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初为班主任

作者:秦丽娟




  近些年,学校大胆放手,给年轻教师压担子,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教师承担了班主任工作。与老教师相比,年轻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很多,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历练。
  
  首先,要准确自我定位
  
  有位教育专家这样说道:“学生希望成为你的朋友,但是你必须立即让他们明白,这并不是你将要扮演的角色,尽管这样非常困难。”“新的、尤其是年轻教师,首先应该尽快建立起来的是他们作为教师和训练者的角色,在待人友善和成为朋友之间有着非常细微的差别。”而在实际中,在与学生日久生情的交往中,年轻的老师们不知不觉会走向另路,他们和学生关系密切,一来二去,学生们也不拿他们当外人,课下交往的时候,学生们少了在老教师面前的紧张和退缩,言谈举止多了些放肆,甚至在课堂上,也会偶尔冒出不恭之词或是不该有的行为。开始的时候,老师们可能会觉得这是关系好的缘故,不去过多地理会,但是,一旦学生和你这样的交往方式形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也就滋生了。天长日久,你会慢慢感觉到学生的话不中听,行为举止不妥,为师的尊严渐渐消退,这时你会感受到学生无意中对你产生的不敬,心情自然不畅,师生关系也会紧张了。
  这是由于年轻的班主任们没有正确把握好师生之间的亲疏关系,误解了“朋友”在师生关系中的意义,疏忽了对学生的规范管理,放纵了学生坏的行为习惯,失去了在学生中应有的威严,为今后的工作埋下了隐患。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首先找准自己的位置。当你和学生亲密相处、打成一片的时候,别忘了自己作为教师的身份和责任——要“严”;在你实施班级管理措施,处理有问题的学生时,要铭记你还是学生的朋友、兄长或长辈——要“亲”。要在循循善诱中,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改正自己,让学生感受到亲人般的关怀和期待。
  现在几乎所有的学校期末都要对老师进行学生评教,尽管有些学生会因为你对他的严格管理而丧失原则,进行“报复”,但作为班主任,不能因此就一味地迁就学生、迎合学生,丧失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和教育,这样并不能建立起真正的师生友谊。相信当他以后走向成熟,会对你的工作和付出给出一个正确的评价。在这一点上,有时候老师还真要大度些。
  
  其次,要“先取势,后取利”
  
  为了管理和约束学生,学校自然会有很多的规章制度,为了配合学校的工作,各个班级也会相应地制定出约法三章及惩罚措施等等。面对如此多的守则、规定,学生已经司空见惯,甚至个别学生还有点“虽令不劝,虽罚必违”的架势。如果一位年轻的班主任,事事照章,时时依法,很快就会使自己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中。晚清大商人胡雪岩道:“有势就有利,先取势后取利。”我认为在班主任工作中,“先取势”就是首先营造适合管理和教育的阵地;“后取利”就是最后再获取教育成果。
  作为班主任,特别是年轻班主任,不能刚开始就给学生下马威。面对学生,板着一副冷面孔,像个“铁面包公”似的,一点情面没有,这也违规,那也违纪,工作还没有开展多少,学生却得罪了不少,班级中没有了你的市场,赢来的却是学生对你的刁难。辛辛苦苦,却举步维艰,怎好开展工作。
  因此,初当班主任,先要学会为自己造“势”,充分利用自己“年轻,有朝气,易于和学生沟通”这一优势,广泛开辟战场,充分笼络人心,使大家都围着你转;对于学生的违规行为,适当“装装傻”,偶尔“糊涂”一下,不时玩些“小伎俩”,做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饶人处且饶人”。当你“拥有”了班级及班级的学生,站稳了脚跟,有了自己的“势”时,班级工作处理起来就会顺风顺水,许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不过,这里有一个“度”的问题,要把握好“装傻”和“糊涂”的时机和火候。对于有些问题,既“不要忽视已经出现的问题,应在问题恶化之前找到解决的办法”,也“不要反应过度,使得问题比他们实际看起来还要严重”。
  
  第三,要学会“瞻前顾后”
  
  由于阅历浅,工作方法不够灵活,应急能力欠缺,学生信任度也不够,因此年轻班主任要有“问题意识”,有前瞻性,学会“对那些掩盖在简单的言语信息下面的情绪和思想保持敏锐的洞察”,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比如,能及时观察到或能预料到在某些活动或事件后学生思想、感情或心理上发生的变化;学生在日记上、作文上所流露出来的心迹或情绪的变化;学生在与你交流中有意无意流露的观点,这些都可能为你提供教育的契机。因此,只有勤于观察,多动脑筋,敢于预见,善于发现,才可能把转瞬即逝的施教机会捕捉到手,并充分利用,也才可能避免突发事件的出现给自己造成的措手不及。
  
  第四,忌做“高级保姆”
  
  年轻老师有激情,有上进心,对工作满腔热忱,这是好事,但一定要注意,对高中学生的管理绝不同于初中生,不要越俎代庖,事必躬亲,凡事一百个不放心。该老师去做的,自然要尽职尽责,需要学生做的,也应该大胆放手,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和机会,让他们学会管理自己,在自我管理中,挖掘个人的潜能,提高个人的能力,培养各自的责任意识。只是在开始阶段,要注意培养和引导,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不能大撒把。在放手让学生去做之前,要耐心地指导,在学生做的过程中,要跟踪了解。这样的管理对学生个人和班级的发展建设都有利。学生思想和处理问题的水平会越来越成熟,班级凝聚力会越来越强,这时候当班主任有事需要脱身,学生会自觉地维护好班级的秩序,保障一切活动的开展和顺利进行,也为班主任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赢得了时间,否则,班主任一定会身心俱惫。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