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教育部:毕业半年以上未就业可登记失业等

作者:佚名




  教育部:毕业半年以上未就业可登记失业
  
  从在京召开的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获悉:到今年年底,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有望达到80%。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目标是:保持就业率水平基本稳定,争取实现就业人数稳定增长,力争到西部、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人数明显增加。教育部部长周济表示,将坚持和完善毕业生就业率公布制度,发挥毕业生就业率的导向作用,坚决杜绝就业率造假。
  据介绍,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338万人,比2004年增加58万人,增幅达20.7%。截至9月1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2.6%,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91.9%,本科生81.7%,高职高专生62.1%;实现就业人数245万,比去年同期增加41万人;毕业生离校之后,各地各高校继续以各种方式提供多种后续就业服务,预计到年底就业率有望达到80%。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将是2006年和今后一段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贫困大学生、就业有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将获得特殊帮助。对于毕业半年以上未能就业并要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将实施失业登记制度,充分享受国家提供的各项政策优惠和各种免费服务;对于生活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可按有关规定向户籍所在地民政部门申请临时救助,享受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司法救助等服务。
  “学校要带头搞诚信,就业率坚决杜绝造假!”周济强调说。据介绍,教育部将全面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在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高职院校教学评估和独立学院教学评估中,加大就业状况指标的权重,将毕业生就业状况提升为一级指标或核心指标,凡就业率低于同类型学校平均水平的,一般不评为优秀。就业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和学校,将严格控制招生规模,明显偏低的将减少其招生计划,就业率连续三年下降的省市,将暂停其新设本科院校,停止审批高职院校。
  据悉,为防止就业率造假,教育部在对各地高校进行教学评估时,将首先核实就业率数据的真实性,如造假将被一票否决。
  
  网络高等教育遭遇“寒冬”?
  
  在去年5~6月进行的网络学院秋季招生中,一些网络学院的生源数量,竟然锐减至“还不到2001~2002年前后网络学院招生火爆时的一半”。据了解,一所在中山招生的外省高校网络学院学习中心,在去年春季、秋季两次招生中,仅招收了20多名生源。据称,这个数字“还不到2002年前后每年招生数量的1/5”。而在江门招生的一所外地高校网络学院的学习中心,2001~2003年招生一直都很火爆,学生数量已经超过2000名。但是,在去年的秋季招生中,该学习中心也出现了“招生数量大不如以前”的现象。
  广东一所网络学院的负责人坦承,前几年一些普通高校的网络学院“为了赚钱拼命招生”导致“网络文凭满天飞”。结果导致社会对网络文凭的“含金量”产生质疑。他表示,这种现象,造成整个社会对网络教育产生了信任危机。而网络教育有关政策的变化和高等教育的迅猛“扩招”,则是造成网络高等教育生源出现较大滑坡的更重要原因。据介绍,教育部门自2003年开始,不再允许网络学院再招收全日制学生,造成了报考人数出现较大的滑坡。同时,网络高等教育入学考试门槛的提高,也“吓退了不少人”。据了解,从2004年开始,当年3月份报名参加2004年春季招生的考生,必须参加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语文(数学)等3门公共基础课的入学考试。
  有关人士认为,网络学院招生数量下滑只是市场不断规范而出现的必然结果。教育部门对网络教育所进行的一系列调整,有利于网络教育这种新兴事物从“跨越式”发展阶段,进入到一个比较平稳、健康的发展时期。
  
  北京大学中文系等系试点论文代表作制度
  
  北大在中文系等院系试点实行论文代表作制度,只要在聘期内发表一篇较大影响力的论文,经院系学术委员会认定在相关的学科领域里处于领先地位,对该学者的科研工作就不再进行量化考核。中文系的硕博士研究生也没有了发表论文的数量要求,只要毕业论文作得好,照样能毕业。北大以前规定,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需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两篇。
  北大社会科学部部长程郁缀教授表示,如果顺利的话,论文代表作制度打算在全校所有的文科院系实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设立
  
  联合国首次以中国人命名的国际奖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设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中国教育部部长周济,教育部副部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主席章新胜出席发布会。
  该奖项由山东省和济宁市政府出资,以中国政府名义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主要用于奖励在全民教育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和具有杰出贡献的个人。该奖项每年由一个国际专家委员会评审后产生两名获奖者,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每年在国际扫盲日(9月8日)即国际孔子文化节期间颁奖。孔子教育奖将从2006年起实施,首期为5年,每年奖金总额为15万美元。获奖者除了获得奖金、证书和奖牌外,还享有一次到孔子故里——山东济宁考察的机会。
  
  沈阳:首批薄弱小学的改革启动进行校长年薪制试点
  
  继薄弱初中改造初见成效后,沈阳城区首批20所薄弱小学综合改革也于日前启动,且这些学校将陆续试行校长年薪制。至此,沈阳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已经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启动。
  市、区两级政府每年将为每所小学投入专项经费20万元,用于学校的硬件建设,改善办学条件,配套经费以三年为一个周期。同时,改革学校校长必须由竞聘产生,鼓励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向改革学校流动,实现优秀师资的均衡配置。
  此外,为了真正调动改革学校校长的积极性,今后,校长职级制和年薪制将在这些改革学校率先启动试行,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并实施包括教师聘任、结构工资等方面的政策,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据介绍,沈阳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共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3年6月启动城区22所初中改革试点学校。第二阶段是今年8月15日启动城区第二批24所初中综合改革。至此,城区初中综合改革学校已占沈阳初中总数的58%。第三阶段是这次启动20所小学综合改革,它是综合改革在初中阶段全面铺开之后,向小学阶段的拓展。
  
  湖北构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网络
  
  湖北孝感市季庙村小学6年级学生高力再也不用愁没钱上学了。在街道、村包保专班的呵护下,这个单亲、家庭困难的孩子如今成了有房住、有饭吃、有衣穿、有学上的“四有”孩子。孝感市实施的“包保责任制”,让几万名单亲、特困孩子重新感受到了温暖。
  在近日召开的湖北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上,湖北省委提出,要全面实施和推行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包保责任制”,构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网络。“包保责任制”,即县市区和乡镇领导包社区、村、学校,教职工包学生,社区、村干部包家庭,整体联动,切实落实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措施。
  湖北现有农村未成年人近1000万,约占全省未成年人总数的60%,湖北省决定,用2至3年时间,在全省实施惠及千万未成年人的“七大工程”:以农村教师和家长培训为重点的“培训工程”;以建设农村中小学和乡镇宣传文化中心、文化中心户、科技屋为重点的“阵地工程”;以关爱农村未成年人中弱势群体,防止青少年犯罪为重点的“温暖工程”;以农村文化市场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为重点的“净化工程”;以丰富未成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为重点的“精品工程”;以初中毕业生返乡后续教育为重点的“继续教育工程”;以城乡互动和对口支援为重点的“手拉手工程”。
  湖北各地各部门积极建立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长效工作机制。襄樊市发挥“五老”优势,组织老红军秦志伟等为青少年作革命传统报告530余场;全省各机关工委成立帮教小组6630个,共帮教失足青少年2.75万人次;咸宁市几百名老同志自愿担任了“义务家长”,常年关心照顾552名孤儿、单亲少儿及留守孩子;京山县大力开展感恩教育,净化孩子的心灵。
  (以上均为本刊综合消息)
  (更多信息请登录本刊网站:www.bzrzy.cn)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