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用系统日记帮助学生自我促进

作者:张 宇




  2005年9月我接手了一个新的班级,经过了两个月的磨合,师生之间已形成相互信赖、相互认可的关系,学生的学习也基本上步入了正轨。但是,我在与学生谈心时,发现一些学生常为自身存在的那些阻碍自己进步的缺点和坏毛病而苦恼,虽自己多次尝试改正,但收效不大。当时我正在阅读美国克服自挫行为专家雪莉·珊贝利的《挫折》一书。该书中有这样一个观点:人们不能取得自己应该取得的成功,多数是由于我们在不自觉地从事自我挫折行为。要想成功,让人生从下一刻就发生变化,我们就必须进行改变。那么什么是自我挫折行为呢?美国作家亚曼在他的著作《Don’tShootYourself in the foot》中列举了自挫行为。他的说明如下:
  
  于是,我开始尝试将“系统日记”引入班级管理,以帮助学生改掉那些“自挫行为”。
  
  一、系统日记的基本格式
  
  姓名:王晓明
  日期:2006年6月10日
  我想要改变的行为(要明确):自习课上说废话
  我想以多做题目,占有自己讲废话的时间来取代这项行为(要明确)我的计划是(第一步):让同桌不理我(上自习时)
  一星期之后,在你的日志当中回答下面问题:
  1.当我想努力在新行为上下功夫的时候,发生了这样的事:忍不住又和同桌讲话
  2.我做的补救(有帮助或没有帮助):我狠狠地掐了自己一下
  3.事后的感觉:不自觉犯错误后觉得自己是个不自警的人,表现不错时觉得自己还是有希望的
  接写句子
  帮助你培养自己自觉的工具之一就是接写句子。完成这些句子,并看看在你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1.想成为一个较成功的人坚强是必不可少的
  2.我妨碍自己进步的方式之一是自己懈怠的思想
  3.如果我现在让自己成功就要决不骄傲,继续努力
  4.我之所以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地位,是因为不够坚强,不够独立
  5.我之所以无法突破自我,做一个自己更想做的人,是因为缺乏自制力,对自己的要求太放松
  6.我是从初中开始就知道这种情况。
  注意:你的答案会让你比较清楚妨碍自己成功的原因。我们要想成功必须做好这些简单的人人都可以完成的工作。
  
  二、系统日记的完成步骤
  
  第一步,学生先填写“要改变的行为”和“接写句子”两个部分,然后上交。第二步,班主任简单记录每个学生的填写情况,并在每本系统日记中做已阅读过的批示,然后将系统日记返还给学生。第三步,一周后,完成“一周反馈”部分,然后再次上交,班主任批阅后,与个别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共同剖析系统日记的有效性问题。然后,进入下一周的系统日记、直到班级呈良性运作状态。
  
  三、系统日记的有效性分析
  
  1.对学生近期改变目标的促进
  第一步的目的,让学生明确自己要改变的自挫行为和改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第二步的目的,让教师清楚学生在本周内要改变的自挫行为,并利用知情者的身份来约束和提醒学生,同时为教师该周内的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第三步的目的是让学生对自己的改变情况做反思,以激励学生,明确为了取得成功必须进行改变。特别是与个别学生的直接交流,让我们的工作更有成效。教师在这一环节中,或是帮助他们分析改变不理想的原因,鼓励他们为了成功,完全可以从头再来,或是表扬他们改变的成效,希望他们能更进一步。
  这样,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既有教师的宏观掌控,也有学生的自我监督,还有师生共同协调和执行操作的情感交流,使这项师生共同进行的工作发挥它最大的效用。
  
  2.对学生长期人生规划的促进
  从学生的系统日记中,我们还可以清晰看出阻碍他们成功的更深层更核心的因素。如开篇所举例,学生在接写句子中写到:
  (1)想成为一个较成功的人,坚强是必不可少的。
  (2)我之所以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地位,是因为不够坚强,不够独立。
  在这两个句子中,学生两次提到“坚强”二字,作为一名敏锐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完全可以有这样的联想,学生可能是个不够坚强的人,或者生活中,他背负了太多的重担。而实际情况正是如此,该学生一直和外婆居住,父亲前年因车祸而去世,母亲为了生计常年在省城打工,现实中他太需要自己坚强,太希望自己能独立。而这渴望坚强和独立的思想负担让他在学习中无法全身心地投入,有时便采取放纵自己的做法来逃避现实。所以,要想帮助他真正走出人生的困境,减少他的自挫行为,加快他成功的步伐,我们必须作好长期疏导的准备。由此可见,系统日记让我们的工作既有近期目标,又有长期努力方向。最后需要强调的是,这项工作必须在已形成相互信赖和认可的师生关系时,才能展开。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