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高一班主任,我这样做

作者:黄玉峰




  高一年级的班主任,怎样让学生在迈入新的环境后顺利适应新的生活和学习,为高中三年奠定坚实的基础并终身受益呢?我是这样做的。
  
  一、明确工作思路
  
  在学期初,我们制定了班级工作计划,提出班级工作思路,让每一个学生对班级的管理思路都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1.树立一种意识:自立自觉意识
  培养一种心态:积极主动乐观的心态
  养成三种习惯: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培养三大情商:能理解、会尊重、懂感恩
  实现三大目标: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
  2.“六特别”:特别有礼貌,特别守纪律,特别会学习,特别能吃苦,特别有志向,特别有作为
  3.“三不做”:损害自己的事不做;伤害他人的事不做;损害班级的事不做
  
  二、实施工作方案
  
  1.开展《我的誓词》早宣誓和《人生只有三天》早朗诵活动
  激励理论认为,教育的本质是激励和鼓励。激励和鼓励的主要成分是“希望”,有“希望”才会有成功,有成功才会产生“成功感”、“成就感”,只有“成功感”、“成就感”,才能使学生产生“自尊”和“自信”这两种品质,“自尊”和“自信”可以使学生产生最积极的学习心态。激励和鼓励的作用对于十几岁的中学生来讲尤显重要,特别是在陌生环境下得到来自他人(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会促进学生在学习上有更大作为,从而取得更大的成功。为此班级决定,每天早操后集体宣誓“我的誓词”:
  我非常聪明,我潜力无穷。我要在老师的教导下,告别坏习惯,树立好作风。遵守纪律,刻苦学习,自强不息,我要进步,我要成功!
  誓词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学生充分发掘自身潜力,以求更大进步。在学生的自信心逐渐建立后,我们对早宣誓的誓词又进行了修改:
  我是田中的学生,现在我凭着良心和人格庄严宣誓:在田中的岁月里,我要创造充满热情的生活和学习;关心集体,团结同学;尊重老师,孝敬父母;遵守规则,勤学好问;争分惜秒,提高效率;成就自己,回报社会,为做一个真诚的优秀田中人而努力奋斗!
  每天清晨天还未亮,高一年级近千学生高举右手,集体宣誓——《我的誓词》。嘹亮的宣誓声,霎时响彻校园,划向天边,又落到了学生的心窝里。新的一天被掀开了,学生们个个精神抖擞走进教室,随之而来的是一阵阵琅琅的读书声。
  每个学生的学习时间是相同的,但学习效率是不同的,问题在于对时间的支配和利用。为了强化学生的时间意识,每天上午第一节课小预备铃响后,全班在值周班长带领下,高声朗诵《人生只有三天》:
  一个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经过去,永不复返;今天已和你在一起,但很快也会过去;明天就要到来,但也会消逝。抓紧时间吧,人生只有三天。
  “人生只有三天”,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紧迫感,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保持精力的高度集中与投入。
  2.实行“跑操”制
  从集合的速度、解散的规范、跑操的步伐、口号的响亮、班级整体精神面貌等方面规范学生。
  3.加强亲情教育和感恩教育
  现在的孩子们多以自己为中心,很少去想别人为自己付出的一切,认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应当的。鉴于此,我们要让学生学会感恩。一个合格的中学生不仅应学习努力,还应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对帮助自己的人心存感激,要懂得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为此,在召开高一家长大会时,我们布置学生写“一封致家长的信”,即让学生通过信件的形式来体谅父母的不易感激父母对自己的恩情,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刻苦学习,用进步回报亲人。许多家长看完信后说:“我的孩子长大了,懂事了,感谢学校对孩子的教育。”
  另外,我们还开展好书大家读的活动,尤其是推荐情感类的文章给学生读,并促使学生与父母多交流。有位学生一直很调皮,很自我,但在一次为写作文而观察到父亲劳作时的艰辛后,他对父母的态度有了巨大的改变。单纯抓学习,学习好不了,知道感恩的学生更能体悟到自己的责任而加倍努力学习。
  4.加强惜时教育和养成教育
  惜时教育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保证,学习需要时间保证,学生要有强烈的惜时意识。惜时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如尽可能早进教室学习,“怕苦莫入,入门即静”。我告诉学生,教室必须安静,可以随身携带小记录本、学习卡片以便随时学习,课堂上要注意及时消化吸收,下课时把课堂的学习内容迅速回顾一下。每天起床后计划好今天应怎样过,睡觉前总结今天有什么收获。在周六晚,我们要求老师不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整理一周所学知识。我们追求的是“滚雪球”的效应,每开展下一项工作,都必须以前面所做的为前提和基础,如果干一样丢一样,则良好习惯很难养成。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一部分学生初中没学好,不是不聪明,而是因为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是完全可以在高中时通过教育而得到改变的,但错过了这个阶段就可能无法再弥补了。因此,我们狠抓对高一新生的养成教育,这样以后我们的管理就轻松多了。
  5.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用集体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一学期来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众多的竞赛活动:军训会操先进班级、两操先进班级、跑操优秀班级、考风考纪优秀班级、德育评比先进班级、学习成绩优秀班级、学习成绩优秀寝室、运动会精神文明班级、教室文化建设优秀班级、寝室誓词优秀寝室等的评比,奖品是学习资料,这样既在精神上鼓励了学生,又在物质上以学生可以接受的形式提供了帮助。每两周我们评选一次班级之星和校园之星,让学生在树学习榜样中达到共同进步。
  6.借鉴企业管理经验
  召开班团干部会议,进行干部培训。学习海尔管理经验:OEC管理法(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班级管理多了很多好帮手,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大大减少。
  7.实施分层管理,加强学生自我教育
  班级成立三支学生管理队伍:一是学习自管会,负责学生学习方面的检查与督促;二是行为自管会,管理两操、集会和升旗的纪律;三是寝室自管会,管理午休和晚寝的纪律及寝室的内务卫生。三支管理队伍都实行“日报表制”,以便发现问题尽早,处理问题及时。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尽量细化工作,细到明确由谁负责关门、关电、关电扇、关投影仪等,倡导“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让全班都来参与班级管理,真正意识到自己就是班级的主人,自己在班级不是可有可无的,认识到自己对班级有重要的价值。
  
  三、细化方案目标
  
  方案付诸实践后,效果如何,可以从以下三个具体可感的细节来观察。
  1.学生是否形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
  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学习的细节,体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1)良好的预习习惯指标
  首先,从教材目录学起,整体了解知识结构,在头脑中建立知识框架;其次,看书时,左手按着书,右手握着笔,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最后,要学会反思,试着去整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会旁征博引,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样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发现、发明和创造能力。
  (2)良好的听课习惯指标
  首先,要端正坐姿。事实证明,学生伏在课桌上,或用手撑着头,很容易瞌睡。其次,要学着记笔记。刚开始时,可“依葫芦画瓢”,老师讲什么就记什么,然后,要学会有选择地记笔记,自己认为很重要的、老师反复强调的就记下来。当大脑处在紧张状态时,也可防止打瞌睡。
  (3)良好的复习习惯指标
  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告诉我们,知识有一个“先快后慢”的遗忘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及时地去记忆,反复地去理解。上课之前,进行课前背记;晚自习复习一天所学知识;利用周六和周日的自习课,复习和整理一周所学知识。
  

[2]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