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品德课上看品德

作者:李望京




  作为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我经常会检查教学情况。一天,下午第二节课,我像往常一样走进一间教室,想了解品德课的教学情况。一进教室,却看见数学老师在给学生讲题。我问:“这节课不是《品德与社会》吗?”数学老师忙说:“我讲几道题,临时占用一点儿时间。”数学老师讲完后,在等品德老师上课的间隙,我问学生:“品德课学到第几课了?”学生回答:“从来没上过。”开学已经一个月,竟还没上过一节品德课!我不禁生出一丝感叹。接着,我让学生把课本拿出来,做好上课准备,没想到,带品德课本的学生寥寥无几。我问为什么没带书,学生还振振有词:“老师没让带书。”
  几分钟后,品德老师(这班的班主任)走进教室开始上课。一上来老师就问:“今天早上我让大家带书,都带了吗?”学生们面面相觑,小声咕哝着:“没让带书呀!”老师显出无奈的样子,让学生分成小组,几个人共看一本书。课开始了,由于学生们没做任何准备,而课的内容又恰恰要求以学生事先观察为前提,因此,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只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这节课就这样对付过去了。
  开学一个月了,品德课一节课也没上过,如果不是因为我偶尔“视察”到这个班,可能连这一节课也被挤占了。可见教师对品德课的轻视已经到了什么地步。而更为严重的问题是,身为品德课教师,同时又是班主任,竟公然在学生面前撒谎。虽然她可能是出于无奈,想为自己的过错开脱,但以这样的师德素质去培养、影响学生,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能提高到哪里呢?
  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阵地。《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设,就是为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加深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品德课,要认真备课、上课;更要在课上、课下言传身教,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须知诚实只能用诚实唤醒,诚信只能以诚信塑造,教师不诚实的言行只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让我们为师者都记住卢梭的告诫:“不要在教天真无邪的孩子分辨善恶的时候,自己就充当了引诱的魔鬼。”
  【责任编辑:周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