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和谐之旅

作者:黄化涛




  第一篇:梦想篇
  
  (背景:多媒体播放配乐配画朗诵——《桃花源记》精彩段落)
  主持人:桃花源是陶渊明笔下的理想世界,千百年来被人们津津乐道,世外桃源也成为理想世界的代名词。可以说,人类一刻也没有停息过对美好社会的追求。但什么样的社会才是美好的呢?桃花源是不是呢?
  学生1:桃花源只能是理想中的世界,是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的。
  学生2:桃花源虽然没有战争与饥饿,有着宁静与自由,但并不是人类的美好社会,它只是代表封建时代下层人民的渴望,它忽略了人类文明发展的空间。
  学生3:世外桃源的美丽,依赖于它的与世隔绝。而闭关自守,只能是落后与淘汰。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只有更紧密地与世界沟通才能发展。
  学生4:高度的文明应是人类美好社会的特征之一,它有着广泛的范畴:科学与人文的协调,社会与自然的协调等等。
  主持人:上述四位同学的发言太精彩了。其实,在一年前党中央就提出了我们为之奋斗的社会目标——和谐社会。
  
  第二篇:自然篇
  
  主持人:自然世界,五彩缤纷,气象万千,歌里传唱着它的神奇,画里流淌着它的美丽。下面请随同学们的朗诵走进大自然。
  朗诵:
  (1)孤山寺北贾亭西……(《钱塘湖春行》)
  (2)曲曲折折的……(《荷塘月色》片段)
  (3)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沁园春长沙》上阕)
  (4)最妙的是下点小雪……(《济南的冬天》片段)
  (5)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紫藤萝瀑布》片段)
  (6)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与朱元思书》片段)
  主持人:感谢上述同学的深情朗诵把我们带进美丽的大自然,我想同学们对自然一定都有自己的认识,请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同学1:“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大自然愉悦着人的性情,陶冶着人的情操,感化着人的心灵。
  同学2:自然博大、宽厚、壮丽,它处处启发着人类。如人类由蝙蝠发明雷达,由蛇发现红外线。
  同学3:大自然是万物赖以生存的根本,更是人类共同的母亲。
  同学4:人类应该尊重大自然。大自然哺育了人类,人类应回报大自然以爱。
  主持人:大家谈得非常深刻,认识到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下面有请我班的“环境卫士”作自然环境调查报告。
  (报告题为《保护自然,刻不容缓》)
  主持人:感谢“环境卫士”的精彩演讲,让我们更直接更具体地了解了我们所处的自然环境状况,我相信我们同学会更加关注环境保护。
  
  第三篇:社会篇
  
  主持人:人,是自然的人,也是社会的人。曲折辛酸的人类发展史告诉我们,如果社会不和谐,人民将深受其害。(多媒体播放影像资料:黑奴贸易/奥斯维辛集中营/南京大屠杀/世贸大楼的倒塌)
  学生1:人类给自己制造的悲剧太多了。
  学生2:人类不能征服大自然,但人类应该用文明征服自己。
  学生3:“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战争给我们带来的苦难太多太多,“要令四海无战争,千古万古歌太平”,这是人类千年的渴望。
  学生4: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主持人:以上几位同学都谈了自己的认识。其实,我国古代就一直重视“和”这个字,也有着丰富的“和”文化。
  学生5:孟子曾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学生6:古代也非常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关系,强调“万事和为贵”。
  学生7:人们一直把“和”当作事物兴旺的象征。国家兴旺谓之“政通人和”,家庭兴旺谓之“家和万事兴”,生意兴旺谓之“和气生财”。
  主持人:说得太好了。不仅如此,就在当今世界也有更多的国家和人士为构建人类和谐而努力!下面请看。
  (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庆典片断)
  学生8: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回顾历史,继往开来,这是英雄的俄罗斯人民的智慧之所在,也被世界人民所称赞。
  学生9:半年前,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民进党主席宋楚瑜先生克服重重困难,访问大陆,这也是顺应人心,顺应历史发展的。
  学生10:随着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与我国一贯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分不开的。
  书画才艺表演:珍爱和平,珍爱自然。
  
  第四篇:自我篇
  
  观看小品《邻里之间》
  主持人:《邻里之间》这部小品是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优秀节目之一,它以邻里矛盾为背景,表现了夫妻二人对待邻里不同的态度与方式的冲突。同学们看了之后有何启发呢?
  同学1:同样一件事,女主人觉得气愤,认为是欺负人,男主人却认为是正常的。可见,我们的心态决定着我们对事物的看法。
  同学2:小品中女主人怂恿甚至是逼迫男主人去打架,而男主人却惦记着邻里的好,以和睦为重,从中说明许多矛盾都是人为引起的,人也可以消除矛盾。
  同学3:人是主观者,个人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
  同学4:古人云:近墨者黑,近朱者赤。亦有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在国家建设与发展中,我们不仅要强调社会法治与公平,也要强调个人素质的提升。
  学生5:在报刊杂志上我们经常看到因小事而酿成大祸的事例,如果当时双方都理智一点,就不会发生悲剧。
  学生6:《论语》中言“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它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并告诫我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修己以安人。
  学生7: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一言一行做起,遵守秩序,做社会中和谐的一分子。
  学生8:我们也要学会正确处理突发事件,做到冷静理智,也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处上不骄,处下不妒,做一个率真而有个性的人。
  主持人:泰戈尔曾经这样描写自己的生命:“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而鸟已飞过。”是的,生命的精彩在于过程,而过程美丽的是真实与和谐。让我们同做社会中的和谐音符,共奏生命里的阳光乐章。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