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像花儿一样绽放

作者:郭盛琼




  美,是千百年来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古往今来,人类从未停止过对美的追求,有人玉树临风,有人卑劣委顿,有人春花秋月,见之赏心悦目;有人狗肚鸡肠,见之就想以清水洗目洗心……有人能愉悦别人的眼睛,让人立刻感到世界草木葱茏、繁花似锦;有人对于公众来说就是黄沙漫漫,就是汽车尾气。
  曾经,中学生一直以一种标准化的形象占据着大多数人的记忆,但这样的记忆正在被渐渐改变。中学生的青春形象应该是纯正的、标准化的,还是社会的、多元化的?
  
  让形象与身份相合
  
  身为学生,我们提倡穿校服。当你身着整洁的校服,站在上千人的队伍中注视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聆听着校歌萦绕耳际,你不觉得,那是一种庄重吗?当你看到同学着清一色的服装行走于校园,你不觉得,那是一种亲切吗?当你在公汽上起身给老人让位,他人用欣赏的眼光看着你——十九中的学生时,你不觉得,那是一种自豪吗?
  再呆板的服饰也掩饰不了神采飞扬、气宇轩昂的精神;再新潮时髦的衣着也不能修饰无精打采、颓丧失落的神态。我们每一个真正有个性的人,只需要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微笑,就足够体现我们的风采。
  有人沉迷于模仿明星的举止仪态,那只会使人感到装模作样;有人追求少年老成的“成熟”,那只会使人感到世故十足;还有人把穿着漂亮、花钱大手大脚当作“现代风度”,把处处表现得高高在上而不尊重别人当作“高贵”,那更会使人敬而远之。丑陋的心灵会从重重包裹中泄露痕迹,美丽的人自会有美丽的光彩,在晦暗的地方也会光彩照人。
  
  让形象与文明同行
  
  我们每个人没有办法选择外表的美或丑,但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选择文明。
  古人说,于细微之处观察人。
  我们不难看到,刚清扫过的校园,就有同学扔下未喝完的牛奶袋、饮料罐、面包纸;在教室的垃圾桶边,常有同学不愿多走路而飞掷的纸屑和塑料袋;在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中,有同学左顾右盼、窃窃私语;在安静无声的自习课上,有同学却叽叽喳喳甚至高声喧哗。
  我们还看到这样的一些现象:抄袭作业,随意逃课,考试作弊,吸烟赌博,争吵打架,游戏网吧;不假思索的起哄,对坏现象的追捧,以对抗规则而获得别样的关注,把相互骂骂咧咧当作亲近的表示,任意地把别人作为自己的发泄对象。
  当你冲进食堂并若无其事地插队买饭的时候,当你让球印儿脚印儿随便上墙的时候,当你因一点儿小小的摩擦碰撞而恶语相向,甚至大打出手的时候,你可曾想到:这是放弃了文明,选择了野蛮啊。
  文明是尊重别人,更是尊重自己;文明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思维习惯,文明更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美。我们是否该经常检点和约束自己,防微杜渐,在行为的矫正中调整和美化自己的形象。
  
  让形象与心灵相约
  
  心灵的滋养和充实是最重要的装饰,如果心灵的庭院尽是繁花与馨香,那么浑身上下透出来的美丽就足以颠倒众生了;如果心灵的庭院荒芜了,尽是棘刺,那他的面容上、眼神中又怎能流露出温情和美丽呢。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自我形象作前瞻性设计,它影响着我们的一生走什么样的道路。爱因斯坦这样说:“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生活目的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如果被这种“猪栏的理想”牵着鼻子走,怎么可能有美的心灵、美的形象?
  有了高尚的情趣,有了执著的追求,就有了下面的行动:同学有困难热情相助,班级事务样样关心,学习上勤勉踏实,生活上朴实谦和,面对困难我们偏向虎山行,面对挑战我们何惧风和雨,对老师我们多一些尊重,对父母我们多一些爱的回报。
  这些,都是一颗善良向上的心灵所带来的美丽,不仅发自内心、溢于言表,而且持久高贵。
  
  让形象与文化浸润
  
  追逐流行的中学生总是喜欢追求新鲜的事物,FLASH、电子游戏机、网游、动漫,这些新的时尚,都是青少年中间先流行起来的,喜欢玩个性,喜欢与众不同,喜欢另类的形象和装扮。可是你追逐的结果是什么呢?仅仅是他人艳羡的眼神吗?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报道(我不知是有意炒作还是恶意中伤);有一次记者采访周杰伦,他说根本就不愿去大陆开演唱会,他觉得大陆的歌迷素质太低。我想他是在说我们大家吗?是在说我们的浅薄无知吗?我不知道我这样讲是否会遭到他众多粉丝的反感!我只是想告诉大家,我们在追求流行文化时,是否只是流于表面和形式,而未能深解其中味呢?
  还有哈韩哈日族们,在看日韩剧时是否又只是看中了俊男靓女的组合,精美绝伦的美食,催人泪下的对白,荡气回肠的爱情,还有制作者费尽心机促成的跌宕的剧情、唯美的画面、婉约的音乐,而忽略了内在的一种精神、一种文化。
  我想作为站在流行时尚最前沿的中学生,对流行文化的吸纳,不应该只停留在挂满日韩饰物,穿短裙着筒袜,耳朵听着日韩音乐,眼睛盯着日韩剧集……偶像剧中人物在亮丽的外表下,他们大多诚信有礼、尊老爱幼、重视家庭,他们不依附于他人,坚强成长,最终实现自我价值。《冰上悍将》中永不言败的里中春,《浪漫满屋》中单纯可爱的韩智恩,《大长今》中坚忍不拔的长今,《爱上女主播》中平凡善良的善美,《自从相识你》中外柔内刚的李玉花,《王子变青蛙》中活泼热情的叶天瑜。他们或让人感怀让人唏嘘,或让人振奋让人钦佩。
  潮流总有退却的时候,永不退却的只有值得回味的蕴含其中的深意,它们能让我们的心灵得以浸润、气质得以升华、形象得以提升。
  最后让我们牢记培根的一句名言:“把美的形象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中学生的形象应该兼顾青春气息和学生气息,有流行时尚有传统文化,青春、活力、阳光,在晨光下,在微风里,在教育的殿堂,像花儿一样绽放,自内而外,茁壮成长。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