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巧用激将法

作者:曹安扬




  班主任做教育工作,少不了与学生谈话,巧用激将法,就是一种与学生交谈的好方法。
  那么,什么是激将法呢?我们来看下面两则故事。
  面对着号称百万雄师的曹军,孙权想与之决战,但又举棋不定。诸葛亮说:“曹军势不可挡,不如投降算了。”孙权非等闲之辈,乃争强好胜、不甘居人之下的一代英才,听了诸葛亮的话,火一下子就蹿了上来,反问道:“那刘豫州为何不降呢?”诸葛亮说:“刘使君乃汉室之胄,雄才大略,英才盖世,岂能甘心投降,任人摆布呢?”诸葛亮见孙权抗曹之火被激将起来,这才详尽地向孙权分析了孙刘联军抗曹的有利条件,最终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
  在这里,诸葛亮不说东吴如何兵精粮足、人才济济,也不说地势如何险要,反说曹军如何势大,假劝孙权投降,以激起孙权争胜、不甘寄人篱下之心,完成其联吴抗曹的任务,他用的就是激将法。
  唐僧将孙悟空赶回花果山后,又被妖怪捉去。无奈,猪八戒只得硬着头皮去请孙悟空。不管他说了多少好话,孙悟空就是无动于衷。最后,猪八戒想了一招,他说:“妖怪骂你胆小如鼠,你要来,就剥了你的皮,抽了你的筋,啃了你的骨,吃了你的心!饶你猴子瘦,他也要把你剁碎着油烹!”孙悟空气得抓耳挠腮,暴跳如雷,随即跟着猪八戒救师傅去了。猪八戒这一招也真奏效,用的也是激将法。
  从以上的两则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激将法是以激燃自尊心为目的的说话艺术。在某些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当人由于受到自我压抑,或者遭受挫折,犯了错误以及其他种种原因而产生了自卑感时,我们用其他方法不能使他振作起来,接受我们的意见和主张,我们就故意贬低他、刺激他,从而把他的自尊心、自信心激发起来。
  俗话说“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请将不如激将”。班主任在与学生交谈中,有时巧用激将法,能收到积极的效果。这里仅举几例,以供参考:
  
  一、直激法就是直截了当地贬低对方,刺激之、激怒之,以达到将其“激”起来的目的。
  例如,某校要竞选学生会主席。武雨颇有领导才能,是最佳人选,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正在犹豫。班主任把他叫到办公室,直言相激:“武雨,你还是高二团支部书记呢,你不是将来要做一名叱咤风云的外交官吗?没想到你连上台竞选学生会主席的胆量都没有,真是没出息!”
  “什么?我没出息?”话音未落,武雨就叫起来:“我非竞选上不可,干出样儿给你看看!”说完就跑去报名了。
  
  二、暗激法就是有意识地褒扬第三者,暗中贬低对方,激发他压倒、超过第三者的决心。
  例如,周丽是某校初三(2)班的拔尖学生。一段时间,她沉湎在港台言情小说中,精神恍惚,上课心不在焉,成绩直线下降。老师将她找去,并没有严厉批评,而是跟她谈了班上其他尖子生的一些情况。他说:“这段时间,王雅男、李从书、蒋丽君几个同学的学习劲头越来越大,他们在暗中较劲。你知道,王雅男在市级‘走进红色之旅’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李从书在省数学竞赛中获得二等奖,蒋丽君这两次物理测验中都得了满分,已超过了你。”听了老师的话,她意识到如此下去就会有滑坡的危险,于是,她审视自己,下定决心,改正错误,重新振作了起来。
  暗激法的巧妙,就在于它是通过“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委婉曲折地传递刺激信息。我们说尊重与信任在人的精神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它代表一种对人格的积极肯定与评价。每个人都有被别人尊重与信任的需要,而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人们就会得到鼓舞与振奋。既然人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而有人在自己面前有意夸耀第三者,显然会对他起到一种暗示性刺激。
  
  三、导激法激言不是简单地否定、贬低,而是激中有导,用明确的或诱导性语言把对方的激情激起来。
  例如,某校一个调皮学生,学习成绩很差,喜欢卖弄小聪明,经常搞恶作剧。老师跟他讲:“卖弄小聪明有什么能耐,有能耐跟好同学比成绩去。如果你在期终考试取得好成绩,那才算你真有能耐呢!”一席话激得这个调皮学生发奋努力,后来,他果然有了进步。
  当然,教师在用激将法与学生谈话时,首先要看对象,被激的学生必须是那些能激起来的、有强烈自尊心的学生。其次,要看准时机,要注意恰到好处。再次,要注意分寸。只有注意了这些,巧言激将才能收到积极效果。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