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热情

作者:蒋金贵




  那天星期六,风雪交加,我和李老师到县城办点儿事。临近中午,感觉到又冷又饿,就随便找了一家饭店进去。
  这是一家烩面馆,门面不大,收拾得倒挺干净。服务员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我们要了两碗面,一边闲谈,一边坐等。隐约地感到柜台后面有个年轻人,从开始就不停地打量着我们,可能是老板——他想干啥?不知道。
  “是蒋老师、李老师吧!”他终于说话了。
  我们一怔,随即点头,他已经从柜台后面走了过来,并热情地抓住了我们的手。
  “真是稀客呀,老师!好几年没见了,我是晓峰,你们不会忘了吧!”
  噢,终于想起来了。六年前从我们学校毕业的晓峰,有印象,——学习成绩不高,遵守纪律不好,经常受到我俩的批评,临近毕业还请了一次家长——确实有印象。
  面对这样一个曾经关心不多而批评不少的学生,我隐隐地感到有点儿不好意思,而李老师相比之下心理素质更好一些,又很健谈,便与他无拘无束地攀谈起来,并愉快回忆了晓峰在校学习期间的“光荣”历史,同时,双方还对这些往事不同程度地表达了相互理解和遗憾之情,气氛友好得简直出乎我的意料。
  “您俩坐里间吧!”晓峰提议,“外面冷,里面是雅间。”
  恭敬不如从命,我们走进里间。晓峰还建议我们喝点酒,被我们拒绝了,我们推说下午还有急事要办。
  “那好,你们稍等,我去安排烩面。”晓峰说完走了出去。
  不一会儿,两碗热腾腾的烩面端了上来。碗大,量多,牛肉更多,很明显是特殊照顾了。我们看着碗里的面,内心充满自豪和感激之情,并会心地相视一笑。只可惜刚出锅的面热,不好下嘴,各自吃了一口,我们不约而同地把筷子放了下来。
  我们一边聊着,一边等着烩面慢慢变凉。
  大约有十分钟的样子,我忽然想到应该先去把饭钱交了比较合适,就从怀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票子,站起来走出去。
  “让我交,我有零钱!”李老师大声说,并紧跟着追了出去。
  还没到柜台边,晓峰就从柜台后面迎了出来,一边走一边大声说:“交啥钱?怎么能收老师的钱?绝对不行!”接着不由分说,用力把我的身子推出饭店的门。
  ——坏了,他可能以为我们已经吃过烩面了。
  等我站定身子刚想说点儿什么,又被他使劲推了一把。我看见李老师一脸苦笑和无奈,跟着走了出来。
  推上自行车,我们不知道说什么好。晓峰好像还意犹未尽,一再解释饭菜比较简单,未尽学生之情,希望下次再来。
  我们确实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不断地点头。
  离开饭店很远了,我问李老师,他发现真相后会不会再追上来叫我们回去呀?
  “再叫你你好意思回去吃呀!赶快走吧!”李老师果断地说。
  有道理,确定不能再回去了,还是赶快走吧。
  大街上依然风雪交加。除了又冷又饿之外,我们的内心还涌动着一股股说不清的感觉:是好笑、无奈、歉疚?或许还有一点甜蜜……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