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你永远拥有两个机会 等

作者:佚名




  你永远拥有两个机会
  
  美国加州有位大学刚刚毕业的年轻人,在2003年的冬季大征兵中被依法选中,即将到最艰苦最危险的海军陆战队服役。
  这位年轻人自从获悉自己被海军陆战队选中的消息后,便忧心忡忡。在加州大学任教的祖父见到孙子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便开导他说:“孩子啊,这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到了海军陆战队,你将会有两个机会,一个是留在内勤部门,就完全用不着去担惊受怕了。”
  年轻人问爷爷:“那要是我被分配到了外勤部门呢?”
  爷爷说:“那同样有两个机会,一个是留在美国本土,另一个是分配到国外的军事基地。如果你被分配在美国本土,那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嘛。”
  年轻人问:“那么,若是被分配到了国外的基地呢?”
  爷爷说:“那也还有两个机会 ,一个是被分配到和平而友善的国家,另一个是被分配到海湾地区。如果把你分配到和平友好的国家,那也是件值得庆幸的好事呀。”
  年轻人问:“爷爷,那要是我不幸被分配到海湾地区呢?”
  爷爷说:“你同样会有两个机会,一个是留在总部,另一个是被派到前线去作战。如果你被分配到总部,那又有什么需要担心的呢!”
  年轻人问:“那么,若是我不幸被派往前线作战呢?”
  爷爷说:“那同样还有两个机会,一个是安全归来,另一个是不幸负伤。如果你能安全归来,那担心岂不多余。”
  年轻人问:“那要是不幸身负重伤呢?”
  爷爷说:“也有两个机会,一个是只负了一点轻伤,没有任何生命危险。另一个是身受重伤,危及生命安全。如果只负了点并无大碍的轻伤,那又何必过分担心呢。”
  年轻人再问:“那要是完全救治无效怎么办呢?”
  爷爷听后哈哈大笑着说:“那你人死了,还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呢。”
  这位爷爷一定是位智者,他已经深深领悟了人生的真谛。
  (崔小萍/荐老佻/文)
  
  郑板桥的大度
  
  郑板桥从江苏兴化老家来到繁华的苏州,在城东的桃花巷东头开了一间画室。在桃花巷的西头也有一个画室,主人是当地有名的画家吕子敬。吕子敬擅长画梅花,而且非常自负,自称他画的梅花是“远看花影动,近闻有花香”。
  郑板桥在苏州开画室时,只画一些兰花、翠竹、花鸟、虫鱼之类的东西,就是不画梅花。有个从京城回乡养老的史部尚书精翰墨,酷爱书画,他看到郑板桥的字和画,非常高兴,便出了一个“梅花幽谷独自香”的画题要郑板桥画,并愿出五十两银子,可是,郑板桥推脱说,画梅花当属吕子敬先生画得好,他画的梅花百两银子,我画的不过十钱而已。老尚书就拿着银子去找吕子敬画梅。
  自从老尚书找吕子敬画过梅花后,吕子敬觉得他的画比郑板桥的强多了,时不时地自我夸耀,说大苏州城里他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一些朋友们把吕子敬的话带给郑板桥,没想到郑板桥一笑了之。
  郑板桥在苏州住了三年,临走时,文朋诗友们前来相送,吕子敬也来了。郑板桥当场酣畅淋漓地画了一幅梅花,赠与吕子敬。吕子敬一看这幅气韵不凡的梅花,惊得目瞪口呆。此时,有点傲气的吕子敬才恍然大悟:“郑兄之所以不画梅花,原来为的是给我留一个薄面,让小弟有一口饭吃啊!实在惭愧!”
  不以技压人,给别人一个空间,这要何等的气度与胸襟。
  (曹龙彬/荐贺君/文)
  
  自己是照亮家庭惟一的明灯
  
  他自从搬出去住以后,就很少有空回家和爸妈一起了。有一次,他坐车路过家附近的街道,看见小区的背后居然出现了一排高大的建筑,他惊奇不已。
  父亲告诉他,一个机械厂马上要开工了。自从那天之后,他就经常得回家了。因为自从机械厂开工之后,家里的保险丝就莫名地脆弱起来。
  每次他回到家里,父亲总是给他准备好保险丝,而母亲居然点着蜡烛给他做上一顿丰盛的饭菜。他每次都很轻松地把保险丝上好,然后就拍拍手走了。
  有一次,他在外地出差,父亲的电话就过来了,保险丝坏了。他说,我在外地呢,明天才能回来,爸,你找一下小区的电工吧。
  再后来的一个月,保险丝果然没有烧。不过,在三号那天晚上,他还是悄悄 地回家了,因为他猛然记得,今天是母亲的生日。他准备给母亲一个惊喜!
  可就当他提着蛋糕出现在小区门口的时候,电话忽然响了。父亲说,家里的保险丝又烧了。
  他猛地抬头一看,家里的灯明明亮着啊!这时,他转眼看向电表,一个身影正在电表面前捣弄着什么,很快,家里的灯忽然灭了……
  “你能不能回来?家里保险丝又烧了。”父亲嗓门很大,让他分不清耳边听到的是电话的声音还是空气里传来的声音。
  他抿了一口唇边的眼泪说:“是吗?我正在回来的路上呢,今天不是妈的生日吗?”
  他猛然明白,在父母的心里,自己才是照亮家庭惟一的一盏明灯,惟有自己回家,才能照亮父母亲空旷的爱的心房。
  (辛科/荐张翔/文)
  
  为自己准备一把桨
  
  有一个渔夫,打了一辈子鱼,老了,把渔船交给了儿子。
  小船上,儿子从父亲手中接过一根磨得发亮的竹篙,却意外发现舱里有一把船桨。船桨散发着原木的光泽,看样子几乎没怎么用过。这是一条夹在两山之间的小河,水流不深,用竹篙撑已足够,船桨的确派不上用场。
  渔夫从儿子的目光中看出了惊讶,他说:“当年你爷爷把船交给我的时候就有这把桨,他告诉我,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带着它,把渔船传给下一代的时候,也要一起传给他。尽管我这辈子没有使用过,但你也得遵照祖训,好好带着它。”儿子尽管诧异,还是记在心上。
  子承父业,一篙在手,驾船漂流,捕鱼捞虾。因为从未使用过那把船桨,儿子几乎忘记了它的存在。
  有一天,儿子像往常一样,在河面上劳作,突然发现河水暴涨。原来,上游突降暴雨,河水泛滥。儿子拼命将船向河边撑去,却发现竹篙太短,无法在河底找到支撑点,船因此失去了控制顺流而下。危险关头,儿子看见了那把闲置的船桨,便拿起来使劲划动,小船这才避开了无数的障碍,完好无损地驶入下游的一个湖泊。最后又借助那把船桨,安全划向岸边。儿子这才明白,这把船桨是多么重要。
  同样,当我们的人生之舟还漂流在小河中,只需要竹篙驾驭的时候,准备一把“船桨”,其实是为将来在大江大河甚至海洋中搏击风浪所做的一种长远准备。
  (权恒荣/荐赵功强/文)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