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垂钓,在教育的河湾

作者:李 海




  邻居张老伯是个垂钓爱好者,但他从不去鱼塘。他说那些连几个小时都耐不住,只会划船收网捞鱼的人不算真正的垂钓者,非他这种“纯粹”之人。何谓“纯粹”?一年四季,除了狂风暴雨,冰封水面,你皆能见到他风尘仆仆的身影——骑着一辆老旧的自行车,车后挂着一个同样老旧的小鱼篓。撞见你,总会乐呵呵地与你打招呼。一开始,以为他必小有收获,可从未见他钓过一条像样的大鱼。提出心中的疑惑,他似有些遗憾却大度地一挥手:“嘿嘿,跑了好大的一条,下次吧!”挺有趣的。
  我是个外行,所以不大记得张老伯谈的鱼经,但他垂钓时的豁达心态却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讲究的是整个过程的惬意,追求的是身心的最大愉悦。他常说:“小河垂钓,重在参与;修养身性,其乐无穷。”有了如此想法,那他一次又一次的等待也就不足为奇了。一个夏日的早晨,我随着张老伯踏上了生平第一次垂钓之路。伴着初升的朝阳,走过窄窄的田埂,在满是雾霭的小河边、柳树下,他打开了小马扎,悠闲地甩开了鱼竿……大自然真是一个巧匠——眼前烁动的是波光粼粼的清水,耳边微响的是叽叽啾啾的鸟鸣。置身于这样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中,张老伯确实找到了垂钓的真谛。
  艳羡之后,幻想着自己何时也能如此潇洒自如地垂钓——垂钓在教育的河湾。不为咬钩而喜,不为逃逸而悲。静静地甩下一杆长线,然后是心平气和地收杆,再次抛出荡荡的长线,依然是恬淡的笑容挂在脸上。其实,那就是我所追求的最“纯粹”的垂钓:没有横流的物欲,没有世俗的喧闹,没有疲于的应付,更没有周考、月考的硬性指标,当然也没有你死我活的厮杀……一切都是那样平和,平和地走上讲台,平和地辅导学生,然后像张老伯一样平和地在静谧中等待。也许,等待的就是收获;而遥远的收获或就在静谧的等待中……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