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打包教师制:我们的班级管理特色

作者:周德生




  学校德育工作应该是“政治德育——生活指导——心理辅导”的有机结合。为了落实全员德育,我校在每班成立以班主任为核心、两名任课教师为组员的三人德育管理小组,其中两名任课教师为“打包”教师,分别担任生活指导教师、心理辅导教师,接受班主任的领导和考核。这一模式加强了学校管理力度,也为学生提供了资源更为丰富的德育服务。
  
  我校在近几年的教育管理实践中,认识到推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既要着力培养在任班主任的素质,也要培养每个教师的班主任素养。因此,我校试行了打包教师制度。实践表明,它的实施有助于实现班主任专业化。
  为使学生更好地生活和成长,教师不仅要关注孩子饮食起居的健康,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的养成教育,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应该是“政治德育——生活指导——心理辅导”的有机结合。我校在每班成立了以班主任为核心、两名任课教师为组员的三人德育管理小组,其中两名任课教师为“打包”教师,分别担任生活指导教师、心理辅导教师,接受班主任的领导和考核。这一模式加强了学校管理力度,也为学生提供了资源更为丰富的德育服务。
  
  一、打包教师制的理论依据
  
  教育学认为,在学校管理活动中,除了发挥严密的组织机构、计划和规章制度的管理作用外,还要特别重视人的非理性因素,包括意志、感情、情绪、心态、形象等在管理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师生潜在的自尊、自信、自控、自强的意识,通过群体共感与共识,为学校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一)班主任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的一个特殊领域
  教师专业化理念对教师的教育行为方式提出了要求。其核心理念指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是学生的精神关怀者,要在自身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实现两个转变:第一,从师道至上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学生的服务者。第二,从一般的事务性工作转变为把学习、研究、反思三者融为一体的专业化的工作生活方式。
  我们立足学校,以班主任为本,实行打包教师制。每个班级以班主任为核心,配备一名生活指导教师和一名心理指导教师,以班级管理团队建设为工作重点。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德育,还要进行心育;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要具有心理学、教育学专业知识。
  班主任专业化对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在这个教育大背景下,对班主任建设提出了“一二三”总体规划,也就是:
  “一个核心”:精神关怀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
  “两个学会”:学会精神关怀,学会班级建设。
  “三个落实”:认真落实培训制度、考核制度、表彰制度。
  打包教师制的试验和推行有助于落实这一总体规划,进一步探索班主任队伍建设工作的规律,并使之成为我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有效方式。
  
  (二)打包教师制为实现班主任专业化提供制度保障,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供专业引领
  我们实行打包教师制度,力图实现“人人争当班主任,个个能当班主任,能够当好班主任”的喜人局面。实行打包教师制,可以为实现班主任专业化提供制度保障,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供专业引领,探索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新思路,不断增强新时期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打包教师制有助于班主任道德建设新突破
  班主任既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发者,也是道德的体现者。班主任主要是从事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的精神劳动。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提高教师的师德。我们通过举行师德师风演讲比赛、组织学习交流、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树立先进典型,宣传先进打包班级和优秀班主任教师事迹,让广大教师意识到,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职业,而且是一项事业,值得倾入一生的精力;班主任教师应该成为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和开拓创新精神的优秀群体。
  2.打包教师制有助于班主任队伍建设新突破
  实施打包教师制,通过设立相应的奖罚制度,对优秀班主任实行“校骨干班主任教师培训计划”,进一步实施“名师工程”,加快培养骨干班主任教师。同时,打包教师通过参与班级管理,为将来从事班主任工作做好准备,其中的优秀者进入班主任队伍,最终实现“人人争当班主任,个个能当班主任,能够当好班主任”的目标。
  
  (三)打包教师制重管理,抓突破,使班主任专业化从自觉走向有序
  班主任专业化是教育思想的变革。班主任专业化建设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还处于初始阶段,这对我们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什么是班主任专业化,要不要进行班主任专业化建设,如何更好地推进班主任专业化建设,这些都是具有时代性的全新课题。理解这些问题,做出正确决策,不仅需要勇气、魄力,更需要智慧。打包教师制使这种教育理念付诸教育实践,为深入理解班主任专业化问题提供了依据。
  现代教育学把学校视作学习型社区。打包教师制有助于建立学习型社区,使教师成为学习者,与学生共同成长。班主任和打包教师要具有开展班级教育活动的能力;具有创造优化班级文化的能力;具有个性化的班级管理能力;具有形成班级合力的能力;具有开展发展性评价的能力,这是班主任专业化所要求的基本素质。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新课程的实施,我们认为终生学习、持续发展,是班主任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更是班主任生活的主题。
  打包教师制有助于形成共同管理的精神氛围。建设一个良好的学校环境,共同管理的精神至为重要,校长和老师、老师与老师之间要能够互相倾听。打包教师制有助于教师之间横向联系沟通,相互学习,共同成长为专业化的教师和专业化的班主任。打包教师制使班主任专业化从认识上的自觉转向教育实践上的有序。
  
  二、打包教师制的实践探索
  
  (一)明确打包教师与班主任的工作关系
  在打包教师制中,班主任与打包教师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打包教师对班级和班主任负责,接受班主任的领导。班主任对打包教师有聘任权、培训权、考核权。打包教师要积极协助班主任完成班级管理的重点任务,应积极主动地参加、组织班集体活动,如积极主动地协助班主任组织管理好集会、外出活动、周一升旗仪式、课间锻炼、大扫除、读报课、主题班会等。
  
  (二)制定打包教师的育人目标
  我校是一所寄宿制高中,以“对全体学生负责,对学生终生发展负责”为指导思想。
  1.生活指导教师的育人目标
  关心本班学生的饮食起居,熟悉每一位住校生的情况,指导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指导学生积极开展争创每月文明寝室活动,加强寝室文化的建设,努力创设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氛围。高一年级学生做到起居有素、独立自理;高二年级学生做到勤俭有恒、健康饮食;高三年级学生做到紧凑有序。
  2.心理辅导教师的育人目标
  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创设丰富的情感体验环境,密切师生关系,缓解学习压力。高一年级学生做到合理竞争;高二年级学生做到自我批评;高三年级学生做到自我调节。
  
  (三)落实打包教师的工作职责
  1.生活指导教师的工作职责
  (1)经常到宿舍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每周在下列四个时段到宿舍检查或了解情况至少四次,其中至少两次在傍晚时段。早晨6:30—7:40;中午11:00—13:00;傍晚16:40—17:30;夜晚21:15—23:00。
  (2)经常向宿舍管理员了解本班情况,每天了解并及时处理寝室问题。
  (3)公平细心地对待每一位住校生。及时纠正、制止学生的不当行为;热心为学生排忧解难,发现安全隐患、疾病、学生情绪不佳或管理上的问题,应及时上报或协助班主任处理,并填写好反馈单交给班主任。
  

[2]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