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高考

作者:王兴忠




  一位伟人说:“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一位艺术家说:“你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你不能控制风向,但你可以改变帆向;你不能改变天气,但你可以左右自己的心情;你不能控制环境,但你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这些精辟的话语说明,一个人的心态,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他的成败。
  有一位研究高考多年的专家,从1999年开始,每年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高考状元进行一对一的访谈,连续访谈了60多名高考状元,出了14本书,总结出“高考成功等于实力加心态”,还总结出高考成功的16字诀——强化信心、优化情绪、进入状态、充分发挥。他说,高考不仅打知识战,也打心理战。考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是高考成功的硬件和基础,考生心态状况是高考成功的软件,起调节作用。因此,可以说,在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大致相当的情况下,高考考的就是心态。考的是考生的心理素质。
  对待高考,学生一般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一种是把高考看作平时测试,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它。持这种心态的考生,临战不慌,沉着冷静,在考场上能够充分发挥自己已有的知识水平。许多高考状元的经验证实了这一点。还有一种心态是视高考为决定前途和命运的大事,甚至看作一场人生的赌注。把一些外在因素和高考人为挂钩,过分看重成败,自己给自己施加了莫大的压力。
  有个男生,在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得过一等奖,他对自己高考数学的定位是满分。可是这个定位对他却是一个很大的心理压力,弄得他非常紧张。高考那天,这个男生一心想拿满分。但试卷刚做到一半,他就听到身后的考生开始翻卷子。他想:难道有人做得比我还快?他心里有点乱了。离考试结束还有半小时,身后那个考生却提前交卷了。这可把这个数学高手给吓着了,他觉得自己够厉害的了,可今天是怎么回事?于是,他就开始怀疑自己不行了,满脑子胡思乱想:是不是我做题慢了?是不是我不适应这道题?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在他脑子里一起作用,他还能考好吗?交卷出来以后,他非常沮丧地对老师说:“老师,这回我得不到满分了。”老师问:“怎么啦?”他就把情况说了一遍。老师说:“那下午我去看看那个考生是个什么人物。”下午,老师一了解,你猜怎么着?原来,他身后那个学生是个体育特长生,人家数学就是考50来分照样能上大学,完全是考着玩,结果却把这个“高手”学生给弄惨了。你看,心态的作用有多大!
  凡有过考试经历的人都有这种心理体验,有一种不由自主的紧张情绪。其实这是很自然的。对于每一个高三学生来说,高考是人生道路上一次大的考验,也是对自己12年,尤其是高中阶段学习效果的一次全面检阅。加之现在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高考:电视、广播、报纸有高考专版;气象台为考生提供气象分析;公交车、出租车、交警、旅馆、氧吧、保健品公司……都为考生提供“特别”服务。在这样的气氛之中,作为“当事者”的学生,不感到紧张似乎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如何对待紧张。
  从心理学角度看,考试前和考试时的适度紧张是完全正常的.也是必要的。只要应对得当,掌握一些调节心理压力的方法,完全可以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但是如果过分紧张,就会令考生烦躁不安、焦虑,影响高考的正常发挥。考试时的最佳状态乃是在经过了一番艰苦的努力以后,有一种急于上考场一试身手、急于实现自我的急迫感,正像一首古诗所说的那样:“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与君,谁有不平事?”这种不怕考试、急欲上阵一试的冲动,对于取得高考成功是非常有利的。
  总之,不受外界环境的左右,保持稳定和良好的心态,轻松面对高考,是高考制胜的良策。
  
  责任编辑:赵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