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读一本书 融一腔情

作者:胡 红




  《爱的教育》是一部流传世界各国的儿童名著,由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时近十年完成。1920年,夏丏尊先生得到这本书的日译本后,一边读一边流泪。他许愿要译成中文,不光是给孩子们读,也要让父母和教师都跟他一样,流一些感动的泪、惭愧的泪。身为教师,我反复诵读,觉得这实在是一本好书。它以最朴实的语言,通过一个小学生的日记,把“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于是,我把这本书推荐给学生阅读,希望让爱融入孩子们的心灵,让孩子们多一份爱心,学会关爱。
  
  一、找寻名言,感受爱的力量
  
  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冰心有句名言:“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关于爱的思想与观念,贯穿了每一个人的一生,爱母亲,爱父亲,爱弟弟,爱一切人;爱小猫,爱小狗,爱一切小动物;爱星星,爱大海,爱大自然中的一切;爱祖国,爱人民,爱整个地球……”雨果说:“爱是情感的升华,它像阳光一样照耀大地,赋予万物生长的力量,并且使之欣欣向荣。”夏丏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裴斯泰洛齐强调教育者首先必须具有一颗慈爱之心,以慈爱赢得学生们的爱和信赖……这些话语告诉我们:只有学会爱,我们才能感觉心灵深处的温暖,感觉到人在世间的责任,感觉到人一生的幸福……
  名人名言总能给人以激励和启迪,也正因此,我们班的学生特别喜欢用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但我调查了一下,用“爱”的名言作为座右铭的却微乎其微。于是,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为学生提供了几句并要求学生再去搜集一些关于“爱”的名言。结果,学生找来了许多,我趁热打铁地要求学生记诵。虽然学生不能理解所有名言的含义,但从孩子们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已经感受到了爱的力量。
  
  二、阅读名著,领悟爱的真谛
  
  当学生朦朦胧胧地感受到爱的力量后,我将名著《爱的教育》推荐给学生阅读。我留给学生一个星期的时间独立阅读名著,了解名著,并从作品主人公、作品内容、人物性格、精彩片断等几个方面完成简单的读书笔记。通过阅读,学生感受到人类多么需要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帮助!而这种关心、理解和帮助,都离不开一个最根本的东西——爱!一本薄薄的小书,让学生看到了一群貌似渺小、但实际上却很不平凡的人物:老铁匠、老石匠、卖菜妇女、卖炭人、卖柴人、铁匠的儿子、老石匠的儿子、卖炭人的儿子、少年鼓手、“父亲的老师”、“带病上课的教员”等等。这些平凡的人物,在学生心中激起了一阵阵强烈的感情。我相信,对于孩子们来说,看了这本书甚至可以影响到他们今后性格的形成。通过阅读,孩子们的心中会萌生出一系列美好的感情和思想: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敬重、对同学们的关心、对穷苦人的同情、对残疾人的尊重和帮助、对祖国的热爱、对英雄的敬仰等等。
  书中更为可贵的是: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小学生形象,有表现优秀的,有表现极差的,有成绩好的,有成绩差的,但每一个人都在本质上有其闪光的东西,有其可爱和善良的一面。这些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到爱的真谛。
  
  三、交流名著,分享爱的感悟
  
  在学生各自充分自主阅读后,我组织全班学生开展交流。这个阶段任务有两个。一是交流名著内容,二是分享对“爱”的感悟。
  阅读名著的过程,应该是读者与作者、读者与主人公、读者与读者之间对话的过程。为了实现这种对话,我采用了多种形式。如:我向学生出示一幅裘里亚深夜抄字条的画面,让学生根据这幅画面回忆《小抄写匠》的故事内容,然后说说自己想对裘里亚说些什么。其实,这就是引导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对话。通过对话,我欣喜地发现:学生对文中的父子之爱理解得无比透彻,他们对裘里亚的父亲报以极大的同情,对裘里亚报以深深的敬意,在阅读精彩片断时,甚至有学生眼中一直闪烁着感动的泪花。接下来,我又让学生交流了让他们感动的其他篇章。一个个爱的故事拨动着学生的心弦,引起了学生感情的共鸣,也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愿望。于是,我引导学生以小诗的形式抒发自己对“爱”的感悟,学生畅所欲言,一首首“爱”的小诗迸发了出来。
  爱是什么?
  爱是母亲为了家人的安乐,不惜一切代价到阿根廷工作。
  爱是什么?
  爱是玛尔可为了寻找母亲,
  不管任何困难,跋山涉水,历尽艰辛!
  ——戴心尧
  
