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面对教育尴尬,谁有高招?

作者:刘菊萍




  《班主任之友》2005年第12期刊登了广东惠东中学杨关敬老师写的题为《最后的谈话》一文,文章讲述的是作者与他所带的高二年级的一位各方面都不错却想要退学的学生之间的谈话,作者谈话的初衷是想弄清该生退学的原因并设法劝其读完高中,考入大学,以求有好的前途。但谈话的结果是“望着他离去的背影,我尴尬无语……”谈话中这位学生退学的原因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在这里我受不了学校的约束,我一直晚上精神好,经常晚上会有很多奇思妙想,而白天精神不好,只想睡觉;再说我看到那些学习好的同学,他们一天到晚只会学习,啥都不会干。我想自己必须出去闯一闯或者好好学一门技术。”
  第二,“……您也刚说大学毕业后啥都会有,但我却看不到希望,我觉得学校是个抹杀学生个性的地方,在这里,大家都变成了书呆子。想到这些我的内心就充满了恐惧感!”
  第三,“……您刚才说大学生升值空间大,老师,您是重点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听您上课是一大享受,太棒了!可是,我却为您感到悲哀,您工作四年了吧?……有一次我看到您的工资单——1020元,这点工资能干嘛?……这四年您买过几套好衣服——起码从您高一开始教我们,已经一年多了,从没见您买过新衣服,即使这样,除了我们学生说您教得好,谁还会承认您的价值?老师,您也应该出去闯一闯,到这里干嘛!——您的现状是我退学的又一个原因!”
  看完这篇文章,从事了20年高中教育教学工作的我思绪万千。那位要求退学的学生虽带有一点偏执但其所讲的理由都的的确确是事实。我们的高中教育主要目标就是为大学“加工”输送学生,家长、社会衡量一个学校好坏的标准是高考升学率。而高中学生的“加工”只是从短期效应入手:“狠灌、狠压、狠抓”,题海便是他们的市场,若要张扬个性,没门。至于因材施教、开发学生的多元智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创造性、能动性等等更是无从谈起。因为社会评价学校,学校评价老师的标准都只有那个“率”,“适者生存”,为了在竞争中不至于被淘汰,老师们能做的也只有拼命的抓那根救命稻草——“率”,至于学生的素质、道德修养、身心健康、个性培养及多元智力的开发则不属于评价范围,当然不会有谁关注了。仔细想来,我们的这种“批量化生产”的高中教育在打造一批批高分学生的同时,糟蹋了多少虽文化课成绩差但有特长、有思想、有个性的好孩子啊!
  目前高中学校“以学为主”实属过火,学生们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十七、八岁的青少年,正处在思想活跃、充满激情、最富创造性的阶段,但是他们的肩头却被沉重的课业负担死死地压着,无暇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像我们的学生每年的中秋节、端阳节、元宵节等传统佳节,白天自然在学校上课,但晚上也无一例外地被圈在教室里上晚自习,他们对这些节日的合家团圆、礼花满天、亲情温暖又能体验多少,久而久之,孩子们的天性全没有了。就这样,是学校将这些孩子的生命力压抑,令其创造性丧失,激情消退,逐渐地将其打造成书呆子;只注重考试成绩,至于品德修养、身心健康、做事能力已不属于教育的范畴;当然高分学生进入社会后未必高能,其道德品质、人格素养、身心健康等方面与在校时的“高材生”不成正比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另外,高中教师一轮一轮陪着学生参加高考,起五更睡半夜,对学生而言,三年毕业后便有了盼头,而含辛茹苦的老师们唯一的盼头便是退休。长年披星戴月,忍辱负重,默默奉献,其付出与回报确实难成比例,这份辛苦众所周知,有目共睹,其清贫也毋庸置疑,因为教师的职业特点,社会要求你必须清,而你的工资收入又无法令你不贫。这就导致绝大多数学生不愿重蹈老师的覆辙,毕业升学时都不愿报考师范类院校。近几年,即使上了师范类院校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地跳槽改行。
  仔细想想目前高中教育的实际状况,这位学生退学也不无道理,本想设法为杨关敬老师支招,可在事实面前思来想去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满肠愁绪,无奈只能在此疾呼。偌大的中国智者无数,有高招者当然也不乏其人,快请大家拿出高招使我们的高中教育摆脱尴尬,走出误区,步入正确的轨道,为社会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