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音乐美术列为高考科目 等

作者:佚名




  教育部新大纲将音乐美术列为高考科目
  
  教育部2007年新课标高考大纲近日出台,明年将率先在山东、宁夏、广东、海南4省区实施。其中,音乐美术被列为广东、山东两省高考选考科目。
  教育部考试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经教育部批准,2007年高考中,上述首次进入新课程试验的四省区将正式按新方案进行考试。4省区实行的新高考方案各不相同。广东省实行“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方案。其中“3”为语文、数学和外语;“X”为专业选考科目,有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术科、美术术科、体育术科等9门学科,任选一科。山东实行“3+X+1”的方案,海南实行“3+3+基础会考”方案,宁夏实行“3+文综/理综”方案。4省区的新高考方案中,都把综合素质评定列入其中,考生的综合素质评定将被记入电子档案,作为高校录取新生的重要参考。
  据有关专家介绍,2004年4省区作为全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首批实验区进入实验。这次新课标高考大纲及4省区高考方案的出台,不仅关系到4省区明年高考,在很大程度上预示着今后新课标高考的走向。
  
  教育部等10部门规定:
  学校不得组织学生抢险
  
  学校不得组织学生参加抢险等应当由专业人员或者成人从事的活动,不得组织学生参与制作烟花爆竹、有毒化学品等具有危险性的活动,不得组织学生参加商业性活动。这是教育部、公安部等10部门联合制定并于日前实施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中明确提出的。此外,办法还规定,学校应当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开展安全防范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应对不法侵害。在开学初、放假前,有针对性地对学生集中开展安全教育。新生入校后,学校应当帮助学生及时了解相关的学校安全制度和安全规定。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针对洪水、地震、火灾等灾害事故的紧急疏散演练,使师生掌握避险、逃生、自救的方法。同时,还应对学生进行实验用品的防毒、防爆、防辐射、防污染等的安全救护教育,以及用水用电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和消防安全教育等。还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到江河湖海、水库等地方戏水、游泳的安全卫生教育。
  
  课改后负担未降反增
  六成小学生睡眠不足
  
  参加课改试验的小学生中,六成以上的学生睡眠时间达不到国家规定;课改学校领导反映,目前的考试评价制度以及社会大环境与新课程改革已经产生了矛盾。
  日前,2005—2006年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年度工作总结和经验交流会举行。教育界人士对2001年起开始的中小学课程改革试点工作进行了研讨。尽管学校领导、老师、学生、家长均对新课改给予了肯定态度,但也有教育专业人士同时认为,“改革现行的评价体制”已经“迫在眉睫”。
  
  大多学生喜欢课改课程
  根据一份对于参加课改的小学生的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对课改开设的课程是接受和喜欢的。
  另外,新课改还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信息能力、交际能力等,因此在目前学生的学习方式上也趋于多样化。
  调查同时反映出,老师和家长对于孩子的教学行为和教育观念随新课改发生了变革。老师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仅用学习成绩作为评价标准的观念,绝大多数老师也开始鼓励孩子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
  
  六成学生睡眠不达标
  但是调查显示,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实目前并没有改变,相反还有持续增加的趋势。
  “我渴望双休日就像穷人渴望一顿饱饭一样。”一位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曾经发出这样的感叹。
  调查显示,参加课改试验的小学生,61.6%的学生日均睡眠时间达不到国家规定(日均10小时),只有9.15小时;与去年相比,日均课后作业的时间有所增加,5年级学生的日均课后作业时间最长,每天达到2.33小时;参加课改的小学生,仅有46.36%的人能保证周末玩5小时,40.46%的人在周末两天平均玩的时间不到3.5小时。
  
  追分现实阻碍课改实效
  课改学校领导建议,“教材改革与评价考试改革要协调一致,教育内部的改革要与社会整个环境的改革结合起来。”
  他们表示,与前几年相比,课改过程中的深层次问题更加突出,比如中考、高考的压力,整个社会对于升学考试分数的追求等,与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相抵触。
  有学校领导表示,课程改革应与中考、高考改革联动,应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不能单方面调整就被称为“课改”。
  
  教育部:高雅艺术进校园是
  对选秀的有力反击
  
  教育部官员在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尽管媒体指责各种选秀活动,但是各级各类电视台对选秀活动乐此不疲。而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则是对这种鄙俗的社会现象的一种有力的反击。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指出,现在有些媒体在纷纷指责各种选秀活动,对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利,甚至有些被选上的孩子的家长都痛心疾首,悔不该指导孩子走上这一条路,这样的事情尽管大家在埋怨着,但是各级各类电视台对选秀活动乐此不疲。
  王旭明表示,这几年中央财政陆陆续续支持了很多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这些活动在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的同时,对“选秀”这种鄙俗的社会现象又是一种有力的反击。但是媒体对此的报道并不是特别多,不是特别充分。
  据了解,从2002年策划“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开始,中央财政累计拨款3000万元。今年九月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中国十大中央艺术院团将奔赴京、津、沪、皖等十三个省市的高校,免费为大学生们演出一百余场高雅的经典剧目,中央财政共拨款1800万元。
  
  教育部将修订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把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回信精神引向深入,推动师德建设工作,教育部日前以此为主题召开座谈会,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袁贵仁透露,教育部目前正在抓紧研究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他指出,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和基础,总书记对孟二冬教授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的高度评价和赞誉,是对新时期师德精神的新阐述、新概括、新要求,有着深刻的时代内涵,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袁贵仁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和师德规范的要求,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常抓不懈。他同时强调,要大力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大力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加强高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和学生党员队伍建设。
  
  学生受伤害事件频发
  上海将排查有精神病史教师
  
  日前,上海市教委转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近期几起学生受伤害事件的紧急通报》,强调将就教师是否有精神病史开展一次资格排查工作。
  教育部称,近期,连续发生了个别地方学生受伤害事件:甘肃省某县一小学校长赵某在担任校长期间,以检查身体、打扫卫生、询问学习情况为借口,猥亵多名学生。今年9月6日,安徽省某县一小学班主任以敲诈钱财为目的,绑架并残忍杀害一小学生。9月20日,湖南省某市一初中教师李某(有精神病史)在某班上课期间,打伤该班某女学生,后又把该学生从四楼摔下,造成该学生当即死亡。
  《通报》说,这一系列事件反映出个别地方在教师聘用、学校日常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存在漏洞和不足,也揭示出学校安全教育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为此,上海市将按照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教师资格认定和教师聘用制度,特别就是否有精神病史,开展一次教师资格排查,并建立对在职教师的定期排查制度、心理辅导制度、师德报告制度和舆论监督的有效机制。
  
  大中小学今后将增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这是《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的。文化部部长孙家正透露,今后大中小学都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特别是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的课程,中学语文课程中要增加传统经典诗词的比重。教育部正在根据《纲要》的要求,具体编制一些教学和教材的计划。
  (以上均为本刊综合消息)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