一副眼镜,却遮不住他的笑脸。他乐观、大度、刻苦、勇进,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加封他为骑象罗汉,因他威力极大,能耐劳又能致远,完全配得上此称号。
  这是一次扬善大会上我们选出的两位“每周之星”。评选“每周之星”,一些老师也采用过,因为尺度把握不好,选成了搞笑篇。我班对此定位很明确,那就是:宁缺毋滥。我们仍旧委托记善小组负责,严格按照标准评选,并写出既诚挚中肯又独具个性的评语,在扬善大会上隆重推出,然后再由被评者写出自评在班里张贴一周。由于本学年我们班更名为十八班,所以在推选男生为每周之星时,加封星星们以“罗汉”称号,“幽默之星拼搏之星星星闪耀,开心罗汉伏虎罗汉汉汉志强”,每次扬善大会上,班里的绝大部分学生都会被或多或少表扬到。最后,大会在我们响亮的班级誓言中结束。
  
  我们知道除掉杂草的最好方法是种上庄稼,“庄稼”越茁壮,“杂草”就越孱弱。愿大家都不再吝惜赞美!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