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守住高三班会课阵地

作者:杨 胜




  有些班主任认为,到了高三,一切应以学习为主,班会课开不开无所谓。结果,班会课成了自习课。显然,这些班主任没有充分理解班会课的功效,也没有研究过如何按照高三学生的学习、心理变化规律进行有效调整,适时疏导。对学生来说,高三是比刻苦、比坚持的一年,也是比方法、比效率的一年,同时还是比身体、比心理素质的一年。高三班主任要做的事很多,班会课为班主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当了几届高三班主任,我坚持上好班会课,对如何开好高三班会有一些粗浅的认识。
  我把高三班会课分成几类,在不同的阶段召开不同内容的班会。
  
  1.常规类班会
  这类班会通常在高三开学初进行。因为高二阶段是学生在高中三年中最没有奋斗目标,最缺乏自我约束的一年,很多学生在浑浑噩噩中度过,日常行为规范意识淡薄,对很多事情感到无所谓。因此在高三开始阶段就要抓常规、促学习。这种狠抓常规的班会关键是让全体学生对日常行为规范的重要性达成共识,并在班会上完善有约束力的班规。我曾经接过这样一个高三班,第一次班会课定在返校当天的下午2:30,结果全班57人中按时进教室的不到20人;到了3:00,还差十几个没到。就在我提出严肃批评以后,晚自修上,按要求到教室的学生也只有23个,还有4个穿拖鞋来的。这么差的个人习惯怎么能适应高三的学习生活呢?
  接下来的三个星期,我在班会课上主要做了4件事:(1)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高三纪事》,让学生感受高三紧张的气氛,同时也鼓起他们对未来的希望;(2)制订每个学生都信服的、奖惩分明的班规;(3)针对校园里手机泛滥,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甚至成为考试作弊工具的现象,让学生讨论中学生在学校带手机的利弊,最终得出弊多利少的结论;(4)针对班级考风考纪不佳现象,我从考试作弊的危害,高考中对作弊现象的认定、处罚方法出发,引导学生自我反省,并联名签署《高三(1)班诚信考试承诺书》,贴在教室前方,让每一个学生都看得见,从而有一种心理上的约束。
  几周下来,各方面常规都有了好转,迟到现象消失,教室卫生保持良好,寝室情况也得到改观。
  
  2.理想与励志类班会
  这种班会一般也放在开学初。在引导学生确立理想与奋斗目标时,我通常建议学生确立两个目标:一个是高中阶段的目标,即高考目标——哪一类大学或哪所大学,甚至可以是哪所大学的哪个专业;第二个是近期目标,即在近期的大型考试中取得怎样的成绩。我要求学生将这些目标抄成一式两份,一份留给自己,贴在课桌或寝室里,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另一份交给班主任,存在每个学生的档案里,以便班主任更好地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动态。学生有了理想与奋斗目标后,对待学习的态度就会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而激发无限潜力。
  理想目标的确立给学生一种动力,但如何奋斗则是成功的关键。奋斗的过程中需要激情,需要方法,需要耐力,需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以后的班会课上,我们又着重讲经验,讲方法,邀请已经毕业的优秀学生畅谈学习方法和学习感受。我们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网上寻找一些案例和专家的研究成果,召开交流会,让学生们集体讨论,共同提高。
  
  3.成绩分析类班会
  高三的考试多,小考不断,大考一月一次。如何让学生正确看待考试成绩呢?班会课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平时各科测验的成绩由课代表登记,及时在红榜上公布进步最快的学生名单,班会课上给予集中表扬。月考成绩分析是班会课重点,它是一种阶段性的学习情况反馈,对老师、对学生都有很大的价值。在这样的班会中,班主任既要善于发现班级的亮点、学生的亮点,又要引导学生找出差距和原因,提出解决的办法。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勇于面对挫折并获取成功,在成功中培养自信。
  
  4.心理辅导类班会
  高三年级,一些学生由于心理压力太大,产生焦虑,拿起课本什么都看不进,个别人最终不得不休学。因此,在班会课上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就显得特别重要。但是大多数班主任对心理问题并没有专门的研究,缺乏理论指导,因此有时需要聘请专业的心理教师开设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传授心理干预的方法、技术,讲解心理疾病的调适常识。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等,也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专家讲座、案例分析等视频材料。通过这些举措可以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有力有效的保障。学生心态平和,学习气氛紧张而不烦躁,班级竞争激烈而不妒忌,人际关系融洽而不复杂。
  高考前学生最容易紧张、焦虑,很多学生吃不下、睡不好。这阶段的班会课中一定要有心理辅导的内容,帮助学生调整好心理状态,掌握正确的考试策略。
  
  5.娱乐类班会
  这种班会一般放在高三第二学期4、5月份的时候。因为随着高考越来越近,重要的考试越来越多,紧张的气氛笼罩着学生,他们已经身心疲惫,此时让学生开怀一笑是缓解紧张、疲劳的最好方法。如何娱乐、放松?我的经验是不必有太正规的形式,不必有太明确的时间限制,让学生自娱自乐,每个人都露一手,如唱歌、朗诵、游戏等等,班级气氛就一定会活跃起来,班会课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高三有这么多需要我们重视的班会课,那么,如何才能上好这些班会课呢?
  首先,班主任应该对高三一年的班会课进行统筹安排。因为高三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变化是有规律的,我们可以抓住这些规律做好大致的安排,如开学初的常规教育和理想教育,大型考试前的心理调整和考风考纪教育,考试后的成绩分析和心理调整,高考报名后召开轻松娱乐的班会等等。
  其次,区别对待主题班会和常规班会。主题班会要少而精。主题班会的主题要符合高三特点,如班级常规、理想与奋斗、心理教育等方面;形式要多样化,能创造开放、民主的氛围,充分吸引、调动学生参与话题的讨论,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常规班会的主角是班主任,班主任要认真备课,查寻大量资料,分析学生动态,从而有的放矢地解决班级中出现的问题。
  再次,班主任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班会课中很多素材来自于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班主任要善于抓住这些细节,在班会课中及时给予表扬或批评指正。
  高三班主任要坚守高三班会课阵地,让高三班会课成为指导学生树立理想、目标的班会,成为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学习的班会,成为学生高中生活一段美好的回忆。
  
  (联系地址:浙江省温州市瓯海中学 325014)
  [责任编辑:苏学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