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不要把“孩子”托付给别人等

作者:佚名




  不要把“孩子”托付给别人
  
  在一片酷热难耐的沙漠中,一群难民正缓慢地向边境移动。一位虚弱的母亲终于支撑不下去了,她抱着孩子找到一位神父,想把孩子托付给神父,因为她觉得自己已无法撑到边境。
  然而,神父断然拒绝了这位可怜母亲的要求,他说:“你自己的孩子,当然要由你自己负责,我无法代劳!”母亲万般无奈,只得抱起自己的孩子回到难民潮中。令人惊奇的是,这位虚弱的母亲抱着孩子,尾随难民潮一天又一天蹒跚前行,最后竟步行到了数百公里之外的边境。在国际红十字会的护理照顾下,这位母亲和她的孩子都平安地活了下来。
  那位神父是充满智慧的,试想,如果当初神父满足了这位母亲的要求,接下了她的孩子,她还能活着走到边境吗?一路上,她就是靠着自己的孩子——爱和希望,而支撑到边境的。
  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把自己的“孩子”——爱和希望——托付给别人,因为心中有了爱和希望,人就会有无穷的勇气和力量,就能战胜一切困难和挫折,创造生命的奇迹。
  (方之林/荐黄小平/文)
  
  生死之间的信任
  
  公元前4世纪,意大利有一个名叫皮斯阿斯的年轻人触犯了国王。皮斯阿斯被判绞刑,将在某个法定的日子里被处死。皮斯阿斯是个孝子,在临死之前,他希望能与远在百里之外的母亲见最后一面,以表达他对母亲的歉意,因为他不能为母亲养老送终了。
  他的这一要求被告知了国王,国王感其诚孝,决定让皮斯阿斯回家与母亲相见。但条件是皮斯阿斯必须找一个人来替代他坐牢。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其实近乎不可能实现的条件,有谁愿意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替别人坐牢,这岂不是自寻死路。
  但茫茫人海,就有人不怕死,而且真的愿意替别人坐牢,他就是皮斯阿斯的朋友达蒙。
  达蒙进牢房以后,皮斯阿斯回家与母亲诀别。人们都静静地看着事态的发展。日子如水,皮斯阿斯一去不回头,眼看刑期在即,皮斯阿斯也没有回来的迹象。人们议论纷纷,都说达蒙上了皮斯阿斯的当。
  行刑日是个雨天,当达蒙被押赴刑场时,围观的人都在笑他的愚蠢,幸灾乐祸的大有人在。但刑车上的达蒙,不但面无惧色,反而有一种慷慨赴死的豪情。
  追魂炮被点燃了,绞索也已经挂在了达蒙的脖子上。有胆小的人吓得紧闭双眼,他们内心深处为达蒙深深地惋惜,并痛恨那个出卖朋友的小人皮斯阿斯。
  但是,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在淋漓的风雨中,皮斯阿斯飞奔而来,他高喊着:“我回来了!我回来了!”
  这真是人世间最感人的一幕。所有的人都齐声高喊起来,刽子手甚至以为自己身在梦中。消息传到了国王的耳中。国王将信将疑地急急亲赴刑场,他要亲眼目睹自己的子民。最终,国王万分喜悦地为达蒙松了绑,并当场赦免了皮斯阿斯的罪行。
  这个真实的故事,不仅感人,而且撼醒人们的灵魂。千百年来,有关朋友的解释千万种,但意大利的史书作者固执地以为这就是朋友,并在这个故事后面,就朋友的含义只写了一个词,那就是:信任。
  (徐永明/荐佚名/文)
  
  上帝的奖赏
  
  1963年,一位名叫玛莉·班尼的女孩写信给《芝加哥先驱论坛报》,因为她实在搞不明白,为什么她帮妈妈把烤好的甜饼送到餐桌上,得到的只是一句“好孩子”的夸奖,而那个什么都不干、只知捣蛋的戴维(她的弟弟)得到的却是一个甜饼。她想问一问无所不知的西勒·库斯特先生,上帝真的是公平的吗?为什么她在家和学校常看到一些像她这样的好孩子被上帝遗忘了?
  西勒·库斯特是《芝加哥先驱论坛报》儿童版“你说我说”栏目的主持人,十多年来,孩子们有关“上帝为什么不奖赏好人,为什么不惩罚坏人”之类的来信,他收到不下千封。每当拆阅这样的信件,他心里就非常沉重,因为他不知该怎样回答这些提问。
  正当他对玛莉小姑娘的来信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位朋友邀请他参加婚礼。也许他一生都该感谢这次婚礼,因为就是在这次婚礼上,他找到了答案,并且这个答案让他一夜之间名扬天下。婚礼仪式上新娘和新郎互赠戒指,也许是他们正沉浸在幸福之中,也许是两人过于激动,总之,在他们互赠戒指时,两人都阴差阳错地把戒指戴在了对方的右手上。牧师看到这一情节,幽了一默:“右手已经够完美的了,我想你们最好还是用它来装扮左手吧。”
  右手成为右手,本身就非常完美了,是没有必要把饰物再戴在右手上了。同样,那些有德的人,之所以常常被忽略,不就是因为他们已经非常完美了?后来,西勒·库斯特得出结论,上帝让右手成其为右手,就是对右手的最高奖赏,同理,上帝让善人成为善人,也就是对善人的最高奖赏。
  西勒·库斯特发现这一真理后,兴奋不已。他以“上帝让你成为一个好孩子,就是对你的最高奖赏”为题,立即给玛莉·班尼回了一封信,这封信在《芝加哥先驱论坛报》刊登之后,在不长的时间内,被美国及欧洲1000多家报刊转载,并且每年的儿童节,他们都要重新刊载一次。
  前不久,一位中国儿童不知在什么地方发现了这封信,读后,他通过国际互联网在《芝加哥先驱论坛报》的网页上留言,说:中国民间有一句古话,叫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我曾经对恶人迟迟得不到报应感到迷惑不解。现在我终于明白,其实他们立即就得到了报应——因为让恶人成为恶人就是上帝对他们的惩罚。
  (益民/荐刘燕敏/文)
  
  别被优点打倒
  
  雷恩是二战时纳粹德国赫赫有名的潜艇专家。此人参与了德军最新型潜艇的设计与建造,掌握着新型潜艇的绝密情报。在一次战争中,雷恩被盟军俘获。但盟军用尽了种种办法,就是无法让他开口说话。后来,盟军了解到,此人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工作中绝不允许别人有半点差错,哪怕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问题,他都会与别人争得不可开交,非要分出个是非曲直。盟军针对他的这一特点,设计了一套审讯方案。盟军每天审他,每次都要经过一间教室,里面有个老教授正在给学员讲解有关潜艇的知识,但错误百出。开始一两天,雷恩还忍受得了,只在教室的窗口稍微停了停,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到了第三天,他终于忍不住了,冲进教室与那个“教授”争辩起来,还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又写又画。由此,盟军便轻而易举地获取了德军潜艇的绝密情报。雷恩与其说是被盟军征服的,不如说是被自己的优点打倒的。
  (周金财/荐孙健兴/文)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