  爱是诚实勇敢,有爱存在的地方,才会变得宽容、平坦。
  爱是父亲的一席话,
  这席话让我从一个懵懂的稚儿成长为一个有爱心的少年。
  ——沈天琦
  爱是冬日里的阳光,
  给贫穷困苦的人们送去大家的关心和爱护。
  爱是沙漠里的清泉,
  给饥寒交迫的人们递上世界的问候和祝福。
  ——张泽宇
  
  爱是母亲给我买的崭新的钢笔,
  它流淌的液体充满了母亲的期望。
  爱是父母期待的目光,饱含希望却又略带心疼。
  爱是父亲买的新颖的书包,很轻很轻却又很重很重。
  ——王丹睿
  
  四、记录真情,寻觅爱的踪迹
  
  《爱的教育》以高尚的情感把许多故事联系到了一起,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人生画卷。其实,这样的故事在我们身边也常有发生。如果让学生以叙事的笔调写下自己身边的爱心小故事,那一定会同样感人。于是,读书交流会刚一结束,我就组织了一次征文活动。文章的主题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互助,人与自然之间的有机统一,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均衡,自己对父母、对师长的真切感激,对朋友、对同学的诚挚谢意等。本次活动以培养孩子美好的思想情感为核心,旨在提升孩子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展示孩子们真实的情感世界,帮助孩子寻觅爱的踪迹、体验爱与被爱的快乐。
  受到名著的启发,学生很快就将身边的爱心小故事写了下来。
  郑同学性格倔强,难得承认自己的错误,他对安利柯父亲说的一句话“知错就改,不为错”最有感触,他回忆自己的一次经历时写道:“记得有一次在家里写作业,我不小心把墨水洒在地上,妈妈批评了我,我很生气,又故意把墨水洒在地上,而且变本加厉,洒了很多,惹得妈妈更加生气。现在想想,真是太不应该了。我要真心地对妈妈说:对不起,我错了!”
  邢同学将妈妈给自己的一封信摘抄了下来,她很为信的内容感动,并决心为了不辜负爸爸妈妈的期望而做得更好。
  笑笑:
  今天你从医院挂水回来,很快就睡着了。熟睡中的你满头大汗,退烧了,我和你爸爸终于松了一口气。睡着的你很安静,很可爱,让我们心中充满了怜爱。
  笑笑,你真是个乖孩子,知道我们工作忙,自己能够照顾自己,知道为爸爸妈妈分担家务,真的很感谢你!
  你一直是爸爸妈妈的骄傲,从你出生那一天起,你就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我们看着你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懂事,心里无比欣慰。你现在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了,我们很希望你能够做得更好一些……
  无论怎样,我们都爱你!
  妈妈
   10月19日晚
  沈同学记叙了老师生病时学生们的心情:
  在老师住院的日子里,我们天天盼着老师早点回来。有的同学制作了贺卡,有的同学每天带来一枝康乃馨插在讲台上,同学们课间谈论的话题都是老师什么时候会出院。
  终于,老师在大家的企盼中回来了,老师和我们在一起的感觉真好!
  张同学回忆自己的一次生病经历,感慨地说:“母爱是无私的,她像一把伞,为我遮风避雨。母爱是伟大的,她像一座山,让我永远依靠。”
  金同学从对一只流浪狗的护理向人们发出了爱护动物的呼吁,章同学因为自己能够为贫困山区的孩子捐款而感到“从未有过的开心”,谭同学从地铁站的志愿者身上看到了城市的和谐。
  我把学生的作品辑到一起,做成一本小书在孩子们中间传阅,我为这本书取名《爱之链》,就是为了告诉孩子们:爱的给予是双向的、互动的,我们从长者那里接受爱,就要将这种爱的情感传承下去。对于别人给予的爱要学会感恩,尤其是要学会将爱这种温暖的感情,在不抱有任何功利性目的的情况下,给予别人。这样,我们就能在爱的温暖中彼此成长。我同时也提醒自己:爱的环境可以培养孩子健康快乐的性格,爱的教育应该贯穿人的一生。身为人师,应该与孩子一同学会爱与宽容。
  亚米契斯用一本《爱的教育》感动了几代人,我用一次阅读指导课震撼了几十个学生。我想,如果学生能长期沉浸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们的教育将多么和谐!如果学生长大后还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社会将多么和谐!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