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新德育探索

作者:李镇西




  “新德育”是“新教育实验”的一部分。从2004年开始兴起的“新教育实验”,正在影响着改变着越来越多的教师、学生和学校。“新教育”并不是一个今天才提出的新概念,作为一种教育实验运动,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的英国、法国和德国。在中国,20世纪初也有一批教育家曾明确提出“新教育”实验的主张,比如陶行知曾发表《试验主义与新教育》,杨贤江也曾发表《新教育大纲》等。但今天的“新教育”显然不是过去“新教育”的自然延续,而是针对今天中国教育所面临的弊端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改革。新教育实验主张教师无限相信学生潜力,力求教育应该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从实践的角度看,它是实现素质教育理想的有效路径之一。
  就教育理念而言,关于“新教育”之“新”,我的理解并不是前所未有的“横空出世”,而是归真返璞和与时俱进,也就是说,今天所进行的“新教育实验”,是让教育回到起点,将过去无数教育家所憧憬的教育理想变成现实。有人曾这样评价“新教育”之“新”:“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继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关于“德育”,从概念上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德育是指“道德教育”。而广义的德育,则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五育一体的教育(近年来,有人把环境教育、国防教育等等都纳入德育的范畴)。我个人认为,前者对德育的理解太窄,因为在实践中,德育决不仅仅是“道德教育”;而后者对德育的界定又太宽,几乎无所不包。我对德育做这样的界定,所谓“德育”,就是指以道德教育为核心,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法制教育、环境教育、学科知识教育等相联系(渗透)的促使人社会化进程的教育。本文所说的“新德育”是针对目前德育的弊端——我将其称为“旧德育”——而提出来的。
  
  一、旧德育的特点
  
  1.旧德育是“单向教育”
  所谓“单向教育”是指在旧德育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绝对的教育者,而学生自然是绝对的被教育者,因而从教师的角度看,教育过程便是“我说你服”、“我打你通”、“我管你从”的过程。“单向教育”有一个在我看来是“虚拟”的假设,那就是教师无论在人格上还是学识上都远远高于学生,甚至是“道德完人”,至少比学生完美高尚(尽管没有人公开这样说),所以有“资格”去“塑造”学生的灵魂。不然何以能够成为“灵魂工程师”?至今不少德育工作者仍信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苦口婆心而又居高临下地去“教育”学生,这使学生对老师敬而畏之,畏而远之,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德育长官”。更加严重的是,在“德育长官”的管教下,学生逐渐丧失了自我教育能力,也缺乏起码的独立思考能力:“老师说的总是对的,不用我操心!”一方面畏惧老师,另一方面,为了服从又不得不迎合老师,以至形成“双重人格”。
  
  2.旧德育是“非人教育”
  所谓“非人”,就是不把学生当成人,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无视学生的尊严、思想、情感等精神存在,而把学生当作没有生命的“物”。学生是机器——装道德的机器、装知识的机器。所谓“非人教育”,就是非人道的教育,在这样的教育中,不但老师不把学生当人——比如辱骂和体罚学生,而且久而久之,学生自己也忘记了自己是人,因为学生的尊严感、耻辱心已经被剥夺得干干净净。在这种教育下培养的学生,多是温良恭俭让的“谦谦君子”,而少有善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开拓者。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教师眼中的学生是学习机器,是考试机器,是成绩分数单,是录取通知书——唯独不是“人”!
  
  3.旧德育是“顺民教育”
  “顺民教育”也叫“听话教育”,而所谓“听话教育”就是以“听话”为目的的教育,其教育目的或者说客观的教育后果是培养“顺民”。中国父母对孩子常有这样的口头禅:“要听话”、“做听话的好孩子”。有一句顺口溜也说:“在家里听爹妈的话,到学校里听老师的话,将来进单位要听领导的话。”形象地反映了一代人成长的过程。如此教育培养的学生,必然迷信老师迷信权威。说穿了,“顺民教育”(“听话教育”)是把学生作为工具,目的是培养一种只会听话的听从者、顺从者、服从者,不能独立、毫无主见的驯服工具。这种教育的结果只能培养两种人:一种是奴才,就是对的话也听,不对的话也听,好的话也听,坏的话也听,自己毫无主见,没有独立人格;一种是两面派,有人在时听话,没人在时就不听话,说的是一套,想的是另一套,公开搞的是合法的,背地搞的全是假冒伪劣。“顺民教育”是封建专制教育在今天的流毒。中国古代封建教育特别强调“教化”,而“教化”便是规定一系列让人不可逾越、限制人的创造力发展的“规范”,逼使受教育者就范。这是专制制度所决定的,因为专制制度所需要的,是奴才和顺民。
  
  4.旧德育是“封闭教育”
  所谓“封闭教育”,就是将教育与社会生活隔绝开来,认为教育与生活无关,纯粹是教室里的主题班会式的教育,或校园里的作文比赛、演讲比赛。我们许多德育工作者对社会有一种担忧,甚至有一种恐惧感。“学校教育一点钟,抵不过社会一分钟!”“五(天)加二(天)等于零!”……这是许多德育工作者的叹息。于是,一些教育者在修筑学校德育的“铜墙铁壁”上狠下工夫:不准学生与社会上的人接触,尽量减少学生与校外的联系,严格控制学生放学后回家的时间……近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安全”为由,把学校的春游活动也取消了!不少学校都喜欢说“封闭式管理,开放式教育”,其实,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纯而又纯”的教育,不可能有真正开放的教育,培养出的学生很难有健全的人格、开放的视野和创造的素质。
  
  5.旧德育是“他律教育”
  “他律”的特点,是一言一行都受外在因素(如老师、家长、班干部、学校纪律等等)的约束,是一种被迫的“循规蹈矩”。当然,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学生,这种纪律性“强制”是必需的——不光学生,即使是成人也必须受“秩序”(大到国家法律,小到团队纪律)的约束;但对于学生来说,“他律”并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如果我们的学生永远只能“他律”,如果他们只是在老师、家长面前才是“乖娃娃”,而背着教育者则又是一副面孔,那么这将是我们教育的失败!“他律教育”的直接

[2] [3]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