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理直气“和”

作者:冯 兮




  “小姐!你过来!你过来!”顾客高声喊,“看看!你们的牛奶是坏的,把我的一杯红茶都糟蹋了!”“真对不起!”服务小姐一边陪着不是,一边笑着说,“我立刻给您换一杯。”新红茶很快准备好了。碟边放着新鲜的柠檬和牛乳。小姐轻声说:“我是不是能建议您,红茶如果放柠檬,就不要加牛奶,因为有时候柠檬酸会造成牛奶结块。”
  顾客的脸一下子红了,匆匆喝完茶走了。有人笑着问服务小姐:“明明是他的错,你为什么不直说呢?他那么粗鲁地叫你,你为什么不还以颜色?”“正因为他粗鲁,所以要用婉转的方式对待:正因为道理一说就明白,所以用不着大声。”小姐说,“理不直的人。常用气壮来压人,理直的人,则用气和来交朋友。”问的人点头笑了,无形中对这家餐馆增加了许多好感。
  班主任也同样需要“理直气和”的气度。我们的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其身体、心理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他们渴望心灵的交流,渴望理解和尊重。当我们用划破空气尖利刺耳的声音,去烘托那些为我们所津津乐道的道理时,学生却只想做一件事——捂住耳朵。请听听学生们怎么说吧:“我最难忘的是,她轻声对我说希望我是她儿子。”“我喜欢说话柔柔的老师。”“我不喜欢他,说话硬邦邦的,一点人情味都没有。”“我最烦她了,大道理一套一套的。我又不是白痴,我就是看不惯她盛气凌人的样子。”“我的老师最有修养了,从来不和我们红脸。”天呀,当我们说红了脸、说干了嘴、说破了嗓,苦口婆心恨不得掏心掏肺给学生的时候,他们想的却是:声音低一点,说话柔一点,说教少一点。
  常言道“有理不在声高”,其含义与“理直气和”一样。如果我们想要学生接受我们的教育,领会我们所讲的知识和道理,那么我们就要像那位服务小姐一样,讲究一点技巧,理直更要气“和”。
  【责任编辑:赵敏霞】