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我看见了 我听见了

作者:章晓慧




  下课时间,我走在教学楼的走廊上,发现有许多女生呆呆地站立,无所事事;还听见两人窃窃私语,讨论谁是谁的“老公”;不少男生在谈论着“大话西游”的游戏,有一个人甚至在谈论某某在厕所里大便的样子,引得大家哄笑。
  为什么孩子会说些无聊的话题,玩些幼稚的游戏呢?
  教室后面,梨花开得正娇,一树纯白,天微雨,“梨花一枝春带雨”,多有诗意;教室前面,美丽的菱湖烟雨迷蒙,湖边桃红柳绿,风吹树叶,雨打芭蕉,眼见为色,耳听为声。我们的学生,没有人去看、去听,却在无聊中耗着时光。
  班队活动课上,我对学生们说:“假若你生下来眼睛就看不见东西,有人告诉你,花开了,你想看吗?有人告诉你,龙爪槐发新枝了,你想看吗?你想看春天树叶缓缓舒展的样子吗?你想看草叶上晶莹剔透的露珠吗?你想看古老的枫杨如蛟龙一般的树根吗?你想看菱湖上‘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吗’?”
  学生说:“想看。一定很想看。”
  我说:“现在这一切都发生在你身边,而你是那么幸运,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可是,你去看了吗,你细细欣赏了吗?”
  学生若有所悟。
  我继续说:“让我们再假设,如果你耳朵听不见,柳阴深处,鸟儿欢快鸣叫,你想听听那声音吗?湖里鱼儿扑通扑通地跳,你想听听那声音吗?你想听风吹过的声音吗?你想听漫步时脚踩在枯叶上的声音吗?有一个很美的词叫‘听雨’,走在校园里,撑着伞,雨珠在伞上、地面上、树叶上跳动,你想听听雨的声音吗?”
  学生说:“想听。”
  我说:“幸运的是,你是听得见的,可是,你用心听过吗?大自然的声音,庄子称之为‘天籁’,是永远也听不厌的音乐,你会静静地聆听吗?在我们的身边,有一个多么美好的大自然,像一个无尽的宝藏,天天呈现在我们面前,你为什么不去欣赏、不去倾听?为什么课间有那么多人无聊地呆立着,或聊着无聊的话题。去欣赏吧,去倾听吧,你会变得充实,变得高尚。”
  学生们认真地听着,目光虔诚而热烈。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每天钟摆似的上学、放学,上课、下课,失去了对自然的好奇,一旦被老师的话点醒,就像发现一个新世界般地快乐。
  于是我让学生们走出教室,到校园里走走,去看,去听。
  第二次班队活动时,我让学生们自己组织交流。走进教室,我看见黑板上写着主题“我看见了,我听见了”。
  洪晨璐说:“我看见了桃花在枝头盛开时呈现的生命力,它是那样艳丽,仿佛要把它冬日里积下的所有色彩都在这一瞬间展现出来。鹅黄色的花蕊在没有绿叶的枝头摇摆,微风吹过,娇艳的花瓣洋洋洒洒地落下来,红的、白的、粉红的……美的感觉在心中蔓延。”
  吴永哲说:“我在这个学校六年了,很少真正欣赏过这些再平常不过的花草树木,然而‘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在一个人的时候,去驻足凝望了。那天下雨,奇怪的是,平时一看到阴雨就心情烦躁的我突然不觉得生气了,听到雨的声音,看到雨在‘织布’,我愉快地笑了。听雨?多么生疏而又有意思的词语啊。”
  张腾说:“我以前为什么不懂欣赏呢?是心浮气躁遮掩了它。我发现,只要心平气和,就能看到美景;只要心平气和,就能听到音乐。”
  方靖超说:“我在天桥上仰望早上的太阳,感受到太阳的伟大;我在草坪上俯下身子看小草,感受到小草的顽强。我理解了泰戈尔的诗:在末日审判的时候,太阳和小草是站在同一毡席上的。”
  ……
  我愉快地听着。真正的美是与真、善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当孩子的心与自然相契合,当自然的美在孩子心中引起共鸣时,心灵就会得到净化和升华。我希望孩子们不断地去看、去听,不断地感受和思考,让无聊和庸俗无处停留。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