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一句问候语De思考

作者:刘彦瑞




  星期天我和女儿在广场玩兴正浓时,遇到了女儿的老师,相互礼貌地寒暄后,老师面带微笑对女儿说:“作业写完了吗?”女儿紧张地回答说:“老师,写完了。”分手后,女儿说:“我们的老师见了我们班的同学总是问作业做完了没有,这是她的习惯。哎,幸亏我写完了。”
  女儿无奈的叹息声,引起了我的深思。
  老师对工作的态度是认真的,她渴望自己的学生能取得好成绩,为此安排了作业并多次督促学生及时完成,时间久了,就形成一种职业性的问候习惯。这种做法的结果如何呢?我们不妨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一下。
  首先,教师安排了作业,学生肯定要想办法完成,但是如果教师不分时间,不分场合地询问作业情况,学生就会精神紧张,作业也就变成了一种负荷和精神压力。他们就会讨厌作业,讨厌某学科了。
  其次,教师习惯性地问询作业情况,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内心感受。学生会误以为教师只知道工作,没有情趣,没有人情味。对老师的关心和问候,他们往往认为是对自己的不信任、不放心。师生之间由此容易产生隔阂,学生心中的老师也变成了一个喜欢唠叨且没有魅力的人。
  因此,在教育教学行为中,不必要的重复和习惯是毫无价值的,这种职业习惯或许就是职业陋习吧!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