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何必“多此一句”

作者:张守信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布置作业时,老师会说:“好好做。看谁先完成。”说完了总是不放心,又补充一句“如果不及时完成。我会……(怎样惩治之类的话)”;打扫卫生时,老师会说:“大家一定要认真打扫。如果扫不干净,我要……”;背诵课文时,老师又会说:“比一比看谁先背会。”说完又加一句,“如果在规定时间内背不会,我可要……”
  凡要布置学生做什么时。就会不由自主地加一句“如果完不成,就要怎样怎样”之类的话。也许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多此一句”所造成的影响,但是只要我们仔细想一想,就会发觉这“多此一句”背后传递出的多种不良信息,以及由此造成的不良后果。
  1、这是对学生的不信任。甚至是恐吓和威胁
  信任是对学生实施正面教育,建立和维持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条件。老师对学生给予充分信任,就会使学生产生一种热爱、尊重、受鼓励、被期望的情绪体验,心灵受到触动,从而产生超乎寻常的向善和向上的愿望。“没有信任就没有教育”,“多此一句”十分明显地传递出了对学生的不信任。长此以往。师生之间很容易产生隔阂,在学生心目中,老师就变成了喜欢唠叨、没有人情味的人。
  老师的本意无非是害怕学生达不到要求,想促使学生更好地完成某事,但学生听到老师“如果完不成,就要怎样怎样”的话之后,内心往往会产生恐慌和不安,从而感受不到学习、做事的快乐。我们应该从儿童心理特点出发,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完成相应事务的积极性。而不是以“如果不完成,就怎样怎样”来吓唬学生。
  2、降低了老师的威信。并会在无意中产生某些错误导向
  学生往往认为老师是“权威”,老师是“无所不能”的。如果连“扫地”“做作业”之类的小事都要如此“发狠”,学生就会对老师的能力产生怀疑。他们很容易产生这样的想法:老师怎么老是这样说,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法了?久而久之,学生会从心理上远离老师,在思想上排斥老师,对老师的信任度就会大大降低。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不亲近老师,怎么能“信其道”?
  深入探究“多此一句”背后的真正涵义,可谓五花八门,它所带来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如果完不成,我要怎样怎样”的真正“内涵”往往是扫地、叫家长、写检讨、抄写作业。甚至变相体罚。这些处罚会对学生产生误导:只有犯了错误的人才要劳动,学习是件苦差事等等。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论何时何事何地,哪怕是一句话,也不要让其成为学生心灵的伤痛,成为学生成长的牢笼。我们凡事要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关注教育细节,克服工作方法上的简单粗暴,让学生在和谐友好的环境中学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