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课堂“过招”

作者:王红辉




  45分钟的课堂上总会有善变多动、性情率真的学生与老师“过招”,常令正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老师们措手不及,仓促间不能从容应对,很多时候因一时冲动而激化了矛盾,影响到和谐的师生间关系。其实在课堂上与学生“短兵相接”时,是要讲究战略战术的。
  速战速决,不拖泥带水课堂上批评学生不能“算总账”,对学生的失常行为应及时提醒,点到为止,没有必要揪住不放,由此及彼,拖泥带水,喋喋不休地批评,那样反而会适得其反。有一次上课铃响了以后,两个一向表现较差的学生仍旁若无人,争执不休。我示意他们停下来,其中一个学生理直气壮地说别人欺负了他,看上去颇不服气。想想这两个学生平时的所作所为,我顿时火冒三丈:“你们眼里还有没有纪律二字,一天到晚不是这事就是那事。”两人小声嘀咕道:“我平时怎么了?”我正准备“痛述历史”,讲台边的一个学生对我说:“老师,别理他们,我们上课吧!”我马上意识到自己的冲动,立刻严肃地说:“事情到此为止,谁对,谁错,下课后解决,课堂是大家的,不能因你们两人的矛盾影响大家的时间。”一番话义正词严,可以说是既指出了这两个学生的错误,让他们无话可说,又取得了学生们的支持。在老师和其他同学的注视下,那两个学生乖乖地回到了位置上,课堂秩序恢复正常。
  老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要抓住关键,迅速解决,否则因一两个人而耽误了大多数人的时间,会引起学生的整体不满,也对老师的处理能力产生怀疑。
  避其锋芒,“秋后算账”学生年少气盛,个别人更是一触即发,冲动起来往往不计后果,课堂上老师要理智对待,尽量避免与学生“唇枪舌剑”,发生直接冲突。有一次上课,有两位男生总在交头接耳,我看一眼,他们就静下来,可我刚一转身,他们的声音又传来了。反复几次后,我忍不住发火了:“不想学了是吗?不想学了到教室外去站一会。”见老师生气了,学生们都看着那两位肇事者,其中一个觉得很没面子,一气之下竟真的冲出了教室。教室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我更是恼火,犯了错误还批评不得了,眼里还有没有我这老师!很想把这学生叫过来狠狠地批评一通,但又想如果此时把学生强拉回来,一方面影响其他学生,另一方面只能激化矛盾。这是在课堂上,不能放任自己的情绪,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继续讲课。下课后,我让学生把那位学生找过来,首先表示是自己课堂上冲动了,不该说那样的话。但同时也让学生想想自己的所作所为。该学生冷静后意识到自己的不对,也体会到老师的苦心,主动在班上向老师和同学们承认了错误。
  视而不见,置之不理课堂上老师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所有的情况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但有时处理问题的最好办法却是视而不见。课堂上,学生无聊,乘老师不注意,将一纸飞机悄悄扔出,纸飞机在教室中划了一道弧线,落了下来。李老师正准备发火,发现正在听讲的学生虽有人看到了这一幕,可没有做出反应。看此情况,李老师稍一停顿,装作没看见,继续讲下去。学生发现没人对他的“杰作”感兴趣,也无趣了,课堂教学仍有序地进行下去。下课后,李老师马上把学生叫到面前来。当然在课堂上,这个学生的做法是不对,但老师可以从其他学生的反应中选择最好的处理办法。
  以柔克刚,以情动人课堂上学生的一时冲动固然让老师难堪,但老师也不必一味地从维持自己的形象出发而对学生大发脾气,有时温柔一刀更有杀伤力。课堂诵读课文时,学生们都推荐晓然,我高兴地叫他起来给大家示范,可他站也不站起来,冷冷地说:“我不想读。”热情的学生们愣住了,我心里也很不舒服,但读与不读我应该尊重学生,总不至于因学生不读课文而恼羞成怒吧。面对注视着我的学生,我若无其事地说:“晓然同学可能心情不好,也可能身体不适,我们不要勉强他,换个人读好不好?”学生们欣然接受,课堂教学有惊无险地进行下去。几天后,晓然找到我,向我道歉,说自己当时心情不好,不是有意为难老师的。我安慰他说,没什么,每个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要注意克制自己。自此以后,晓然和我特别亲近,我想可能就是我当时的宽容打动了他。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