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走进五彩缤纷的民族村

作者:葛乃和




  [活动目标]
  l.让学生了解有关民族知识以及民族风俗人情,激发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思想感情。
  2.借助说、唱、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和艺术素养,并在欣赏中丰富想像力。
  3.培养学生口头表达、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活动准备]
  l.搜集有关民族生活知识和习俗的资料、图片,阅读表现民族团结友好的感人故事。
  2.欣赏民歌,学唱民歌,学跳民族舞蹈。
  3.与同学互相合作,排演具有民族特色的节目。
  [活动过程]
  (播放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欣赏录像)
  师: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的共同奋斗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56个民族的共同努力缔造了璀璨的中华文明。正如歌中所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五十六个民族就像五十六朵花。今天,我们就快乐地走进五彩缤纷的民族村。
  
  一、大家谈——交流民族知识
  
  师: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里,我们常用大家庭来形容伟大祖国,用兄弟姐妹来比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一个家庭,兄弟几个,吃穿住用,喜好嫌恶,都应该彼此了解,互相尊重。各个民族经济发展如何,文化特色何在,过去怎么样,现在怎么样,为什么这样,也有知晓的必要。相知才能相亲,同学们收集到哪些民族材料呢?
  每小组推荐代表在讲台上展示收集的材料与图片。
  
  二、大家演——体验民族风情
  
  师: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族节日,展现了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请把你们熟悉的民族节日通过简单的表演让大家猜一猜、赏一赏。
  情境表演一:
  白族“火把节”:“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等民族的一个盛大节日。大多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举行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活动。当晚,每家门前都竖有火把一柱,村口全村公立的大火把上插满彩色的纸旗,书写一些吉祥语句,村民们则高举火把在田间游行一周,以示驱除家中田中鬼邪,保人畜平安。节庆期间,各族男女青年都用最喜庆的方式把快乐表达出来。
  情境表演二:
  傣族泼水节:泼水节为傣历新年的庆祝活动,一般在阳历4月13日至4月15日之间。人们先至佛寺浴佛,然后互相泼水,用飞溅的水花表示真诚的祝福。到处欢声笑语,充满了节日气氛。
  老师总结:不同民族都有各自的传统节日,既表现了他们各自的文化特色,也表达了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三、大家唱——体验民族文化
  
  师:民歌与劳动人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在民间世代广泛流传的歌曲,是大众口头创作的、并在流传中不断丰富着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人口和民族众多,所以民歌源远流长,浩如烟海。民歌的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彩,是我国音乐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请大家欣赏和演唱民歌。
  学生通过独唱、合唱、联唱等形式把自己熟悉的民歌唱一唱。
  
  四、大家跳——感悟民族艺术
  
  师:中国民族舞蹈凝聚着民族艺术的精华,具有独特灿烂的舞蹈文化,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并极具感染力。让我们来一同欣赏朝鲜族的《长鼓舞》、蒙古族的《盅碗舞》等经典舞蹈作品,它们展示了我国民族舞蹈的辉煌历史和高超艺术。
  师生边看边跳,重在参与,以增强对民族舞蹈的了解。
  
  五、大家讲——感受民族团结
  
  师:几十年来各民族人民团结亲如一家,中华大地传颂着一个又一个民族团结的故事。
  学生讲述有关民族团结互助的故事。
  师:花里开花数牡丹,美不过民族团结花。我们要加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和了解,互相沟通,增进友谊。让我们跨越时空,采用各种方式与不同民族的儿童进行交往。
  生1:我写了一首诗: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生2:我画了一幅画,寄给藏族同胞。
  生3:我发一个电子邮件向其它民族儿童问好。
  生4:我自己做一个具有家乡特色的小玩具,寄给远方的朋友。
  生5:我拍一些家乡美景的照片,在网上发给其他民族的小朋友。
  ……
  师:民族团结亲如一家,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好儿女。这堂班会课,我们一起走进了五彩缤纷的民族村,了解了许多民族的知识和风土人情。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五十六个民族亲如一家,都为建设美丽的祖国作出了贡献。让我们携起手来,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共同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