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学校提高班主任幸福指数De主要途径

作者:石 磊




  “幸福感”将作为考察社会和谐程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指标,成为政府决策的依据以至于行政考核的重要内容。这一种人文进步,无疑是值得称道并期待的。联系到我们的教育,近年班主任的生存状况虽有明显改善,但仍然不容乐观。主要问题是工作辛苦、精神疲惫、报酬偏低,就是说班主任缺少幸福感。显然,这对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潜在的障碍。我们认为,只有体验幸福的人,才会去关怀他人的幸福。学校给班主任以人文关怀,班主任就会将这种关怀传递给学生,所谓“爱能生爱”。下面,从学校管理角度谈谈提高班主任幸福指数的主要途径。
  
  一、增强工作能力
  
  “人是靠精神站立的,又是靠业务行走的。”一个教不好书、当不好班主任的老师在学校里无论如何是不会幸福的。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服务,为教师的学习与研究创造良好的环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管理。因此,学校要帮助班主任专业成长,从而使班主任享受专业成长和事业发展的幸福。
  
  1.业务培训
  同样的工作,如果自身工作能力强,工作起来得心应手,感觉就会相对轻松一些。事实上,相对于专业课师范毕业生的班主任知识和技能是非常缺乏的。因此,进行班主任工作的理论和技能培训是当务之急。过去,由于教师离校外出参加培训,从而增加了教师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学校工作和家庭生活,同时培训工作针对性也不强,因此,我们特别强调培训校本化。主要做法:
  一是改进班主任例会制度。过去常常将例会开成工作总结会、布置会,现在我们把它开成经验交流会和理论培训会,努力加强例会的计划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例会每月一次,每次都根据当前工作任务确定一个研究专题,如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制订、学生家长会的召开、品德评语的书写、心理咨询方法、新学期开始教育等,选择有较丰富经验和一定理论修养的本校优秀班主任担任主讲,并下发辅导资料。
  二是试行班主任工作研修制度。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每位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我们认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是一个教育专家。学校要有意识地向这个方向培养班主任,从而使班主任科学地管理班级,降低管理的成本,提高管理的效率。为此,我们把优秀班主任平时积累的教育案例、班级讲话稿(如自我介绍、考风考纪教育、高考动员、填报高考志愿指导等)、个别谈话稿(如早恋、厌学、打架、网恋等问题)等教育资料分门别类收集和整理起来,编写成册,从而把优秀班主任的工作经验从零碎转化成系统,从经验转化成理论,从无形转化成有形。这既是对优秀班主任的鼓励、肯定,也是对优秀班主任的促进和提高,更为其他班主任的学习和借鉴提供了条件。
  
  2.心理辅导
  有调查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班主任不仅身体累,而且心也累。培养心理健康的学生需要心理健康的教师。为保证实施素质教育,在推行教育与教学改革的同时,必须高度关注教师的心理状况。不管怎样,班主任工作负担重将是一个长期问题,因此,班主任学会自我减压注意心理调节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为此,可以让优秀班主任现身说法介绍减负经验,还可以请心理医生和心理教育专家到学校作专题报告。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心理专业的自学考试,并且引导教师把学到的心理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去。
  
  二、减轻工作负担
  
  班级管理事务琐碎,耗费时间长,教育难度大,给班主任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学校要想方设法减少班主任的工作负担,追求工作效率。
  
  1.加强服务
  学校职能部门——政教处要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例如:为班主任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准备资料。每学期学校根据工作重点、思路结合学生实际在全校范围内都要开展2-3个专题教育活动,如诚信教育、亲情教育、法纪教育等。过去,政教处往往只发一个活动通知再加一个考核标准就完了,但班主任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收集相关资料。为此,政教处在活动前准备充足资料给班主任,为班主任节省了大量时间,同时也有助于班主任吃透活动的精神,从而提高活动效果。又比如,提供学生品德评语模块。每学期班主任都要为学生写品德评语,费时费神,还吃力不讨好。为此,可以通过计算机规范化管理,消除品德评语中的主观片面性、随意性等弊端,更好地全面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并且大大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效率,受到广大班主任的欢迎。
  
  2.改进考核
  许多学校在进行教学管理时,对教师的考核与评比过多且僵化,没有体现教师职业特点和工作性质,因此我们在以下制度做了改进。
  考勤制度。通过比较、交流,我发现了这样一个规律:越是有名、越是档次高的学校,就越不会在上下班的时间上做文章;而越是落后、越是教学质量差的学校,就越强调出勤的时间,越强调坐班制。其实,学校不同于工厂。工人迟到、早退几分钟就会影响其工作的产值,但是教师不同。教师的产值不是用迟不迟到能够量化的东西。所以,我们学校采用弹性工作制。根据学生管理实际需要,允许班主任的在校时间有一定灵活性,在特定时间内必要时可以离校办私事。
  考绩制度。苦干固然可嘉,巧干更加难得。因此,学校应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观能动性,尊重班主任个性化的工作风格,允许“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学校的量化考核应从注重数量转向质量。这种考核机制鼓励了班主任的创新精神,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负担。
  
  3.分担工作
  为了切实减轻班主任的工作量,我们增设了见习班主任和副班主任,分担班级工作。
  一是试行见习班主任制度。我们要求新教师先当见习班主任。一方面让新教师参加学校举办的见习班主任培训班,接受正规系统的理论培训;另一方面,让新教师与老班主任结对子,参与班级的实际管理,例如组织主题班会、进行个别教育、管理寝室等等。通过一学年的上岗培训,再经过学校考核,挑选出合格学员作为副班主任的储备人选。这样新教师得到了培训,班主任又减轻了工作负担,可以说是“双赢”。
  二是试行副班主任制度。由正班主任在自己班级的科任教师中聘请一名副班主任,由于多了一个帮手,自然减轻了正班主任的工作负担。但是,要防止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两个和尚”没水喝,互相扯皮,两人负责变成两人都不负责。二是副班主任形同虚设,实际上还是正班主任一个人做事。因此,要明确正副班主任的职责范围和具体分工,并且按照副班主任的工作数量和工作质量给予适当的工作报酬。并且规定:只有合格的

[2]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