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源于生活融入生活

作者:倪建斌




  上眼保健操时,我走进教室,两个小监督员正来回巡视,监督全班同学认真做眼保健操。见我进来,一个小监督员马上跑来说:“老师,咱们班又被扣分了,流动红旗又泡汤了!”看他一脸无奈的样子,我说:“是不是你们工作不到位呀?”他赶紧申辩:“我们很负责了,可不知为什么,大家就是不认真做,老扣分。”我心里一动,找了个合适的时机把全班学生集中起来,问:“我们班做眼操总扣分,大家想过原因吗?”学生们议论纷纷,但是也说不出什么所以然。我趁机提议:“干脆我们研究一下眼操做不好的原因以及做眼操的正确方法好不好?”“好啊!”大家一下子来了兴趣。
  于是我引导学生:“我们该怎样去研究呢?”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说:“我们可以看眼操的录像,纠正动作。”有的说:“我们可以查阅资料,了解眼部穴位。”有的说:“我们可以把错误的动作找出来,集体改正。”有的说:“要对部分同学加强教育,让他们认真做眼操。”……我总结出了6个可以着手研究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学生们热情很高,立刻自愿选题,自由分组,推选组长,制订方案,明确分工……
  接下来几天,“计划”陆续化作了“行动”。忙忙碌碌大概一个多星期。在这些日子里,学生们一边正常学习,一边搞活动,课余生活充实多了。有的抓紧时间排练有关眼操的小品,有的利用课间十分钟进行眼操情况调查,有的一大早练习眼操知识讲解,有的晚上回家上网搜集眼操资料……每逢实践课,我就带着他们出去活动,或是集中交流,让大家互相了解情况,相互鼓励。当了解到各小组的研究基本告一段落后,我召集班干部商讨把研究结果整合起来,专门开了一次班会,对这次活动情况进行总结汇报。
  这堂班会课可谓精彩纷呈:调查数据详尽准确,眼部穴位介绍清楚明了,眼操小品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知识抢答紧张激烈;“偷拍”的同学们做眼操的录像,激起笑声一片;“曹医生热线”让大家获益匪浅……
  这次实践活动圆满成功,其中的小插曲也不少。一次,一组学生说好要带着数码相机去采访“权威”人物——校医曹医生,可真要去时却不知怎么采访,又怕曹医生不接受采访,打起了“退堂鼓”。我告诉他们,只要有礼貌,说清原由,曹医生会接受采访的。他们终于鼓起勇气去了,却没找到人。后来再去,虽然采访到了曹医生,但是采访到的内容不合适,拍摄也不成功。经过我的指点,三人回去重新商定了计划,写了详细的采访提纲,预约了时间,练习了拍摄技术,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专业人士”采访获得成功。
  另一个组组长不让一位成绩不太好的同学参加行动,说他做事不认真,会坏事。我说:“为什么不让他试试呢?可以让他去做全校调查呀!这个任务相对简单一些,应该没问题。”虽然有点勉强,但她还是答应了。结果第二天她对我说:“老师,XX调查得不错,给我提供了很多数据。”事实证明。许多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在这次活动中表现得很出色,让大家刮目相看,无形中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
  活动中,我始终只在原则上进行指导,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鼓励,具体的操作方法、步骤则完全由他们自己决定,遇到问题也主要靠他们自己解决。“酸甜苦辣都是滋味,成功失败都是体验。”既然是实践活动,就应该让学生独立去尝试,才能获得“全方位的体验”。我通过鼓励,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持续、深入地探究,防止他们养成干什么都浅尝辄止的坏毛病。学生们在这次活动中学会了交往,学会了合作。
  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以后,每逢眼保健操时间,我班教室里肯定鸦雀无声,再没扣过分。我想,成功的实践课需要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